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8|回复: 0

《雅舍小品》与《鲜为人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3 12: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雅舍小品》与《鲜为人知》


来源:中华读书报  傅书华 


2024年元月末,我,一个年已七旬的老人,终于手不释卷地翻阅完了《鲜为人知》。这是一本描叙浙江台州食味的散文集,作者是叶青,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但是,在翻阅之时,我的脑海中,却时时地想到了梁实秋的散文集《雅舍小品》。


《雅舍小品》写于1940年代初,那正是中国抗战最为艰苦的时代,前方腥风血雨,后方作为陪都的重庆,也是度日维艰,然而,即使如此,梁实秋的这一表面似乎远离抗战风云纯粹谈论普通人吃穿住行日常生活的系列散文,在重庆的《星期评论》连载时,却使其发行量得以飙升,说明着其倍受重庆市民欢迎的程度。梁实秋曾是与鲁迅论战的劲敌,但从根本的深层上辨析,他却与鲁迅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譬如鲁迅在《这也是生活》中就强调:战士在吃西瓜时,是因为口渴而感觉到吃西瓜的畅快,而决非在吃西瓜时,看到鲜红的瓜瓤而想到东三省的民众在流血,但战士吃西瓜又与为民众抗战血肉相关。如是,梁氏所写:这也是生活。《红岩》是我们这一代人青少年时代的精神教科书,那被反复渲染的,是江姐双手被钉竹签子的场面。但年长后,我读《红岩》却被江姐在临上刑场时,仔细地梳理头发、整理旗袍的细节所震撼。


这生活,孤立地看,似乎实在是太平常太琐碎,对这生活的践行,较之于对社会的变革历史的进步所作的种种努力,似乎实在是太微不足道太无足轻重了。但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是人的历史,而这“人”,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体生命所组成的。


或许是因为这本书,通过美食美味直接切近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我读来第一个感受就是非常亲切,有着极强的共情。我曾有着在山西乡村插队八年的经历,对书中所多次反复书写的作者的外婆在饮食制作上的执著、功力、魅力分外地感佩。八年的山西乡村的插队生活,使我得以在这之后的岁月里,有着对书本上各种概念、理论遮蔽我认知的警觉。乡民们看似没有文化,但他们在世世代代的人生延续中,通过切实的日常生活经验,得以顽强地护守着个体生命的生存与存在,并以此面对着应对着外部世界对此的介入或侵入。


书中对各种美食的制作过程,对各种美食给人带来的美感有着充分地生动地描写,读着这些描写,给我带来无尽的兴味。我自然知道,我绝不是试图也来制作这些美食,或者想像着哪天也能够去享受一下这些美味。能够打动我的,是这些描写给我带来的如何面对外部物质世界的趣味与美感,是日常生活的生机与鲜活。我很认同女性学者刘思谦教授的看法,她说,在人生过程中,有着一个是一日三餐“吃我”还是“我”吃一日三餐的问题。前者是物质生活日常生活消损了人的个体生命,后者则不是消损而是滋养。前者在贫穷时则怨天尤人在富有时则挥金如土,看似决然相反,实则是一体两极因果相生。后者则贫穷时怡然面对,如梁实秋之居住于蚊声如雷雨中房顶灰泥轰然而下的“雅舍”;富有时则让生活更多滋味更多可能,如梁实秋所写“吃汤包”的境遇。海德格尔的名言: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久为人知且一向为人所称颂,但真正能够将其体现于普通人日常生活之中,却非易事。我们往往为了在大地上生存而忘记了诗意的召唤,或者让诗意离开了大地而成为虚妄。


也因之,我对本书中那些描写曾经的美食美味的消失的篇章,有着别样的看重。在我看来,这正是我们在历史中疏忽、遗落了我们对普通人个体生命日常生活价值认可的形象性体现,我们应该在今天去追问去找寻这疏忽、遗落的原因所在,虽然为此而困难重重。


从作者在书中自述其在十七岁时考上大学,我猜其年龄最大应该不到六十岁。这是新的一代人,这新的一代人,是伴随着“未曾有过的历史大变局”、伴随着这新的时代性转型而成长起来的,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这新的时代的风貌,新的一代人的风貌,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如果说,在鲁迅、梁实秋的时代,普通人个体生命日常生活的价值性不应被疏忽遗忘,那么,在今天的时代,则应该成为新时代的表征而为我们所关注所重视。从这一点上说,这本书,有着历史的时代的厚重,虽然,我们一向不会将美食美味与时代风云历史沧桑相联系在一起,但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局限,这历史局限正在被新的时代新一代人所打破。
155531hg3126gjcgh3hz3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3 07:22 , Processed in 0.064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