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源丛谈(上)——上虞“瓷之源”得到国内外业内广泛认同
凡历史上形成的东西都有一个源头。中国思想史的源头是虞舜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法;中国文字的源头是殷墟甲骨文;中国瓷器的源头是上虞曹娥江中下游(下称“上虞瓷源说”)。当然,源头可以被改写,这叫刷新历史,但前提是前一个源头被否定。两源并存于理不通。 上虞“瓷之源”写入1982年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1998年李家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得到国内外业内广泛认同,至今未被否定。 然近10余年来,德清所在地东苕溪流域发现了许多商周原始瓷窑址,有关部门在相关的学术会议上提出“德清所在地的东苕溪流域,在中国瓷器起源研究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誉之为‘瓷之源’可谓实至名归”(下称“德清瓷源说”)。且不说东苕溪中游发现的原始瓷品质如何接近成熟瓷,这样的提法本身值得商榷。如果此说成立,等于是一个孩子在两个医院分别开具了出生证明。“上虞瓷源说”认为,中国成熟瓷器出现的上限在东汉,以上虞小仙坛为代表的越窑是“瓷之源”,并将此前全国各地出现的类瓷产品统称之为“原始瓷”,这个定位客观科学,理据充分。而“德清瓷源说”观点有些矛盾。一方面承认瓷器分原始瓷、成熟瓷一说;另一方面,又将瓷器源头直接商周,这样一来,似乎又在有意无意中否定了原始瓷这个过渡阶段。 古人对陶与瓷概念从来模糊,许多时陶瓷不分,混称为“瓦器”。原始瓷究竟算不算瓷?这要看对瓷器的定义如何。虽说学术界对瓷器迄无确切定义,但有相对一致的认定标准。一般认为,瓷器必须具备这样几个条件:(1)瓷原料作器;(2)1200°C以上高温烧成;(3)釉面光洁润泽;(4)叩之有金属声;(5)抗弯强度高;(6)显气孔率低,吸水率为零,或基本不吸水。 这6条互为因果,环环相扣,奥秘藏于对原料的调配处理。符合者可以判定为瓷。反之,只能归入原始瓷范畴。不可否认,东苕溪中游的原始瓷原料高硅低铝,其氧化物组成与上虞小仙坛等东汉瓷器比较接近,外观品质也与成熟瓷器只差一步之遥,可就这一步之遥却有界面区位之别,下面我们通过一张上虞东汉小仙坛窑,与德清东周冯家山、亭子桥窑相关数据比对表来看(数据引自2011年10月第14卷第5期《建筑材料学报》)(见下表)。 如果按照建材用瓷确定的吸水率≤0.5%标准衡量,原始瓷与瓷确不能以道里计。原始瓷质量再怎么好,过渡到瓷在原料配比和处理方面需要一个飞跃。这个关口不能突破,原始瓷就走不出自己的影子,这不是坯件用瓷石舂土、和水造型、外挂釉水,然后送入窑炉将温度烧到1200°C简简单单可以成功的。东苕溪中游和萧山、绍兴等地春秋战国原始瓷,始终徘徊的原因就在于此。如果将原始瓷说成瓷,无异于把蛹说成蛾、把蝌蚪说成蟾蜍、把笋说成竹,理由再多也不是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