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19|回复: 1

永远的三月五日(作者:鲁兰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5 08: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远的三月五日

鲁兰洲

  来不及抖落江南的雪花,就奔向三千里外真正的冰天雪地——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抚顺、辽阳,零距离感受雷锋班战士的报国豪情,聆听雷锋当年的工友、战友、辅导过的小学生们的深情回忆,记者仿佛置身于那火红的年代。
  一
  50年前的今天,共和国领袖毛泽东读了一位小个子士兵饱含泪水与微笑的故事后,挥笔题下“向雷锋同志学习”7个金灿灿的狂草大字,开始了一个民族对英雄最动人的传唱。
  从此,雷锋的名字、品德、行为、思想,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翱翔在人民的心头,以金质的歌声与我们做伴,以矫健的身姿指给我们航向。通过这个真实的英雄,我们认识了闪亮的生活、珍贵的阳光,并油然萌生出对祖国浓厚的感恩意识和奉献社会的赤诚愿望。正如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馆长陈茁所说:“学雷锋,就要学习他对党的感恩心理,学习他一辈子做好事的执着品格,学习他对社会对他人的奉献精神。”
  近距离接触当年同雷锋一起劳动、战斗、学习的人们,如同打开一本本动人的故事集,让人真切感到扑面而来的一股股生命的清奇之香。有一个绝不是偶然的现象让我们震动:凡是同雷锋亲近的人,半个世纪来无论在哪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常做好事、诚实守信的人!睡在雷锋上铺的同班战友范士申向记者道出的也许就是谜底:“学雷锋要学到死,否则不配当雷锋的战友。”
  于是,自从半个世纪前的3月5日以后,越来越多的人都似乎成为了英雄的农友、工友、战友和辅导过的学生。他们操着五湖四海的方言,从日常生活最细小的事件入手,以最清澈的真诚、最质朴的感情和最自然的思想,把一件件不起眼的事情干得充满温情,给跑得很远却又空手而归的人们,树立了金果压枝的榜样。我们从雷锋班50年来收到的47万封来信中,感受到了这份沉甸甸的力量。学雷锋的人,哪怕在最困惑的日子里,也能以旷世的平静,坐下来,面对墙上那张热情活泼的笑脸,反复端详,询问、沉思。之后,便是依然执着地甘愿做一颗拧到哪里都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谁说雷锋精神具有时代局限性,我们五位采访记者分别出生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可心中激荡着同样的共鸣!那天傍晚,当我们帮着雷锋班的7位战士拆阅来自全国各地雪片般的信件时,“雷锋叔叔没有走”的强烈信念,让我们在告别雷锋连时温暖得丝毫感觉不到零下21℃的冰冷。是的,雷锋不老,岁月只是剖面的年轮,挺起来总是一棵常青的树;雷锋常在,扶伤时他是万能的血,旱天里他是回春的锄。
  二
  而今,当我们向历史的深远处回眸,站在时代精神的大瀑布前观看飞流直下的浪花,雷锋的名字已远远超出他个人的称谓,而成为一种具有时代气息、意蕴丰富的文化载体,成为社会文明的晴雨表。在中国人民求解放的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涌现出千千万万值得我们敬仰、学习的英雄人物,而雷锋是最具普世价值和男女老少最易学的精神楷模。
  在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社会成员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思想状态。一个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长期和谐发展,必须形成能够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和践行的价值观。而事实上,有的时候我们对人的思想意识、品质素养、精神家园的关注,还不如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多;有的人对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标准有些混淆;在经济领域的坑蒙拐骗和以牺牲环境、牺牲公众利益为代价来增长自己财富等等现象,都显示出我们在精神领域有所缺失,这些都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雷锋精神。
  处在新的社会转型期,弘扬雷锋精神,既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时代声音的反映。市场经济不单单是一个财富经济、资本经济,更是一个法制经济、契约经济、诚信经济、道德经济。我们不仅要关注GDP的增长,更应当关注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关注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要有一种共同的价值导向引领社会。抚顺人说得好:“不管外面刮什么风,我们始终学雷锋。”
