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回复: 0

谭余志:93岁,还想在文化输出上做些贡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14 12: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谭余志:93岁,还想在文化输出上做些贡献


来源:澎湃新闻 钱雪儿 


今年93岁的谭余志曾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师从德语界的泰斗祝彦。退休以后,他花费多年心血,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唐诗、宋词、元曲当中挑选出300篇作品,译成通俗易懂的德语。

如同《编舟记》里执着的词典编纂人一样,谭余志带着“想要把古典诗词文化传播出去”的执念,钻入了浩大而繁琐的翻译工作,2020年时完成了初稿。

日前,由他选编及译注的《中华经典古诗词三百首—德语译注本》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新书出版之际,澎湃新闻记者来到谭余志的家中,听他慢慢讲述这套书诞生的历程。


接过重担,自己来填补空白


谭余志的家位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边上的教师公寓,七层公房的四楼,一户两居室,装修得很简单。从上世纪80年代起,谭余志和夫人在这里工作生活,此后就一直住在这间公寓里。公寓的一间房间被拿来当了书房,摆满了各种书籍和词典。书房的窗户正对着鲁迅公园,一扇小门伸向阳台,平日里,他除了伏案研究翻译,就在这里养养花草。几年前,谭余志的夫人去世,儿子如今定居德国,家里现在有一位住家阿姨。采访的时候正值工作日的下午,窗外来往的车流不免嘈杂,这几年来,谭余志的听力严重下降,需要借助文字和助听器来交流,却也因此得了清净。大部分时候,他就窝在书堆里,日复一日地做着翻译,把译文和注解一丝不苟地写下来,积成书桌上满满当当的几盒卡片。

对于阅读德语作品的多数读者而言,谭余志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1961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毕业后,谭余志赴卡尔·马克思大学(今德国莱比锡大学)公派进修,1964回国后,进入彼时的上海外国语学院任教。作为上外德语系的开创者之一,他将大把的精力投入了德语教学,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便开始推动上外与德国院校之间的校际交流,邀请德国大学的老师来到上外讲课,帮助上外德语系的青年教师联系德国高校进行深造,与此同时,他意识到语言作为工具,涉及更广的应用领域,还在德语系中引入了经济学专业,这一教学模式在上外一直延续到今天。

翻译家、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原院长虞龙发教授是《中华经典古诗词三百首》三册书的主编,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是谭余志的学生,毕业留校后,又以青年教师的身份赴德国交流学习。“当时谭老师作为上外德语系主任,把德国的老师请过来,又把我们派到德国去学习,借着谭老师给青年教师铺的这条路,我到德国拜罗伊特大学读了硕士,后来又在德国读了博士。是他带头促成了校际交流,之后其他院系也开始建立类似的合作。”在谭余志的家里,虞龙发和我们回忆了他与谭余志的交往,还有这套书背后的故事,“他从离休以后就一直把心思铺在这三本书上,想要出一套汉译德的古诗词选集。”虞龙发记得,几年前,来拜访老师的时候,问起这套书的出版情况,“我说我来想办法,就把书稿接过来,最终是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问及为何想要翻译把古诗词译成德文,谭余志有些激动,“我教书的时候,德国有一大批作品引入国内,但是国际交流光有输入没有输出,所以我就想有生之年,在这一块做一点贡献。”他曾编写过《德语诗歌名家名作选读》,作为德语专业的教材,相比于德国诗歌的引入,中国诗歌却没有进入更多的文化当中。一直到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诗词在世界文学选集中只有《诗经》入选,20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经典诗人作品被翻译成德语并出版,但在其中,相较于唐朝诗歌的高频译介,宋词元曲鲜少被翻译,并且大多分散于不同译者的诗选里,很多是基于英语或法语译本进行的二次翻译。想到这些,谭余志迫切渴望有一部专门翻译中国古诗词曲的作品,“很多年前,我联系德国的汉学家,希望他们能够来翻译我们的古诗词,他们都觉得很难,两个国家文化差异太大。最后我只好把这个担子拿回来,自己来填补这块空白。”

他对诗歌的专注,绝无仅有


得知《中华经典古诗词三百首—德语译注本》的出版,上外德语系前主任卫茂平教授直言这套译著的“可贵”,“有翻译经验的人都知道,在文学各类体裁中,诗歌是最难翻译的。若要把它翻译好,摸索出一套规律,需要花费译者毕生心血去琢磨领悟,”卫茂平指出,由于翻译难度较大,现在还没有成规模的、由中国翻译者译成德语的中国古典诗词书籍,“谭老这种对诗歌的专注在德语界不仅是独一无二,别的语种也绝无仅有。因此,若要把中国的古典诗词原汁原味地传播到德国,这个人非谭老莫属。”

对于谭余志来说,整个翻译的过程完全是“从头开始”。“上学的时候,我没有在学校里系统地学过语文。就诗歌来讲,读懂我们自己的古诗都不容易,读不懂怎么翻译?所以这要从汉语、古汉语开始学,学了以后再去读中国的古诗词。”他买来好几本词典,又购买了注释版的唐诗宋词集,对照着注释,反复地读诗、理解,然后再着手翻译。在家中,谭余志给我们展示了他的手稿:他把每首作品誊写下来,在注释里标注诗中一些词语和短语的汉语拼音和德语注解,再结合注释,译成德语,每一首作品的前面,还用德语介绍了作者的生平。谭余志不会用电脑,需要修改的时候,他会用修正带覆盖掉,然后再一笔一划地写上去。在虞龙发看来,这样认真的态度和繁复的工作方式对于今天很多用电脑的人来说可能是难以想象的。

在选择诗词的时候,谭余志坦言,他尽量挑选那些容易读懂的作品,“诗词有那么多,太难的我只能放在一边,选择那些我能够翻译的,”他在唐诗、宋词和元曲里各挑出了大约一百首进行翻译。翻译的过程中,对于古诗词意境的转译并不容易,想要再现诗词中的韵律更是困难,几经取舍,谭余志最终选择了注释与直译相结合的方式,“我没有增加自己对诗词的理解,有关于诗词背后的内涵,我都标注到了注释里。”他每天都在翻阅汉语词典和德汉双语词典,书架上的好几本工具书几乎称得上“韦编三绝”——最近,谭余志还在着手汉语成语的德语翻译,他把一个个成语翻译写到卡片上,按照拼音顺序排列和分类,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得以出版。

“这套诗词是他一辈子的心血,懂德语的人很多,但到现在也没有人尝试过这样的工作,”同样是德语研究者,虞龙发佩服这位老师的追求和毅力,“他总觉得,这项工作一定要有人去完成,”在那张朝马路的书桌前,他以自己的方式度过着时间。
155531hg3126gjcgh3hz3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2 08:56 , Processed in 0.06630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