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6|回复: 0

乔叶:贴着乡村的骨骼去书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7 19: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乔叶:贴着乡村的骨骼去书写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王佳倪 谢宛霏 


MAIN17247166662713ENU1UVZ87.jpg
乔叶,北京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代表作有《最慢的是活着》《认罪书》《走神》等。曾获得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奖、庄重文文学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其中《宝水》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被译介到英国、西班牙、俄罗斯等多个国家。


能从乡村教师成长为专业作家,乔叶说,是文学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在纷繁的阅读和充实的创作中,乔叶看到了一个越来越广袤的世界,也在这个世界里走得越来越沉醉。文学就像一棵树,树干成了船,载着她去远方旅行,待旅行结束,树根又成了容她栖息的最后家园。


“写作对我而言就是一种修行,它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的精神命运,重塑了我的灵魂品质,让我的人生更厚重、更宽阔。”贴着乡村的骨骼、女性的心灵去书写,乔叶在生活的脉络中探寻着让心灵得到安慰和温暖的力量,对自我的挖掘、延伸和拓展让她在写作中茁壮成长,更充分地理解世界,更良善地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事物。


写作的本质是回忆,即不断回望自己走过的路,用文学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从怀念祖母的《最慢的是活着》,到以河南家乡的拆迁事件为背景的《拆楼记》,再到讲述河南豫菜发展的《藏珠记》,故乡不断滋养着乔叶的文字,逐渐成为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1990年,乔叶从焦作师范学校毕业,当了一名乡村教师。不到20岁的她,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惑、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对话的人不多,就将书当成好朋友,从书海中寻求答案。书读得多了,她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也在增强,写的想法在心中悄然萌生。


困惑也一直伴随着她的成长,选择哪种文体、短篇如何构造、采用哪种语言调性、人物从哪儿而来……乔叶将创作比作爬山坡,作家需要耗费时间和体力去探索答案、克服路障。对乔叶来说,这些问题的答案藏在日常生活的肌理之中,需要用心去观察、挖掘。“我为了满足好奇心与解答自己的困惑而写作,将在现实世界里无法明白的问题放到小说里寻找答案,努力进入人物的内心,尽力去打通人心的地下河。”


就《宝水》而言,乔叶说写作的内因在于自我答疑。虽为乡村孩子,但她对乡村很多事都不能真正理解,比如为什么会为一垄麦子打架,为什么要比谁家的房子盖得更高。


乔叶从小在乡村长大,但外面的世界吸引着她,她决心要离开村庄,飞向更广阔的天空。县城,市里,省城,北京,她离故乡越来越远,但家乡的“土气”对她的影响却越来越深。年轻时,她抗拒,一直想在文字上清洗掉这股子“土气”,后来,她发现故乡是血液里带着的精神基因,总有一天,会宿命般地呈现在写作谱系中。“年少的时候老想着离开家,去远方。后来发现跑得再远,都仍有一根隐形的线拽着你,就算你去了万米高空,它依然在,而且还能把你拉回来,它是无形的,就像精神血脉或者精神根系一样,可以延伸得特别长。”


尽管距离拉远了她和乡村的关系,但乡村的根一直在,困惑也一直在。为了拨开迷雾,她开始“跑村”和“泡村”,扎根在乡村、沉到生活底部去体验。“跑村”是面,即到全国各地的乡村去采风,尽可能地看更多的乡村样本;“泡村”是点,即专注地、长期地、深度地去观察几个村庄,亲历当地的生活。乔叶以“潜伏”的方式自然地融入村民中,倾听他们的诉说,观察他们的生活状态。这种长时间的浸泡和跟踪让乔叶获得了大量丰富、生动的细节,她深切地感受到生活是创作的“宝水”。


对她而言,创作《宝水》的过程就是在不断解答疑惑,不断理解乡村,不断由“小我”逐步走向“大我”的过程。“我渐渐理解了他人为何如此,渐渐拥有了领会他人并和他们共振的能力,生命的宽度、厚度、高度和亮度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增强,文本的气息和格局也有了相应改变。”


“写作的本质是回忆,即不断回望自己走过的路,用文学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自《最慢的是活着》起,乔叶意识到故乡是丰厚的文学资源,她开始循着来时的足迹,向故乡汲取营养,于文字中融入乡土气息,呈现中国农村和农民典型的生活和命运。随着长篇小说《宝水》的完成,乔叶对“土气”的开掘和书写也抵达到她力所能及的最深的根部。就乡土的回归而言,作家罗伟章认为《宝水》是乔叶真正的“回归之作”,“她不是看中这个题材,而是作为一种主动的生命,以主动的姿态去接近乡土,然后去感受它。她小时候也生活在乡村,这是一种经验,但现在是要把这种经验变成自己的体验,然后跟她的生命融合。”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结束,某种意义上,意味着重新开始。”乔叶说,对于她走过的创作道路而言,故乡已然是一个不断被拓宽的概念。作为她的精神原乡,故乡就是一直在生长的文学。“乡土这么辽阔和丰富,我觉得我还会写。”


青年评论家行超认为,在乔叶的乡土书写中,女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以乡村女性的生活作为乡土现实的一种注脚,折射出中国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对此,乔叶坦言,“我的小说写作在朝两个向度回归:一是越来越回归乡土,二是越来越回归女性。”


“也许对很多女作家而言,进行女性化写作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原点选择,可对我而言,这却是一种命中注定的返程。”年轻时,乔叶也曾觉得女性身份是“一个局限和捆绑”,也想以中性或男性的视角来写作,但这种方式让她觉得“很拧巴”。随着阅历增长,她对女性化写作的认识逐渐清晰。这种变化更趋向于内在,如一股清泉般流向乔叶内心深处,向下扎根。近年来,乔叶在多篇小说中采用了女性视角,将自身体验到的唯一性融入对不同女性的关注和探索中。这些经历不断转化、凝结、反哺着乔叶的精神世界,她的女性视角和女性意识愈发敏锐,她对女性写作的自觉性也愈发能穿透岁月、重新发现不同女性的命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少女性也越来越注重婚恋关系中的欲望表述和情感体验。如何用文学作品来探讨女性精神困境?2019年,乔叶的小说集《她》出版,该书收录了9篇女性情感小说,每一篇中的女主人公“她”都没有姓名。乔叶试图通过这种设计传达给读者一个信息:这个“她”可以是你、是我、是每一个活得像自己的人。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和流动意识的剖白,乔叶向读者展示了这些女性的隐秘内心。困境、梦境、心境,乔叶打开了一扇认识女性的窗口,引导并启发读者探寻当代女性的生存与精神困境。


这种真情实感赋予乔叶的写作一种“涡流感”的力量,正如作家李浩所言,“乔叶擅长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氛围情绪里,在‘拉扯—平复’之中营造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受,读完让人回味无穷。”
155531hg3126gjcgh3hz3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5 10:41 , Processed in 0.0688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