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12|回复: 7

上虞日报特刊:点亮一盏灯百期再起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8 07: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2222.jpg
http://www.shangyuribao.cn/html/2013-11/28/content_1271537.htm?div=-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07: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百期再起航


         上虞新闻网记者:接触“点亮一盏灯”的活动已有近3年的时间了,我们新闻网的记者或单独行动,或全体参与,跟随着团队里志愿者们的脚步,走入一户户贫困家庭,聆听一个个心酸故事,感受一段段人间真情。在长年昏暗的屋子里点上一盏灯,为错过销售期的葡萄寻找买主,为身患白血病的大学生筹集医疗费,为父母双亡的孩子筹集学费……在“点亮一盏灯”的团队中,我们既是记者,也是志愿者,我们愿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每一份爱心,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世间少一分寒冷,多一分温暖。今天,“点亮一盏灯”的报网互动刚好100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07: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志愿者丫丫:

  


         “点亮一盏灯”是我一直挂在嘴边跟身边的很多朋友讲述传递一个个正能量感人的民间爱心团队。

  思绪倒溯,停留在2011年的那个阳光普照暖暖的冬日下午,这是我第一次跟女儿参加“点亮一盏灯”活动,参加《市区禁止开远光灯》宣传活动,和女儿把一份介绍跟绿丝带传递给每个路过的司机时心里无比的开心。那天记得女儿又把部分资料带回来,把这份建议传递给来我们店的叔叔阿姨!孩子一直都是内向的,为了这个事情我都用上很多心思,但都白费心思,这次让我惊喜的是她会主动跟人沟通了,正如“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我第一份做公益的收获。

  现在我成了“点亮一盏灯”的摄影部一员,感谢团队给我机会,一个个感人的事迹让我用影片记录传播信息,为燕河岗王松堂老人收拾住处、为山区孩子送上书籍……每一次镜头后的我都在视频编辑时眼睛模糊了,帮助与被帮助者一个让我心酸一个让我感动。真的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记录正能量的事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07: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志愿者竹韵清扬:

  


         自从加入“点亮一盏灯”爱心团队后,自己才发现,原来我也可以用爱心去帮助别人,虽然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也是燃烧的一份能量。“助人为快乐之本。”这两年来是我人生感到最充实,最快乐的时光!在这个团队里,每个人都有灿烂的笑脸,每个人都奉献着自己的能量。爱心可以不分大小,可以不分形式,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凭自己的能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点点滴滴汇流成河!

  我们生活在现实中,有许许多多不确定的因素。有好多人群因为灾祸、疾病等一些原因,陷入了困境。还有好多的弱势群体,这些困难的人群需要社会去帮助他们,使他们能走出困境。因此,需要有更多的有识之士、爱心人士加入到团队里来,许许多多的弱势群体需要您的关怀。

  2014年快要来临之际,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点亮一盏灯”团队,能帮助更多的苦难群体,团队的队伍能够更加的壮大,让更多的社会人士积极参与,燃烧自己的一份正能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07: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官中学志愿者连庆:

  


          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跟随“点亮一盏灯”团队的叔叔阿姨们参加过很多次活动。在为砖窑厂的孩子们送去衣物、书籍和食物时,我第一次见到那些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光着脚到处跑的孩子,他们住在低矮破旧的砖瓦房里,没有一件像样的玩具,常常全家几个人挤在一张木板床上,我所能够拥有的生活中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从那以后,我懂得生活中需要珍惜的东西其实有很多。我试着学会去看见爱、去发现爱。我试着学会去珍惜、去懂得。我试着学会去感恩,去行动。感谢我能成为“点亮一盏灯”志愿者,这意味着我的肩膀上又多了一份责任。我怀着坚定无比的心向全社会承诺:社会公益,我准备好了!我愿意一直在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07: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志愿者乃禾:

  


         “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我是接受过巴金的《灯》成长起来的,所以,一看到“点亮一盏灯”这名称,就感到温暖,虽然这团队(潜意识里,我还是习惯叫团队而不喜欢“组织”这一说法)的缘起确确实实是为一个老人点亮了一盏灯,是名副其实的,但往往有“形象大于思维”的情况存在,于是,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关注这个团体,关注这个团体做了什么,为谁做的,是怎么做的,之后,便尝试着也想去“点灯”,总以为“点灯”先点亮的是自己的心灯,只有自己心里有一盏明灯,才会有勇气和行动去做想做的事。看到团队里的志愿者们个个都有一双温柔的眼睛,有善解人意的心灵,因此,靠近他们,先温暖了我自己,我为自己是团队里的一分子而自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07: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志愿者首席玩家:

