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0|回复: 0

《到底开了多少公里》:看不到终点的暗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 16: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底开了多少公里》:看不到终点的暗路


来源:《收获》  徐畅 


考完研的那年冬天,我很想去沙漠看一看。


听说有位同学的家在沙漠边上,于是我联系了他。坐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一座漫天风沙的县城。同学骑着一辆钱江摩托朝我招手。他带着我往人烟稀少的地方骑行。经过一个集市,他指着远处的沙地说,那里就是毛乌素沙漠了。王家卫《东邪西毒》就是在这里拍的。我想到陈勋奇深沉的配乐和一个个人物特写。可眼前的一切,跟电影里的完全无关。周围摆满了油炸食物的摊位,脚下的沙子和杂物混在了一起。我顿时心凉了半截。室友说,要不明天再来?


第二天一大早,他骑着摩托车,再次来到沙漠边上。这一次四下无人,起伏的沙丘一眼看不到尽头,阳光还没有升起,只有远边的沙漠反射着亮光。行驶进沙漠,室友问,你会骑摩托吗?我说,不会啊。他说,骑上你就会了。说着,他停下车,让我上去试试。


我尝试了几次,车身颠簸,一冲一冲地往前走。他在后面大喊道,离合要踩下。我轻轻一踩,摩托轰隆一声带着我飞奔出去。我紧握把手,胸口贴在油箱上。等车身平稳了,我从紧张中恢复了信心。我加大油门,几座沙丘从眼角边飞快地划过。脸上冰冷,细沙吹到了耳廓上。耳边只有引擎声和呼呼的风声。在沙漠里穿梭,内心一下子宁静下来,好似未来怎么样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读费多老师的这篇《到底开了多少公里》,我又回忆起在沙漠里骑行的感觉。大概是因为文字中呈现出来的沙漠景色和营造的氛围感染了我。不过真正引起共鸣的还是小说中可以分开解读的两则故事:


小说的一开始,伴随着回忆,“我”在沙漠中独自一人前行。为了寻找,似乎也是在内心要找到某种回应。当“那个人影”上车以后,两人开始了漫不经心的聊天。聊天中有试探,也有谎言,两个人内心的创伤也慢慢浮现出来。


这样的写作方式,让人想起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小说中两个青年人进行着简短的对话,一些动作和神情也是一闪而过。随着对话的深入,矛盾出现在了眼前。虽然是简单的几句争辩的话,里面蕴含的火药能量也会随时爆发。但是热烈的天气、躲闪的神色、短暂的沉默,让两人保持着理智。他们像没有事情发生过一样,重新登上了火车。当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强烈地感觉到,他们的情感可能已经走向了陌路。


跟这篇的情感走向不同,《到底开了多少公里》,是从空白转向了热烈。漫长的旅途中,这位中年女性说出了内心的隐忧。她为了一个课题来到这里,路上因为抗拒被骚扰,被丢在了这里。不过这也只是表面的,她其中一个孩子的去世,可能才是她选择来到这里的原因。是哦,或许人只有到大自然里才能得到纯粹的疗愈;而“我”呢,“我”跟妻子离异,只分到一辆车。“我”的职业并不清晰,只提到在拳击比赛中被打伤了下巴。“我”为了寻找父亲,来到这片戈壁。怎么看,“我”的生活都千疮百孔的。


随着“猜测彼此”“交谈心事”“触碰到肋骨”等,两人间似乎产生了某种情愫。大概是环境的原因——干燥的荒野、封闭的车内、恶劣的天气、看不到尽头的夜路,两个受伤的灵魂需要一个短暂的依靠。“雨鞭笞着万物……手机还是没有信号。收音机早就没有了声音,我们相互看了对方一眼,我听见牙齿在打颤,是她的,也是我的。”末世氛围的渲染下,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了这个过程“脸和脸碰撞在一起,舌头在找舌头,仿佛对方的舌头里有泉水。”


作者给这段情感一个巧妙的结尾。“她说,你叫什么名字?她问我的名字。”这里看似流露着作者的幽默,实则暗示了情感的多种可能性?离开荒漠后,这段情感的归宿会是什么样的呢?是《白象似的群山》里那一种羁绊?还是《在路上》的顺其发生顺其结束的慰藉呢?


跟这一段情感比下来,“寻找父亲”这个主题,则要沉重得多。小说中通过大量的回忆段落,描述跟父亲的旅行、跟父亲的对话、跟父亲的几次见面等,但是父亲仍是模糊的,我们似乎只能从几次户外活动中,感受到这个父亲的形象。在“我”成长中,父亲这个角色是缺失的。


父亲缺席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呢?小津有部电影《父亲在世时》,大概讲了一对父子因为各种原因从未真正生活在一起。影片截取了几个时间点,展开父子短暂相聚的画面。观众都知道,这里的一次次相聚,其实也是一次次离别。父亲总是用极为朴素的语言,宽慰孩子良平总有一天可以生活在一起。但是愿望没有实现。父亲去世后,良平带着妻子返回城市。在火车上,良平脸上没有表情,只淡淡地对妻子说,你把你父亲接过来吧?我们一同住在一起。


小说里没有刻意去描绘父子间的情谊,但是这一次没有结果的寻找,恰是印证了这一点。父亲在“我”的人生中消失过两次。一次回来了。一次没有回来。在回忆中,父亲经常带“我”参加户外运动,并且告诉“我”人生的道理。人不应通过表面来分清善与恶,而要像对待《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的小天狼星那样去明辨是非。父亲内里的那个“核”似乎出现了。


父亲的第二次消失,构成了故事的主线情节。跟家庭若即若离的父亲,再次失踪了。这一次,他再也没有回来。为了寻找他的足迹,我开启了荒漠之旅。父亲消失的原因,文中并没有讲清楚。这里的留白,并非某种写作技巧,而是有着特殊的意味。在我看来,这里的空白甚至构成了小说主题绝大多数的那一部分。它有着和荒凉戈壁差不多的气质,一方面是孤寂的,一方面又是开阔的。父亲的人生卷入了这个漩涡。这里的空白正是另一种叙事开始的地方。
155531hg3126gjcgh3hz3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3 11:25 , Processed in 0.0664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