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注释则使文献的信息更为明确。包括辨伪正误一类的注释。如《鲁迅全集》对《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注释中有几条就是这类注释。作者在这篇文章的副标题中说这篇演讲的时间是“九月间”,注释明确为“作者这篇演讲是在七月二十三日、二十六日的会上所作的(题下注‘九月间’有误)”[26]。文中提到夏侯玄为司马懿所杀,注释明确为“夏侯玄是被司马师所杀,作者误记为司马懿”[27]。文中提到司马懿因嵇康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就把他杀了。注释明确为“杀嵇康的是司马昭,鲁迅误记为司马懿”[28]。文中写“季札说:‘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仪而陋于知人心。’”注释明确为:见《庄子·田子方》:“温伯雪子适齐,舍于鲁,鲁人有请见之者,温伯雪子曰:‘不可,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吾不欲见也。’”据唐代成玄英注:“温伯,字雪子”,春秋时期楚国人,鲁迅误记为季札。[29]文献中的这些错误,如果没有注释,一般读者很难发现,且将会以讹传讹。其他如,异文注、勘误注等同样是使文献内容明确化。如,鲁迅《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一文中“喜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注释说此语见宋代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但“喜,原作嬉”。至于注释专著则更带有研究或考证性质,更会追求注释的明确功效。《围城》的定本对书中的一些外文作了注释,如李梅亭的名片背面英文:Professor May Din Lee被注为:“李梅亭教授。那三个拼音字在英语里都自有意义:五月、吵闹、草地。”[30]把李梅亭的名字与性情联系起来。而方鸿渐则想着:“Mating”跟“梅亭”也是同音而更有意义。定本又对这个英文词作注:“交配”。[31]把李梅亭与性联系起来。这两处注释让外文的中文意义明确化。而《破围》一书对此处又作了进一步的笺注,不仅对名片、姓氏的中外历史作了考证与讨论,而且细致解说了mating,“意思是‘让动物交配’,正是《左传》里‘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的那个‘风’字。Mating对于人可不能用,除非自动降格。用这个词儿来寒碜有点好色的李梅亭,也算是够挖苦的。”[32]把原文中将李梅亭降格为动物的本义和性戏说的喜剧效果凸显出来。《破围》一书还对《围城》中的许多土洋典故进行了深入解说,也都使原文献文本的字义、语义更加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