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47|回复: 0

《论衡》:一本写了三十年的“异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8 18: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衡》:一本写了三十年的“异书”


来源:北京青年报  姚秦川 


王充,字仲任,浙江绍兴上虞章镇人,东汉时期著名思想家和文学批评家,其代表作《论衡》持续写了30年才创作完成,后来更是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著作。


王充所处的东汉属于豪强地主政权,世家大族垄断了政治资源,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与这些人搞好关系。可惜的是,王姓家族生性要强,眼里揉不得沙子,不屑于与这部分人为伍,最终多与豪强结怨。王充少年时便失去双亲,无依无靠。不过,他也秉承了王家人的性格:率性,直爽,敢作敢为。22岁那年,王充开始在上虞县任掾功曹(相当于现在的人事专员),但因为多次谏争与上级意见不合,最后干脆辞职回乡,隐居教书,同时开始撰写后来让他声名大噪的《论衡》一书。


王充曾在书中自嘲:“仕数不耦,而徒著书自纪”“涉世落魄,仕数黔斥,材未练于事,力未尽于职,故徒幽思属文,著记美言,何补于身?”由此可以看出,正是因为仕宦不遇,再加上时运不济,才促使王充开始撰写《论衡》。


当时,为了写好《论衡》,王充“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王充便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圣贤书。除此之外,他还在“户牖墙壁各置刀笔”,以便随时随地记录灵感,润色文章。可以说,在对待写作一事,王充的态度极其严肃认真。


元和三年,王充徙家避难扬州时,被刺史董勤辟为从事,协助董刺史监察丹阳、九江、庐江三郡,后转治中。不过,谦虚的王充深感“材小任大,职在剌割,笔札之思,历年寝废”,热爱写作的他自请免职,再度返乡,重拾刀笔,对《论衡》作最后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在永元二年,历时30年后,王充终于将《论衡》创作完成。


王充为何要给该书起名《论衡》呢?在《论衡·对作》里,王充曾作了如此解释:“《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


有趣的是,由于王充博学多才,再加上《论衡》博大精深,在得书不易的古代,《论衡》甫一出现,立即引来多方争夺。当时,《论衡》还没有传到中原,蔡邕在吴地机缘巧合得到该书,便暗中学习,偷偷“内卷”。但纸包不住火,人们但见蔡邕说话水平突然间大幅提高,便疑心他得到了“异书”。后来,有人干脆搜了蔡邕“账中隐处”,果然发现被他藏起来的《论衡》,便直接“抱数卷持去”。蔡邕无奈,只好叮嘱道:“唯我与尔共之,勿广也。”意思是说,只要我俩读了就好,别外传。


到了三国时,王朗为会稽太守,也读了《论衡》,等他回到许昌,“时人称其才进”。大家都很好奇,一问之下,他果然承认得到了《论衡》的帮助,从此《论衡》开始广为流传。虽然两件事情真伪难辨,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论衡》这部“奇书”对提升学问的巨大作用。


王充作为一个思想家,在中国古代史上,其学风之独异,思想之另样,几乎前不见古人,后罕有来者。正如东汉大臣谢夷吾所评价的那样:“充之天才,非学所加,前世孟轲、孙卿,近汉扬雄、刘白、司马迁,不能过也。”此言不虚。
155531hg3126gjcgh3hz3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3 07:10 , Processed in 0.0701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