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07|回复: 0

吕新:写作于我,不是赶集和表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30 14: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吕新:写作于我,不是赶集和表演


来源:花城(微信公众号) 吕新  


一个人,一个自以为有知识同时还有见识的人,对于世界,对于世界的入深、长度、高度和见方,及其奥秘,到底知道多少,其实极为有限,很可能只是一小块,较为熟悉的也只是自己所了解和知道的那一小块。除去那一小块,窗外的世界,窗外的一切,就都是无比陌生的,门外的每一条道路也都是晦涩难行的。英国人罗素曾有言,在中世纪以前,哲学家、神学家、数学家、文学家,常常是集于一身者,而且这样的一个人,并不都是每天都面对书本与墙壁,他同时还是一名真正的体力劳动者。而在现代社会,一位哲学家与一位数学家基本不能对话,一位数学家与一位物理学家也难以沟通。这说明什么,说明人的空间越来越狭小,知识与技能也越来越尖细如针头。张三不懂李四在干什么,王五写出的句子,所说出的话,对于仅仅只有一墙之隔的赵二来说,甚至对于与其同床共枕多年的妻子或丈夫来说,不啻为真正意义上的天书。后者如果在心里暗自思忖前者所干的很可能不是人事,也完全正常,完全在社会的情理之中。


经过多年的战争般的内心经历或精神炼狱以后,无论紧张也好,不和谐也罢,我与世界的关系已退居其次。数十年所见所闻所想,已证明有东西正在逐年生长或湮灭,重要的已开始在原野上显露出金黄。不再为发表什么,不再为证明自己还存在还有能力而写作,不再低着头奔跑,不再书写对我来说可有可无的东西,为什么的问题一天不解决,就一天不再动手。踏上了这条路,就意味着内心或精神上开始了永远的动荡与沉重,永远都不大可能会有多轻松,自由也由此需要重新定义和认识。会有平静,也许也会有俗世的所渭的欢乐。有人把写作当做耕耘,当做农民种地,当做工人做工,当做每天必做的营生,不创作小说,也要写点散文随笔,甚至随便什么。就像勤劳的农民,两遍地锄完以后,有一点儿空闲,拎一只老母鸡或者牵一头小山羊去集市上碰碰运气。那就是会过日子的人,让自己和家人由贫农上升为富裕中农,甚至富农,甚至地主,女人满足,孩子得意。这也没有什么,因为这也是一条路,而且是一条人来人往的富裕和谐之路。


写作对我来说,就是抵御黑暗,征伐丑恶,就是带着人生的伤痛荣辱,一次次回到故乡。


不是去赶集,更不是去表演。


摘自吕新小说集《白杨木的春天》                                                                          
标识.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4-28 23:12 , Processed in 0.0611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