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2|回复: 0

写在15周年(魏南连/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5 19: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在15周年
   


魏南连/文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一定是极不情愿的。我们恐惧着,憎恶着,悲伤着……一个个哇哇哭着,一个比一个响亮,满满的负能量。周围的人居然还都在笑。
      
直到遇见第一声呼唤,第一个拥抱,第一口奶,我们世界观的初始模式才开始改变,哦,原来这世界也还行。然后一晃数十年,再等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不哭了,周围的人却哭了。哭的人越多,似乎就证明我们留给这个世界的越多。
      
那我们是如何度过这一晃而过的数十年的?想想真奇妙。
      
“应该记录下来”,董国光说:“你走了就是走了,但你的文字和照片会留下来,你也会以这种方式留下来,依旧和这个世界对话。”
      
《十三邀》第四季,许知远采访陈冲的一期节目中,陈冲评价《末代皇帝》导演贝托鲁奇,说他是一个能在日常生活中看见诗的人,我当时就想,能在日常生活中看见诗的人,在这个时代正在越来越少。董国光绝对算一个。
      
“一盏灯”团队拥有着各式各样的志愿者,事实上在每次活动中,这些公益人在做的事情都一样,又都不一样。就像黄建根所说:“有人见我坐着轮椅,就会不自觉认为我可怜,想要帮助我,但是我也是一名志愿者,残疾人需要的不是怜悯,而是被平视。”这是一种需要很长时间去进阶的理念,许多“一盏灯”帮扶过的人,他们遇到的困难,和我们时而遇到的困难,程度上不一样,本质上都一样。
      
记不清和团队一起走过的历程中写过多少文字,2011年汽车后备箱爱心义卖,一家三口初次参加大型公益活动,二年级的女儿总去隔壁摊位要干菜吃,场景还历历在目。转瞬15周年庆,女儿已经大三,与父齐肩,和当初一起玩耍的“灯二代”一样,走大街上谁也不会认出来了。聊到怎么看待每个人的“经历”,我还在思索,她已有了答案:“比如,当去过许多地方,经历过许多人事物,许多人已经不是最初的自己,而你还是你。”看,一代人就这么飞快地成长起来,常常令人措不及防地语塞。


每次听到朴树的《猎户星座》,就会想起一位团队老志愿者,和许多助力过“一盏灯”,而今都已离去的那些好人:
            
那些死去的人,停留在夜空
                    
为你点起了灯
           
有时你乘起风,有时你沉没
                       
有时午夜有彩虹
            
有时你唱起歌,有时你沉默
                     
有时你望着天空
                                
……
         
在十五周年庆典到来的时候,不由得会想起十周年那次庆典,那时候的“灯二代”又长大了,那时候的老朋友却再不能共举杯。
      
时间总会把相同的人归拢一处,虽然已经用去十五年的时间,再用去十五年又怎样呢。我们就这样一边走着,一边记录着,先一起缅怀,再一起祝贺,这一晃数十年光阴,也算有滋有味了。
      
2025年1月8日       
155531hg3126gjcgh3hz3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4-18 04:41 , Processed in 0.0614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