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辉映 执着一生
——我的父亲徐光宪百年诞辰纪念
徐 放
2020年注定是难以忘怀的一年。在新冠病毒全球肆虐,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的特别时期,我们相聚在美丽的浙江绍兴,共同纪念一位,为中国科技进步做出杰出贡献,同时让故乡人民为之骄傲的科学前辈,他就是我的父亲,徐光宪。
今天,我想与各位来宾分享一些我父亲在真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为父亲最小的女儿,我的出生实属不易。张丽姝教授是我家的邻居,张教授是中国试管婴儿之母,北医三院妇科主任。在美国,张教授曾经亲口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我母亲一直希望能完成婆母生前的嘱托,给徐家生个男孩,在生了三个女儿之后,第四次又怀孕了。当时张大夫是母亲的围产检查大夫,母亲很担心又生一个女儿,是张大夫多次说这次一定是一个男孩,母亲才下决心生下了我。我猜想,生下我的那一刻,母亲是失望的。但是,我父亲却充满温情地对母亲说,希望这个女儿是未来的居里夫人。
各位心里可能在偷笑父亲的“痴心妄想”,这件事的重点不在于,我本人是否能成为居里夫人。奶奶生了9个孩子,第三代没有一个男孙,作为一个科学家母亲其实并不想生很多孩,母亲真诚的努力,希望能为徐家诞下一个男孩,完成奶奶和家族的夙愿。然而,我的出生,似乎又让这个深情的努力化为泡影。作为一个传统的绍兴人,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父亲已经明确地知道,再也无法完成我奶奶的嘱托,而且徐家到这一代,将没有男性继承人。然而,父亲对于男孩女孩的这种真诚开明的心态,不仅仅是对我们母女深厚的爱和安慰,也是一种对女性也能成就斐然的尊重和信仰。事实上,母亲一生对科学的探索和卓越成就,也践行了父母之间伉俪情深,比翼齐飞,同时巾帼不输须眉的美好人生夙愿。
我陪伴了父亲最后的七年,父亲晚年最喜欢回忆的事情,是他和母亲在上海交大同学时,相识并且相爱。父亲常常骑着自行车,跑到母亲的居所,听我母亲大段大段的用英文背诵狄更斯的作品、莎士比亚的名剧,流连忘返,以至于,有一次出来时发现自行车已被人偷走,只好步行回家。
我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他精心保留着母亲大学期间写给他的所有情书,在信中,母亲娟秀的字里行间,时时加入优美精妙的英文,for me, you are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everything thing in the world, the life, the humor, the happiness, and the career, 不仅表达彼此炙热的情感,也分享着对整个世界的看法。
纵观我父母的一生,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活成了居里夫妇的模样。他们分享着同样的科学思维理念,在科研上互帮互助,互相借鉴,互相促进,真正是一对令世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在稀土研究里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经历政治风波的生死关头,他们始终彼此忠贞并且互相守候。
父母的一生,科研工作繁忙而困难重重,母亲古典文学功底深厚,经常出口成诗,在难得的闲暇中,他们共同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并且有很多有趣的讨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也。”这是他们经常共同吟诵的诗句,用以分享彼此认同的价值观。在科学研究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他们互勉的共同追求,“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他们携手一同达到的至高至纯至乐的科学境界。父母亲最喜爱的诗句,也成为我幼时耳熟能详的吟诵。这是我父母真实的情感境界和日常生活。
科学研究以外,特别是母亲走了以后,父亲有三大爱好。
一是投资理财,他收集了大量的与股票相关和经济政策方面的信息,并加以整理,建档,研究涨跌K线,而且对看好的大宗商品如黄金及个别股票进行集中投资。经过经年投资,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果,对于我这个在美国从事了二十年专业金融理财的人来说,也不得不深深佩服父亲无师自通的投资理财之道。
他的第二大爱好是围棋。对围棋的爱好,源自幼时祖父的教习,祖父本人对围棋有很深的造诣,棋艺高超,曾经自费出书,《中日围棋百式》。祖父刻意不教父亲中国文学,而是教父亲围棋,用“鸡兔同笼”的算术来训练父亲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我记得,在“文革”期间,父亲有了下围棋的时间,科研几乎被停止,外面武斗正盛,父亲棋瘾大发,常常与周边教授邻居们酣战不已,有时到了午饭时间未归,母亲会叫我去邻居家唤父亲回家吃饭,并且,嘱咐我观察父亲脸色,判断今天酣战的胜败成果。父亲晚年时,也曾经和母亲、大姐徐红下围棋,这是他们难得的娱乐活动。所以,我在父母的墓中,也放了棋盘棋子,愿他们在天上可以继续切磋棋艺,共续华章。
父亲的第三大爱好,是文学。家里藏书很多,父亲最喜欢《红楼梦》的早期版本《石头记》,以及全套的金庸武侠小说。我常常想,他更像痴情不改的令狐冲呢,还是童心不泯的老顽童周伯通呢?
父亲的生活非常规律,他的工作文件和生活档案系统,高效严谨,井井有条,他一生良好的建立文件和生活档案的能力,正是他生活规律的真实写照。这一点,我相信他的学生们,北京大学档案馆马馆长以及他的同事们,应该都印象深刻,这个精致优良的生活习惯,除了有益于他自己的科研活动,也为后人了解和整理他的遗物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在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深深地为父亲这种严谨、周密的治学态度和生活习惯所折服。同时,我自己也受益匪浅。
回想父亲的一切,他是绍兴人,五十多年乡音未改,他的很多特点和爱好,实际上都来源于这片生他养他的故土,绍兴是他生命的摇篮,也是成长的沃土,他吸取这片热土的丰富养料,也深深眷恋热爱这里的父老乡亲和美食佳肴。父亲一生都衷心感恩这片故土给予他的浓浓乡情。在此,我代表我的家人,对上虞乡贤研究会陈秋强会长所做的极有价值的乡贤文化工作深表谢意。感谢绍兴市委、市政府,也感谢上虞区委、区政府,汤浦镇党委政府重新修复了我父亲的故居,并使之成为纪念馆,用以激励故乡青年奋发图进,涌现更多更优秀的杰出乡贤。也因为你们搭建的这一平台,我父亲杰出的学生们、挚友们、同事们能够齐聚在他的故乡,纪念他的百年诞辰,并且感谢你们捐献的纪念馆铜像,大幅半身油画,让我们感觉到父亲的音容笑貌,永久地留在这片温暖故土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