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因修志需要,在浏览一文史朋友的博客里看到冯寿梅著的《鸡鸣集》一书,查阅文史资料,在《上虞县志(1990)》第659页记载:“冯铁生,横塘乡人,职业教师,民国年间以隶书为县人称重。”其他生平记载却甚少,遂于漫漶的史籍中,留心收集整理冯先生资料,还查找到其孙冯士强居住在上虞,并上门拜访,遂钩沉出历史埋没的一位古虞文人,心有窃喜。
冯铮(1888年11月6日—1957年4月13日),男,又名寿梅,字铁生,号钝伯,上虞横塘冯家村(今杨梅村)人。1894年起,在秀才父亲冯田书(字宝铭)创设的本村私塾识字读书、临帖作文。1904年,进绍兴通艺学堂(陶濬宣创办)学习。1905年,考进上虞官立县学堂(今丰惠镇)。1907年,考入国立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前国民党政府“文胆”陈布雷为其高一届学长兼挚友。1912年毕业,任教于杭州外国语专门学校英文教师。1913年,任上虞县第一高等小学校校长。1917年1月,任私立春晖小学堂校长。1922年8月起,先后任教于上海私立澄衷中学、上虞县战时中学生补习学校、省立宁波中学(1912年更名为浙江省立第四中学校)、宁波效实中学等。系上虞县参议会议员、越风社发起人。据上虞文史专家陈绵武回忆,冯先生系他上虞县战时中学生补习学校老师,温文儒雅,学养深厚,为人刚正,对学生勤教严管之余不乏诙谐幽默,为一时名达。去世后,葬驿亭横塘冯家村山上的茶园里。
1940年2月,正逢抗战国难时期,冯寿梅被聘任省立宁波中学高初中国文历史教员,于是冯先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七年流亡教学生涯,流离颠沛2000余里,箪食瓢饮,足迹涉宁波胡家坟、嵊县太平镇、雅安贵门乡、东阳玠溪村、磐安大皿镇、仙居、临海、大陈、舟山、镇海等。抗战胜利后,回到省立宁波中学继续教国文。1947年,冯先生60岁,在田、徐、钱、周、应等朋友提议下,在自号“金罍山馆”的家里,整理抗战时期7年流亡生涯撰写的避乱及时事见闻文稿,附录旧作杂文若干篇,结集题为《鸡鸣集》。“鸡鸣”的意思,冯先生在《自序》中说道:“……乃所愿则以自警警人耳。盖余以樗枥无所建树,年届耳顺,曾不能出政见谠论与士大夫相研讨,折冲而仅得此形秽鸠拙,拟诸孟尝客,诚鸡鸣之类已……诗人所颂尤不可企及,即仲宣登楼子山,江南睽隔乡关,悲不自胜,鸿文钜制遗传至今,余亦何敢妄自匪茹,率尔效颦,顾中心枨触,不觉形之于声,呼天抢地,情难自禁,于是发为俚歌,芜什一以倾吐抑郁,聊消垒块;一以秉深薄之戒,自警警人,而意本忠厚,怨而不悱,希不背诗人之旨,是所切祷者也。然则是集命名之由,有待读者见仁见智,各自体会矣。当今浇漓风习横溢四海,此物此志容或有加以首肯者,即郢书燕说亦无不可,鸡鸣二字自拟也,可仰慕也,可藉以自警警人也……”
《鸡鸣集》一书由次子冯光汉校对后,于民国1947年9月由大泽乡(今陈溪乡)王乔龄磬园木活字本印刷,封面邀同学兼挚友陈布雷署检(签),扉页上写有“冯铁生先生六十初度纪念刊 同学弟陈布雷拜题”,并盖有“陈布雷印”章。然后是冯先生的自题照和集辑宋代文学家苏轼8句绝句成诗两首,分别为“对案夜焚膏,儿童篆刻劳。高歌足自快,有兴即挥毫”“对酒共忘形,寒灯雨夜青。羞谈长铗剑,亦足慰余龄”。又邀国立浙江高等学堂同学、曾任浙大师范学院院长和龙泉分校主任的郑宗海(又名郑晓沧)题诗一首:“故人久别重相见,猛忆前尘浑若烟。深诉十年离乱恨,民劳板荡几诗篇。流离颠沛当年事,未定惊魂劫后生。莽莽乾坤何处是,四山风雨听鸡鸣。”正文共4卷,另有附录1卷,补编1卷,以诗歌为主,可见冯先生善诗词,兼有序言、诔辞、赞祝、书信等。体量不大,薄薄一册,但字字千金、血泪珠玑、铿锵有力,平上去入、铿锵押韵,刚正幽默、虎啸龙吟,正所谓人如其名、铁生彰显,诗风格和唐代“诗圣”杜甫的“三吏”“三别”诗类似,堪称“抗日史诗”。
春晖中学教师刘克蔚先生曾写过一篇题为《一曲悲歌<哀春晖>》的文章,里面写到冯寿梅《鸡鸣集》中《哀春晖》记录了抗战时期春晖中学校图书、仪器、药物被敌寇掠劫惨状:“……自从彼虏扰浙东,日在风雨飘摇中。甬绍孔道当其冲,铁骑驰骤厄运逢。学子星散类转蓬,皋比冷落讲座空。万卷插架别缥缃,今古秘笈有余香。仪器药物来外洋,早经迁地什袭藏。奸人甘为虎作伥,引敌劫去数百箱。到处布有张邦昌,钩爪利牙满城乡……吾邑文物尽丧亡,后生何由问津梁?”强调“此恨此仇慎勿忘”,教育后人要“歼灭丑类先除狼”,愤慨激昂,读之令人震撼,是春晖中学历程中的一页实录写真、一曲深沉悲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前辈苦心教导,我辈后人当从《鸡鸣集》中借鉴历史、不忘初心,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冯寿梅不但擅长诗词歌阙,且书法也非常著名,草、篆、隶有过人之处,又工铁笔,治印喜参袖海字法,边款常以隶书刊记,是民国时著名印人,与当时沪上名手如王个簃、赵云壑、陶冷月、吴湖帆、王蘧常、钱崇威、孙儆、姚虞琴、金梦石、郑午昌、商笙伯等交往甚密。1922年,冯寿梅把自己的刻印成就集辑为《钝伯印存》谱1册,线装,尺寸14.5cm*26.5cm,无版框,亦无序跋。书封有“钝伯印存 壬戌冬月雪舫署”隶书题签及“沪江雪舫”印。全谱30页,每页钤印2方,间拓边款,边款多拓于里页,总录印60方。1951年,他离开上虞到上海居住,在学生倪高风位于南京路四明银行楼上的高风广告社工作,写商业广告字和拟广告稿件。1954年6月,冯寿梅离开上海回到上虞县城,落脚东门外落马桥,直至1957年去世。
2002年9月1日,冯寿梅在省立宁中教书时学生、居中国台湾台北的东阳人杜福新(1925年出生),在拜读恩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墨宝孤本之余,忆及自己曾是冯先生的国文课代表收发作文本,又冯先生写书法悬笔大楷时自己磨墨拉纸,感慨万分,乃漏夜校正漏误处,并以阿拉伯数目统一重编其页次,力求冯老师之书法金印诗文题字保留真善美古迹,因原封面蓝黑布面“陈布雷署检”复印不清,便剪贴原大小字体移位至封面传真至印刷厂,并作此“复印简介记”复印,分送各大图书馆至亲好友,希望老师的作品百世流芳。由此,遂流传并为我们复印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