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59|回复: 0

上虞日报:盖北农户手中的“掌上明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3 17: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董国光
盖北农户手中的“掌上明珠”

     这几年,随着互联网和网络平台的不断发展,在网上涌现出了一批上虞本土网红,他们用自己的相机拍下一幅幅美丽的上虞景色,用手下的键盘敲出一篇篇蕴含虞味的美丽诗篇,编辑成引人入胜的新媒体作品。他们让上虞人更爱自己的家乡,也让外乡人更向往和了解我们美丽的上虞。值此上虞区第九届网络文化节全面展开之际,本报特开设“上虞网红看上虞”栏目,以“创新之区、品质之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为核心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投资环境、地域文化、风俗人文、自然风光、镇街风情、旅游观光等。

  开栏话


  7月中旬的一个清晨,5点不到,上虞区盖北新河村的赵宝银就早早起了床,吃了口早饭,骑上电瓶三轮车,到离家5里路外的自家葡萄园里忙碌起来。葡萄已经成熟,又刚好是星期天,是销售葡萄的黄金时间。我今天也早约了到赵宝银的葡萄园里进行采摘,进入葡萄园,望过去全是密密匝匝的葡萄,有翠绿色,有暗红色,有紫色,一串一串晶莹剔透,圆润可爱。走在葡萄架下,犹如进入绿色的海洋,心旷神怡,口水直流。

  赵宝银今年57岁,不胖不瘦,半头银发,实在农民一个,不善说话。赵宝银的这块葡萄园有13亩左右,是他向谢塘晋生村租赁的,其它零碎地块加起来,共有17亩左右,全部种了葡萄。赵家的葡萄是宝银爹手里开始种的,很早只是在自留地上种种,1983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可以自由种植后,宝银爹就把棉花田全部改种葡萄,一直种到3年前他82岁去世。赵宝银从小跟在爹后面,眼睛里也只有葡萄,从24岁结婚后,正式自己单干,30多年来从没有离开过地里,天天和葡萄打交道。

  金皇后和甲洲三尺,是赵宝银用露天棚的形式最早种植的两个品种。上世纪九十年代改种巨峰、红富士等,上百个品种他都尝试种过。葡萄成熟的时候,赵宝银就需要连轴转,先剪下来装竹筐,两百斤左右,然后自行车捎到小越公路边,搭车到宁波、湖州,挑着扫街兜卖,勤快一点,第三天就可以返回,然后继续外出。这样每亩能卖个两三千元,年份好的时候也能卖个三四千元。有几年赵宝银还种了桃子、梨,但没赚到钱,种葡萄倒是没失败过。

  随着时代的前进,什么都在新生和淘汰。赵宝银说:“你不要看我年纪有一把,为了葡萄,也是在经常读书学习的,镇里请葡萄专家来上课,我也是场场不肯落下的,像我们这种人,只要紧要关头给我点一下,我马上就懂了。如果一批葡萄5年到了,我就砍掉换一批,今年种,第二年就有产出,后年就可以旺产,如果不砍掉,生出来的葡萄品质是再也好不到哪里去了的。以前都是露天棚,七年前,我听从了专家的建议,做了落地钢棚,成本1.5万元一亩左右,搭了钢棚,产量和品质马上大幅度提高了,像现在除掉1000元一亩的成本,一亩地就有1.5万元左右的进账,每年有十七八万元的收入。”

  除了葡萄,赵宝银还在葡萄苗上下了功夫,以前是几角一株没花头,现在有两三元一株可以卖,赵宝银笑着说卖苗现在每年也可以卖个万把块。

  我正和赵宝银在聊天,一辆轿车开到了葡萄园门口,赵宝银说是他儿子来拿葡萄了,他儿子在镇上开了家汽修厂,有客户需要,他就自己来剪了。赵宝银还有个女儿,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刚今年4月份办了喜酒。赵宝银说起家人,满脸都是幸福。

  这个时候,盖北镇小73岁的退休教师陶张兴和新河村妇女主任王彩林两个人刚经过,两人进葡萄园看了看,夸赵宝银的葡萄生意好,没几天时间,早熟品种夏黑就全部卖光了。我说价格也不错,夏黑批发价4元一斤,美人指、醉金香、巨玫瑰、甬优等都是5元一斤,赵宝银还不用自己出葡萄园,客户都是自己上门来收,像他种的红富士,是新昌客户专门预定的,就因为赵宝银种红富士有秘诀,采摘期长,不会脱落,口感好,甜度足。

  陶老师感叹道:“掌握了科技知识就像捏了金钥匙。老底子说咱盖北人‘农民好像沙头雕,一头行李一头灶,一年要逃好几回,可比树叶四处飘’。现在是别墅洋房遍地造,家家户户开轿车,就连念佛老太太银行卡里也能拿个七八十来万的。”

  妇女主任王彩林接过话头:“现在我们盖北‘江南吐鲁番’的名头不要太响亮啊,全镇种植葡萄1.2万亩,年产3万吨,总产值达亿元以上,是全国最大集生产、科研、旅游于一体的葡萄生产基地。盖北人种出来的葡萄还获省优质农产品金奖和国际农博会金奖呢!”

  听着王彩林的介绍,我作为上虞人也颇感自豪。我的采摘任务完成,就告别了赵宝银他们,自己沿着马路驾驶,一路只见碧波荡漾,处处果香,马路干净,整齐划一,四通八达,车流不息,到处是游客的欢声笑语。出于对虞北名山的景仰,我发心徒步爬到了夏盖山顶。

  相传大禹治水曾驻跸过夏盖山,是大禹发现了这颗野果,并取名为野藤葡萄。而据南宋《嘉泰会稽志》所记载,“会稽有浆水,玛瑙,虞邑有紫葡萄,水晶二种。”追溯盖北葡萄栽培历史至少已达700余年。1947年,村民陈三元首次从上海万国博览会上引进了欧亚品种“甲洲三尺”,开启了国外洋品种在盖北种植的历史新纪元。

  我站在夏盖山巅,举目远眺,天空碧蓝,浮云洁白,盖沥河逶迤入海,河两边别墅林立,商贸工业发达,田野上的葡萄园连绵不绝。沧海桑田,恐怕在此地曾写过《见山楼记》的明朝大学士宋濂也想不到古时沼泽咸碱、潮患不绝之地,竟然变成了富饶的“吐鲁番”,人民幸福生活的乐地。这恐怕就是因为盖北家家有颗“掌上明珠”——葡萄的缘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3 03:00 , Processed in 0.1137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