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莲花落不是讨饭调,那是一百多年前的流行歌曲。
绍兴莲花落是“民间说唱”中的一支“曲牌”,或称为一个“曲调”。绍兴地区的“民间说唱”中“曲牌”非常丰富,例如平湖调、九连环、湘江浪、小板梢、回船调、剪剪花调、时调、竹枝词、节诗等。
那么,为什么有人说它是讨饭调?这与当时“民间说唱”流行有关。早年,村里只要有说唱人进村,立刻掀翻四只稻桶,铺上门板,搭好台子,等候开唱。那真是“男人不出畈,女人不烧饭”,大家丢掉自己的活计,聚集在台下,听得如痴如醉。我们绍兴地区的民间说唱大都耳熟能详,就是走在田间的送饭村妇也能随口哼上几句。甚至“要饭”这类人中,也有能拉能唱的,他们迎合众人的喜好,用说唱这一手段乞讨。他们行乞中拉唱的,就是当时人们喜闻乐听的一些熟悉曲目,而“莲花落”正是大家熟透的曲调。莲花落曲词优雅,婉转悠扬,语言通俗,老百姓都爱听,也能哼。“要饭的”根据人们的喜好,多唱莲花落沿门乞讨。日子一久,沿门乞讨的唱多唱久了,成了一种要饭的手段,于是有人把莲花落误认为是讨饭调,这大概是原因之一吧。
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对越文化研究中的绍兴曲艺宣传不够,研究者不多,发掘整理不系统。笔者收藏着一册民间说唱的手抄本,她是越文化曲艺园中的一朵小花,通过它或可以帮助大家对绍兴曲艺有所了解。这是一册清末至民初的手抄本,该抄本长23公分、宽19公分,计60页。第一张及封面残缺,都仅留一角,封面还留三个字——“宣统叁”,可能是抄录的年代。抄本用纸疑似账册簿,整册用红色十行格印就并装订。抄本的末尾有抄录者姓名陈庚仙,字如宽,惜他的生平不详,只知是上虞崧厦镇人。抄本没有曲谱,只录曲词,计七十曲,约有二万五千余字。虽无曲谱不知唱调,却也留下一些曲牌名称:平湖调、竹枝词、回船调、九连环、剪剪花调等。因它来自民间,多为街头巷尾的说唱,故暂名《民间说唱》——曲艺,内容大多积极向上,当然也有时代的烙印。我认为这册抄本,凝聚着越文化的精髓,是曲艺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婉约秀丽,散发着乡土的芬芳,吟歌着乡音的深情。关于抄本成册的年代,虽可从封面残存的“宣统叁”三个字里,用作抄录时间的佐证,但从后面抄录内容看,已到民国初年。抄本的第二十一曲,曲目是“前清越城新年竹枝词”,这个“前”字,就明白告诉我们抄录时间已在民国初了。说唱的“竹枝词”抄录的时间虽在民国初年,但内容仍述说清朝末年绍兴新年的民俗风情。
我收藏着一册“民间说唱”,内有一曲“前清越城新年竹枝词”,它述说的是清朝末年绍兴地区新年时的习俗。这首七言竹枝词,计有239行,1673个字,每四行为一小节。它把绍兴地区的新年习俗写得淋漓尽致,又委婉动人。它从(年三十夜睡下)“眠”、到(正月初一起床)“醒”写起:
家人辞岁各安眠
睡味朦胧过一年
最是五更残梦醒
床头惊听霸王鞭
睡梦中被轰响的炮仗惊醒 ,新的一年到来了。这一睡,睡了一年。起床后做什么?
早起朝天四叩头
灶堂祖象各参周
过年此刻偏难过
仆仆清檐拜不休
原来一大早起身后,要拜天、拜灶、拜祖像,真是拜个不停。然后吃早饭、出门。
汤圆香扰白糖匀
便当辰间饭一巡
记得旧年还债苦
出门先去拜财神
拜财神成了第一要务,如何求神?也写得十分精彩:
筠篮香烛手亲拈
男女挨肩不避嫌
要识流年安吉否
默求菩萨示灵签
竹枝词中提到祠堂的活动——分胙,胙的解释:祭祀时供的肉。这就是宗祠里祭供奉祖先的供品,祭后族人分享。其中特别提到族长猪头六七斤:
元旦祠堂有胙分
儿孙与祭聚纷纷
归来各领肥猪肉
族长猪头六七斤
……
不用多说,这不是讨饭调。绍兴曲艺界中的权威人士介绍说,绍兴莲花落形成于1908年前后,那与我收藏的手本抄录的曲目流行年代相吻合。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或可说明绍兴莲花落确实不是讨饭调。清末民初,说唱艺人地位底下、待遇微薄、处境窘迫、生活困苦,或许就是一群特殊的乞丐。他们赶场作戏,宿破庙,啃冷饭,情状如同乞丐一般。就是现在风靡全国的越剧 ,那时叫“小歌班”或“的笃班”的,就有人叫它为“讨饭班”。更有甚者,如果“余姚摊璜”(余姚地处的说唱曲艺,因与上虞临近,上虞人也很爱听)一进村,被当时的政府部门知道,也立刻派人赶走。这种种情况足可让人把他们视同乞丐,而现在把旧时的说唱艺人称为“乞丐”,当然不会,但把旧时的说唱曲艺说成是讨饭调,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