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登(Louise Walden)较早研究了缝纫机作为技术物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讲述了缝纫机对男女工作的影响,认为它没有实质性地改变两性文化关系。费尔南德斯(Paula A. de la Cruz-Fernández)发现,胜家品牌的缝纫机营销组织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归因于它在营销策略上将缝纫机与墨西哥的“现代”女性观念联系起来 。翁注重(Ju-Joan Wong)与陈晓华(Hsiao-Hua Chen)考察了不同时期台湾地区女性使用缝纫机的情况,发现女性的经验可以反映现代设计中的奥秘。袁蓉分析了近代上海缝纫机的传入和使用情况,其中涉及使用人群的性别问题, 谈及缝纫机是中上层社会女性追求“摩登女红”的标志。张黎考察了1850-1950年家用缝纫机的设计史,提出在缝纫机的设计中集合了男女两种性别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