“点亮一盏灯”要做很“潮”的公益
“快闪”红衣人点缀微电影
■ 记者 冯楠 本报讯 “好,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是,我马上就到”……昨天上午7点半,刚下过雨的步行街显得有点“诡秘”。不久,一段广播找人语音,突然将尚未苏醒的步行街提前“惊醒”。很快,50余名“红衣”人陆续涌现,踩着旋律,迅速开启舞动模式。当时,住在胜利路口的范先生和儿子一下楼,就被这场景“惊”到了。几乎同时,眼尖的儿子又注意到了一个大家伙:摇臂摄像机。一细问,父子俩才明白:原是公益组织“点亮一盏灯”在拍摄微电影,而“红衣”人突然出现,突然舞动又突然消失的行为叫做“快闪”。 “一到周末就下雨,这一场‘快闪’我们都等了3个星期了。”当天,“点亮一盏灯”总负责人董国光守着音响,不时看看天色。据董国光介绍,“点亮一盏灯”微电影拍摄始于6月15日,是绍兴市委宣传部给他们拍摄的。根据摄制脚本,其中一组“快闪”镜头将作为开篇引子,但因为参与人员众多,只能安排到周末,不巧遇上梅雨天,就推迟了。 为什么坚持要用“快闪”?董国光忍不住做起普及推广。他告诉记者,快闪,也即“快闪行动”,是目前国际新近流行的一种嬉皮行为,也是一种追求迅速的行为艺术。一般情况下,大家为着同一个目标,通过bbs或微信约定一个指定的地点做一个指定的行为,以引人注意,然后赶快闪人。而这次把“快闪”引到微电影当中,他们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快闪”的行为特点,精神内涵与“点亮一盏灯”的行事风格非常吻合;二是希望通过“快闪”当下这一流行方式,让公益变得更广更“潮”,更有吸引力。 “这一场‘快闪’我们准备了1个多月,里边大人孩子都在很认真地练。”志愿者董利萍是这一次“快闪”行动的排舞老师,与董国光一样,不仅关心天气,更支持“快闪”。昨天凌晨一阵雷鸣,让董莉萍再也无法安睡,早上6点多,就开始打电话询问各项拍摄事宜。据她介绍,这一次参加“快闪”的人员,既有“点亮一盏灯”志愿者,也有不少“快闪”爱好者,平时大家的作息不尽相同,但每一次排练,很多人都努力抽时间赶来,这让她很感动。其中一位名叫张绮芳的志愿者,因为有事错过了时间,还带着儿子单独找到她,连着练了3个小时。 “加盟‘点亮一盏灯’团队具体该怎么做?我也想带儿子去参加。”在拍摄现场,“快闪”特别的表演方式吸引了不少围观市民,最早被“惊”到的范先生忍不住向“红衣人”打听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