  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风尚文明的现代化绍兴,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也需要道德力量的支撑维系。任由利己主义荒草滋生蔓延,既不可能达到社会整体的物质富裕,更不可能实现人民大众的精神富有。无论在抚顺望花区,还是在辽阳弓长岭,我们采访之处,都能感受到那一片孕育雷锋精神的火热土地上的人们,对学雷锋同样火热的执着。“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既是他们对雷锋的真实描述,也是他们学雷锋的真情表白。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以雷锋精神为坐标,做一个“普通的好人”,也善待身边“普通的好人”。这和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也和绍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紧密相连。正如市委书记张金如去年在“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动员会上所说:“大讨论活动,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是营造良好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弘扬绍兴人文精神、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抓手。”
  三
  几年来,绍兴日报、绍兴晚报、天天商报、绍兴网提供了一个个开放的平台,围绕一个个值得探讨的人生话题,畅所欲言。“风尚绍兴”、“我们的价值观”、“凡人善举”、“身边的感动”、“有爱就有希望”等栏目深入人心,绍兴日报广泛宣传、全市人民热情参与的首届“风尚绍兴”最美人物评选活动,更是提供了一个个可敬可学的样板。专家、学者、百姓、官员坐在一条板凳上,智慧涤荡,互相启迪,一起聆听光照心灵的人生共鸣。
  因此我们看到,雷锋,这个永远定格于22岁的年轻生命,穿越风风雨雨50年,始终扎根在芸芸众生中间。50年,社会发生了巨变,但有一种现象没有改变,那就是雷锋之于国人建设精神家园的意义——我们还在用“雷锋”作为善和美的代表,还在用“雷锋”来为生活中那些高尚的人、善良的事命名,还在用“雷锋叔叔快回来”表达对重建道德规范、重塑精神信仰的吁求和呼唤。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抚顺、辽阳、营口等地一样,这些年在创建文明城争做文明人的活动中,绍兴人向善崇美的动人情怀浓得化不开。无论是众人为猝死老人撑伞,还是田思嘉和他的战友赴汤蹈火;无论是义务献血14年的好人金宇隆,还是每天上街清除“牛皮癣”的何亮,以及把“承诺”写在车头上的“踏哥”、下河救人的残疾老人、最敬业的医院志工、八年服侍植物人的亲人、长年坚持在香炉峰捡垃圾的大妈、带头捐款救治白血病孩的护士、主动为撞到聋哑学生承担责任的工行职工、做好事不留名的好心人等等,都让人感到,雷锋其实从未离我们远去,雷锋精神也从未滞留在那个时代,而是如影随形般地伴着绍兴人、中国人的精神不断丰富和成长。
  辽宁之行让我们认识到:“雷锋”不是哪个人树起来的楷模,而是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学”出来的榜样。学雷锋不是僵硬呆板的教义,不是陈旧过时的口号,每个时代都在为它提供新的注解,每一代人都在以自己的行为对它进行补充和提升。雷锋连郭桐衫排长和雷锋班现任班长毕万昌告诉记者,雷锋班已经25任班长了,半个世纪来从雷锋班出去的战士有好几百,都争做好人好事,没有一个给老班长丢脸。这既顺理成章,又是何等的不易。真学雷锋的人都把英雄铭刻在脑海里,落实到行动上。当年,把身高不够格的雷锋拍板送进部队的老红军、辽阳兵役局政委余新元,17年后又把郭明义送到了部队,成就了新时代的雷锋。所以说雷锋精神早已超越了雷锋本人,超越了雷锋所处的时代,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有机最完美的结合体。
  四
  雷锋之所以始终成为社会风尚的晴雨表,正在于他代表了我们心中最质朴的道德向往和精神理想,而这样的向往与理想,是可以跨越时代、浸润人心的。因而可以说,雷锋就来自于我们普通人。也许只是给带孩子的乘客让个座位,或者给丢车票的大妈补一张票,或者给受灾的战友家庭寄20元钱,或者参加路边工地义务劳动……这些平凡之举,点滴坚持,一生不懈,就能成就一个伟大的灵魂。
  雷锋不是一个圣人。他说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湖南腔,把快板词“海水汹涌浪哗哗”,念成了“浪发发”。雷锋也有急躁的时候,刚入伍时因个子小,投弹练习老不达标,急得直跺脚,拼命拉单杠,强臂力,不拖全班的后腿。这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泼热情、好学向上的真实的雷锋。