        “孝女”故里,家乡上虞,一个由多方人士自发自愿组成的爱心志愿者团队,自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活跃在禹舜大地上,这个团队有一个响亮的名称:“点亮一盏灯”。 “点亮一盏灯”的团队为了孤寡老人、为了即将失学的孩子、为了因病而缺钱手术的贫困家庭、为了一个又一个真正需要帮助而求助的困难群体和个人,他们翻山越岭、走街串巷,做了一件又一件“雪中送炭”的小事大事,嘘寒问暖,把人世间最美好的温暖送到了需要温暖者的手里,送进了被温暖者的心里。“点亮一盏灯”的团队如星星点灯,他们一次次的进企业、到学校、访街道,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人们演讲“道德的力量、信念的产生、为善向善的根本”,把“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理念传递给社会、传递给更多的人、传递给下一代,把善良和助人为乐的颗颗种子播洒出去,从而进一步壮大了爱心队伍,从“点亮一盏灯”到“点亮千盏灯万盏灯”,直至光芒四射!我为家乡有这样一个“点亮一盏灯”爱心团队而自豪,我愿在他乡为“点亮一盏灯”献微薄爱心!衷心祝愿“点亮一盏灯”这个爱心团队走得更好,走得更远,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07: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虞日报》成就“平民慈善”

       2011年8月17日,《上虞日报》在网事版开设了“点亮一盏灯”专栏,专门用来刊登“点亮一盏灯”团队行走在公益路上的爱心故事。一晃两年多过去了,欣喜的是,在编辑和记者们的辛勤耕耘下,“点亮一盏灯”专栏已经出刊超百期了!


  “点亮一盏灯”五个字已经深植于市民心中,成为市民奉献爱心和困难求助的一座桥梁。


  我收藏着刊有“点亮一盏灯”文章的每一期《上虞日报》,我把它按年份装订起来,已经是厚厚的三本。作为“点亮一盏灯”活动的发起人和实践者,我对每一篇文章的前因后果都了如指掌,对每一篇文章中的人和事都熟稔在胸,对每一篇文章在采写过程中记者们的辛勤付出都感恩在心。


  抚摸着泛黄的纸页闻着淡淡的油墨味,我心里阵阵感动。是的,这些泛黄的颜色是时间的痕迹,它是志愿者和记者们一起开拓与探索的足音,它把时代的轨迹浓缩进铅字里,它是对坚持与付出最好的铭记与回报。它被时间小心翼翼地珍藏,翻开它,沉甸甸的,让人感到一种厚重。这大概就是时光与人们共同赋予《上虞日报》的历史厚重感。


  再次品读这些文章,无数爱心故事中的情景扑面而来,篇篇文字中弘扬着公共利益的使命精神,放大草根组织的声音,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从而帮助弱势群体来解决问题,完成社会倡导工作。


  可以说,日报专栏与草根组织的互动成就了上虞的“平民慈善”,彻底廓清了人们曾经对于慈善的认识误区。以前,慈善给广大民众的感觉是富人的事情,各式媒体的报道里更多关注的都是明星慈善、富人慈善、企业慈善,却很少提及平民慈善。其实,上虞的普通民众并不缺乏爱心,而是缺少送出爱心的渠道和平台。“点亮一盏灯”专栏的出现,不仅是当事人、受益人、媒体、或公益组织可以参与,更重要的是能让全社会一起参与,并且共同让公益活动成为有过程和结果的连续性活动。


  两年多来,“点亮一盏灯”专栏一期一期的出刊,一期一期的积累,一期一期地尽了记者们、编辑们的心力,一期一期伴随着四季交替与成长……在这个世界上,只要经历了岁月的积累,就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如行者跋涉,一百期,是一百座不同形状的山峦,一百条不同颜色的河流。百期特刊,是一次辉煌的总结,更应该成为一个传奇的起点。相信在可见的未来,专栏将和“点亮一盏灯”团队一起继续紧握更多人——人人向善的内在脉搏,呈现出更多人——天天向善的精彩!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请让我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身份,向“点亮一盏灯”全体志愿者和记者编辑老师们及所有支持“点亮一盏灯”团队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上虞新闻人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4-22 23:25 , Processed in 0.0716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