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97|回复: 0

让志愿服务回归(凌波微步/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8 22: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让志愿服务回归


                                                  ——志愿者魏南连在百官中学的讲话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下午好。时间过得真快,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走进百官中学的校门了,所以在座的你们,也许会觉得我很陌生,但我看着台下的你们,看着这么多黄蓝相间的校服,感觉却是那样的熟悉和亲切。因为,点亮一盏灯青少年志愿者基地,就是在你们所就读的这所学校成立的。那已经是2012年11月7日的事情了,回首已是3年,当初第一批的青少年志愿者们,如今已经从这里毕业,迈进高中的大门。他们就像一朵朵的蒲公英,带着志愿服务的种子,飞向了各自更加辽阔的天地。也许昨天一个小小的善举,还不足以使今天的他们看透人生的价值所在,但明天总会到来,为志愿服务,看似是他们在奉献,然而最终得益和快乐的,将始终是他们自己。刚才,我听到了学校志愿者代表精彩的发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志愿服务的种子,将通过你们遍地开花,而第一个闻到花香的,也一定是你们自己。
     今天,我很荣幸得到了学校的邀请,再次亲身体会这么多新鲜血液充盈团队的喜悦,更荣幸的是,我也可以坐在这里,和你们说一说心里的话。明年的这个时候,我的女儿也将和你们一样成为一名中学生,也将和你们一样慢慢进入青春期,也将和你们一样,对于父母的依赖,会越来越少,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在你们觉得成长太过缓慢,开始羡慕成年人的世界的时候,父母也正开始感叹着时间,怎么把那个刚刚还抱在怀里的小婴儿,一下就变成了眼前挺拔的少年。
     都知道龙应台的《目送》吧,里面有一段话这样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我女儿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她曾不止一次地背诵给我听,字里行间充满了淡淡的忧伤。我突然就在想,我的孩子,不论她将来是富贵还是贫穷,是安逸还是辛劳,只要她永远保留着一颗柔软善良的心,那她将必定是快乐的,那也便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在座的你们,也是一样。
     亲爱的同学们,此刻坐在台上的我,不仅仅是点亮一盏灯的一名志愿者阿姨,我同时也是一位母亲。我也和你们的母亲一样,想象过一百种你们未来的样子。我想问,你们自己,可有想象过未来?如果有,很高兴你已经在开始试着思考人生了,在越来越忙碌的学习和生活之余,你要坚持静心思考,不单单是未来,还有过去和当下。玲珑而丰富的思想,应当永远驾驭在你的成就之上。如果没有,希望你们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和内心深处的自己来几次对话,未来的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你将用一种怎样的价值观来撑起你的人生?
     同学们应该注意到了在我们之中有一位坐轮椅的叔叔,再过一会,你们将听到他的演讲。这位叔叔名叫黄建根,在他和你们一样年纪的时候,也是个不折不扣的顽童,那个年代年幼孩子该干的淘气事儿他一桩没落下。如果不是命运和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他的人生和今天应该是大不相同的。工地上的一次事故,使他明白自己也许将终生与轮椅为伍,那年,他19岁。今年,他41岁。我们永远无法去体会和想象,今天我们眼前这位多次在国际和国内获得大奖的笛子演奏家,这位支持点亮一盏灯多年的资深志愿者,这位依旧爱笑爱做鬼脸爱调皮捣蛋的老男孩,是什么支撑着他历经二十多年的风雨,一次次超越自己,抵达生命的巅峰?凌驾在他种种光环和成就之上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对人生的思考?我想请问同学们,我们近些年听到看到的,那些因为一些小事就或投毒或砍杀同学和老师的年青人,那些遇到不顺心的事就选择跳楼或其他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孩子,在他们事发前的境遇会比黄老师更糟糕吗?对不起,我说到了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我不希望你们对于这种现象的思考,此刻止步于我的中断。对于这样一明一暗两种人生态度的思考,如果结果是让你变得更好,那足够抵得上参加10次公益活动和考10个满分了。   
    也许同学们会有点奇怪,我今天讲的不是自己的女儿,就是人生道理,再不然就是讲残疾叔叔,居然还扯到了投毒案,看起来完全跟志愿服务搭不上边,还一个劲让你们思考思考再思考。是这样吗?
    我是第一次在中学生面前演讲,这之前我也一直在想,面对像你们这样一群即将脱离幼稚,即将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我该说些什么才好。后来我想到了自己的那个学生时代,就把自己看作了十三、四岁的少年,就写下了这篇让少年的我不那么讨厌的演讲稿。当然,这中间又和你们隔了二十多年,已经无法确定能不能使你们接受。总之,今日所言,句句发自我的肺腑和经历,请你们坚信,“善良”和“乐观”——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永远不变的基石,等你拥有了幸福的人生做后盾,你迟早会回归到志愿服务的公益队伍里来。是的,这就是一个回归的过程。不论将来你们身处什么样的境遇,我希望你们一定要成为那样的人。
    我的演讲就此结束,谢谢。


                                                                2015年12月1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4-6 01:03 , Processed in 0.0613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