  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其实都不同程度地有点雷锋的影子,比如良知与仁爱、同情心与正义感。我们学习雷锋,其实就是锻造自己做人的那些优秀品格。做“雷锋”的实质,就是做更好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善更美。这种感受和情怀,我们常能从许多读者的来稿中体会到,也能从日常的采访中感染到。
  从而,我们进一步懂得,理性意义上的雷锋精神,就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善良因子的综合体,它绝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道德标准,而是社会普通人的“举手之劳”、“善小而为”。假如更多人能像雷锋那样,在自己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力所能及地做好事;假如更多人能像今天这份专刊中采访到的赵桂珍、王者光、展世荣、张雅琴、刘静、梁金英、王维秀、范士申、石素琴等雷锋的好友和学生那样,50多年来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假如更多人能像抚顺市望花区建设雷锋城办公室主任褚士奇、辽阳市委外宣办主任李玫羽和各处雷锋纪念馆以及雷锋小学的同志们那样,长期来满腔热情地宣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假如更多人能像“风尚绍兴”中的模范人物那样,心有他人、积德行善;假如更多人能坚持“我学我思我行”,在心里打量自己的时候,也兼顾一下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安危冷暖,那么现实生活就会有很多欢笑和温情。假如更多人能少一点空谈、多一点实干,少一点责备、多一点自省,那么大家就会少一点烦恼、多一点和谐,每个人就都会收获快乐、赢得尊重,都会从内心充满对这个社会的感激和热爱。
  五
  人的精神世界里永远需要一盏闪亮的明灯指引,生活的故事里不可缺少雷锋这样温暖人心的主人公。社会永远不会纯净如仙境瑶池,人们无法不去面对那些和雷锋精神大相径庭的人和事。但是只要雷锋在心中,大地就充满阳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讨论和建设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现实:那些因雷锋精神的映照显得卑微渺小甚至丑恶的人会自惭形秽,大家正携手建设一个风清气正、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社会环境。当人们呼唤和寻找更多雷锋的时候,这种呼唤和寻找之中已凝聚着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这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绍兴最雄厚的社会基础。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恒动引擎,是中国道德高地上的鲜艳旗帜,是中华民族精神界域的锃亮标杆。雷锋精神具有永恒的、强大的生命力。践行雷锋精神,不是先进人物和道德模范的专利,不是中小学生的专利,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成为积极的实践者和坚定的守护者。
  道德重在建设,贵在自觉,关键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能以自己狭隘的眼光去怀疑雷锋行为的真实性;不能整天拿着放大镜审视别人,探究他人做好事是否为了图利,无限抬高善的门槛和成本;不能“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为之”;不能光希望别人心系天下,而自己心无他人;不能热衷于传播坏消息,肆意放大恶的负面效应,动摇人们对“好人好报”的信心。
  弘扬雷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不能停留在感动和讨论的层面上,而应该身体力行,立足本职岗位,致力服务大众,为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创造一片明亮的天地,营造一个宽敞的空间。
  世间万态纵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在精神的家园里,我们衷心希望迎春花多一些,苦菜花少一些。寻找雷锋让大家唤醒了对美好道德和崇高精神的追求,增强了对远大理想和正确信念的自信。我们有理由相信,按照既定目标,坚持下去,久久为功,以文化人。这样,人的一生,从头燃到底,如蜡烛一般,始终都是光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5 09: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5-19 18:32 , Processed in 0.0527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