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42|回复: 0

7月22日寻访革命老区渔家渡村活动随记(幽香/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22 15: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管理员 于 2023-7-23 07:22 编辑

7月22日寻访革命老区渔家渡村活动随记

幽香/文    毛可雯/摄

_6401c4a7c591d0015ad8433a703bf0ff_2030577757_MTXX_MH20230722_121924256.jpg

今天上午,我们团队走进上虞革命老区上浦镇渔家渡古村落,寻访红色印记,在红色渔家渡纪念馆(渔家渡董氏宗祠)聆听革命故事,看望慰问了部分党员和退役军人(49人),一个民间草根公益组织想要持续发展,只有不忘初心,不断汲取红色奋进力量,方得始终。


_69e61203912cf55a6e5cfadc0cdd7c5c_-953048625_MTXX_MH20230722_122052413.jpg

1941年2月,抗日战争早期,虞南第一个党支部就在渔家渡村小台门建立,这个渔家渡小学党支部,书记就是教书先生袁啸吟。1939年至1941年,袁啸吟在渔家渡小学任教时,还负责当地红色交通站工作。渔家渡交通站是上虞最早的地下交通站,渔家渡临曹娥江,背靠毛山岭,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是当时浙东抗日根据地重要交通站。


_f7a4e40791cfc28595290e77726d7bcd_982271140_MTXX_MH20230722_122525501.jpg

渔家渡地理位置独特,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有石龙山为天然屏障,小舜江的呵护,渔家渡水库滋养,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先贤勤奋耕耘,接力传承,使得渔家渡历史悠久,渊源流长。至今渔家渡古村落还存留着许多有纪念意义的遗址,比如红色古道花坎岭、大小宗祠、大乌贼山古窑址,“会元”“榜眼”两座石牌坊等等。

_212e6cbf295bb9335130181a0dda75ec_1921211885_MTXX_MR20230722_122710531.jpg    _6466c9513726d90df4eb8448b79724ad_-1036615627_MTXX_MR20230722_122420348.jpg

接着我们去村里看望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自卫反击战的老军人,他今年已经99岁,最近卧床,由他儿子照顾着。有志愿者记起2年前团队曾来看过他,当时他还思路很清晰,对曾经的参军经历记忆犹新。“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战争年代,多少鲜活的生命在炮火中煙灭,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

_bd45fe62f2f17591d4fadcd5e4ddbe29_-2103979038_MTXX_MH20230722_123003295.jpg

从老退役军人家出来,村书记又带我们观览渔家渡石牌坊。在一条东西向的道路上,东面一座为“会元.世科”,西面一座为“榜眼.绣衣”,两座牌坊相距40米。

_2c35ffcfe42a628df4c078cd403e7c77_-1363801633_MTXX_MH20230722_122847356.jpg

716e9d924a359bdfd2019cf60eb220f.jpg

这两座牌坊均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是当时浙江各级地方官,为弘治十八年(1505)会元连捷榜眼的渔家渡人董玘建造。两牌坊形制相同,造形为二柱单间,均二柱三楼门楼式,铺作承托歇山楼顶。额枋上雕刻的麒麟、鸾凤、龙、鹿、鹤、狮子等禽兽,如今还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可见,当时在建造时是多么的重视,渔家渡董氏何等的荣耀!石牌坊能遗留至今,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渔家渡人对董氏的敬重和对历史古迹的保护,一样值得铭记。

_c6613036f74d82cbe0b1ba13c55da910_-1611796951_MTXX_MH20230722_122219618.jpg

盛夏时节,炎热阻挡不住我们的脚步,用自己的双脚丈量过的每一寸土地,才会带上你的温度。公益路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2023年7月22日

微信图片_2023071907554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7-5 09:46 , Processed in 0.0421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