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80|回复: 0

称心寺随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9 0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称心寺随想
作者:关洪

  上虞道墟、称山南麓师古岙前,曾有一座千年古刹,叫“称心寺”。称心寺原名称心资德寺,建于梁武帝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唐朝会昌中(公元843年)寺毁。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51年),由浙江观察使李褒重建,曾经规模宏大,辉煌非常,在江南负有盛名,后历经千年朝代更替与战火袭扰,曾数次废圮又数次重建,清康熙年间依然颇具规模。
  岁月荏苒,沧海桑田。多年前重建的寺院,规模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许多后人已经不知道,称心寺原先的大殿后面,李褒当年重建时曾造有三间大厅,名曰“三考功堂”。考功堂内供奉与陈列的是道墟历朝的名宦。乡贤的牌位与功德事迹,受到后世乡人的祭祀。历代在称心寺考功之际,会稽县守等均会到此祭祀。因此,称心寺不仅是个单纯的佛教寺院,还是当地专门纪念本地名宦与乡贤,考量与弘扬先人功德的祭祠去处。
  记得在康熙《会稽县志》中,就载有两位进入考功堂的考功郎中,一位叫郭传,道墟人。学识渊博,文章赡丽,才智过人。明七年(公元1374年),朱元璋下旨寻访天下博学之士。当时,由被皇帝称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浦江人宋濂亲自推荐后,郭传在谨身殿受到太祖单独召见应对。朱元漳亲授翰林应奉,直起居注,兵部主事。再迁考功监丞,进监令。后又出任湖广布政司参政等职;还有一位是《明史》单独立传的道墟籍名人章敞。章敞是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进士,曾参与编修《永乐大典》中的《四书》、《五经》与《性理大全》诸种典籍。在刑部主事任职时,屡辩冤狱,人服其明。山西盗案发,逮数百人。章敞察言观色,最后查获真凶仅一人,使余众皆免受冤狱。因其办案有方,升任吏部郎中。宣德六年(1431)为礼部侍郎,后奉诏二次出使安南国,设治所于宋平县(今越南河内市)。其间,不为声色所动,拒收安南王馈赠金珠等厚礼,廉洁奉公,维护国家尊严,出色完成使命。当年在搞“路教”时,曾听老者说过,像这般进入称心寺考功堂的历朝名宦乡贤,约有40余人。
  历朝从这个素有“有道之墟”、“绣衣之乡”之称的水乡古镇走出去的进士、名人不计其数。当地有过“文到侍郎武到督”,“三斗三升芝麻绿豆官”的说法。此外,道墟还是“绍兴师爷”的发祥地之一。但千百年来,能进入道墟称心寺考功堂的名宦乡贤不上五十,实属凤毛麟角。又是何原因?毫无疑问,进入考功堂的历史人物,是有条件的。并非一登龙门,享有功名,便有其位;或以财富多寡。权势大小论英雄,阿狗阿猫皆可位列其中;更非能由官府草菅民意“上督落”,硬性指定便能登临。凡进入考功堂者,为官者必须清廉刚直,有良好政绩与政声;凡乡贤须风格清高,品行周正,学识出众,造福桑梓,受人敬崇。唯有乡人公认的上述佼佼者,方有受到后人香火供飨与祭祀的资格。其评判标准,秉承的是传统道德伦理,且须坊间公认,百姓称道,方能服众,并世代传颂。
  称心寺大殿背后这个被遗忘的故事,昭示出一个道理:要真正能进入人们心灵中的“考功堂”,在人间有个好的口碑,让子孙有福,唯有生前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我想,个中三昧,在当今社会,亦不乏其教喻之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3 19:25 , Processed in 0.0594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