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51|回复: 1

上虞日报:送学费煮汤圆,“点亮一盏灯”一上午没闲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6 08: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送学费煮汤圆,“点亮一盏灯”一上午没闲着


  ■ 记者 冯楠
  本报讯 3月6日是小学开学的日子,上浦一对小姐妹的学费还没凑齐,大家想想办法,赶在开学前凑齐;3月5日是元宵节,银山医院的老人们该在盼着吃汤圆了,也让他们乐和乐和,高兴高兴。早在两天前,“点亮一盏灯”志愿者服务团队的QQ群就忙开了,计划着春节后的活动“开张”。
  “巧的是,今年的3月5日不单是元宵节,还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和‘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所以这一天做活动特别有意义。”“点亮一盏灯”志愿者服务总队负责人董国光告诉记者,尽管当天又下雪子又下雨的,但志愿者来得相当多,远超预定人数,这让他也信心倍增。
  
    风雨无阻送学费
  姐妹俩可以安心开学了
  
     “3月5日上午8点半,风雨无阻,准时出发。”前一天,带队志愿者“二都水晶”得知次日将是雨夹雪的天气,特地在群里鼓了士气,表了决心。果然,一出门,“二都水晶”车子前挡风玻璃上就结结实实地铺了一层雪子。
  “上浦的朱爱飞该要急煞哉。”一路雨雪正紧,“二都水晶”跟同车的志愿者念叨起了上浦的母女仨。据了解,这母女三人,母亲叫朱爱飞,今年41岁,是嫁到上虞的象山媳妇;两个女儿,目前一个上幼儿园,一个上小学三年级。但这几天,眼看着快要开学,孩子的学费却还没着落,可把朱爱飞愁坏了。
  朱爱飞平常在镇上一家小厂做工,一个月下来的工资是1000多元,如果加班加点,也能做到一千七八百元;丈夫做保安,却是个赚多少花多少的人,用朱爱飞的话讲,他自己赚来的钱都由自己一个人“荡”光了。前一阵子又因为盗墓,目前还在看守所待着。同时,家中80多岁的婆婆,长年卧病,也需要花钱看病,而几年前买进的老房子,至今还欠着5000元债。
  自关于朱爱飞母女仨的求助文章发出后,很快就有了回音。其中谢文龙先生率先替他一战友认捐了3000元,上海的“茉莉芬芳”女士也连夜转汇1000元,而远在福州的原上虞文联主席何家炜先生也在第一时间留言,表示愿意资助1000元。这一下,足够姐妹俩的学费了。
  
    每逢佳节思银山
  美味汤圆又来了
 
    银山,是一座小山,位于东关担山,山脚下有一个簇新的院落,早年是专门用来收治麻风病人的。如今,上虞的麻风杆菌消灭已有20余年,病好了,有家的就回家,留下的多是没家的孤寡老人。目前院里住着7位老人,年纪最大的91岁,最小的也有66岁。
  从2012年开始,“点亮一盏灯”志愿者中间慢慢有了一种默契,用董国光的话说,就叫“每逢佳节思银山”。所以,一过节,院里的老人们也会习惯地念叨起志愿者们来。
  “又是雪子,又是雨的,你们还是来啦。”当天上午,院里的彩芝老人拄着双拐,伸着脖子,早在门外悄悄地张望了。不少志愿者也早跟她混熟,一边把礼物送到房里,一边怂恿老人赶紧唱几支拿手的歌。
  汤圆连着饺子,厨房里热气腾腾,走廊上人头攒动。老人们最喜欢热闹,也早早地备好了碗筷,一个个跟孩子似的,坐等着汤圆饺子上桌。当天,小志愿者也来了不少,也都不闲着,主动接过了派送食物的任务。孩子们做起事来,一板一眼的认真劲儿,逗得老人们眉开眼笑,直夸孩子们懂事又聪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8: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8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6-16 18:43 , Processed in 0.05860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