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72|回复: 0

完成《<中峰集>校辑》、《董玘研究》两部力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3 08: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中心研究员完成《<中峰集>校辑》、《董玘研究》两部力作
2016-10-24  


     近日,我中心副研究员钱汝平博士完成的《<中峰集>校辑》及《董玘研究》二书,分别由中华书局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为越文化研究的最新力作。
      董玘是明代中期著名文学家、理学家,其文集曾由门生兼馆阁同僚、“唐宋派”代表人物唐顺之选刻问世,但到清光绪年间,其本已不易得见。族孙董金鉴访得旧抄本,用活字版排印若干部,后访知宁波天一阁尚存唐荆川选刻本,于是向天一阁借抄其本,与先前活字排印本对校,而重新付梓,取名《中峰集》。全书正文十一卷,附录三卷,之前尚未有人整理。《<中峰集>校辑》以文献完整,校勘精良,资料详备,努力成为定本以更好地为学术界利用,进而带动学术界对于董玘的关注与研究为鹄的,特别是在辑补董氏佚诗佚文及相关资料方面,花了很大气力,共辑补佚诗十首,佚文五篇,相关资料数十篇,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董玘文集兼资料汇编,为研究董氏提供了最丰富的材料。该书被列入浙江省越文化研究中心越地文献丛刊,于2016年7月出版。
       在文献整理基础上,钱汝平博士又完成了《董玘研究》一书,列入《越文化研究丛书》,由我中心资助出版。本书对董玘开展全面研究,内容主要分为董玘评传、董玘年谱、交游考证、现存《中峰集》版本叙录、佚文辑录、资料补辑六个部分。其中,《董玘评传》从家世生平、学术贡献、文学成就三方面评述了董玘其人其学,提出,董玘也许算不上是明代第一流的人物,但是他在明代中期的理学界、史学界、文学界有较大的影响,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他既是恪守传统的理学名家、秉笔直书的馆阁史臣,又是独标一格的八股宗匠、文备多体的诗文作家,值得我们去挖掘,阐扬其人其学。《董玘年谱》通过收集明清史籍、文集、行状、墓志铭中有关董玘材料,逐年排比、整理、考证,对其一生行迹作了详细梳理,是第一部、也是目前最为详备的《董玘年谱》。《董玘交游考证》对董玘社会生活关系网进行了全方位梳理,对研究其生平事迹与思想以及当时学界文坛的情况不无禆助,也可补《董玘年谱》之不备。《现存<中峰集>版本叙录》是对《中峰集》版本的全面梳理。通过各版本的比对,本书发现,《中峰集》的通行本,即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丛书集成三编》第五十五册据台湾大学图书馆所藏的《中峰集》影印的本子,竟然是一个电脑补版的残本,错讹较多,不能作整理底本使用,已无文献版本学上的任何价值。《董玘佚文辑录》从《中峰集》的各种版本、明清诗文总集、地方志及碑刻资料中共辑得董玘佚文八篇,佚诗十一首,这些诗文为研究董玘生平事迹及创作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粮。《董玘资料补辑》从明清载籍中爬梳剔抉,搜辑得董玘的相关资料数十则,对知人论世不无裨助之益。
        由于历史原因,董玘的成就犹如明珠尘埋,湮没不彰,亟须我们去刮垢磨光,发潜德之幽光。钱汝平博士这两部力作,对治明代学术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在研究地方文化已成为学术潮流的今天,挖掘董玘这位被历史尘埋的文化名人,对弘扬乡邦名人文化、促进地方文化建设也不无意义。  

6912F145694C041BDEFFAF2F41F_38B836B8_EC9C.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4-23 23:25 , Processed in 0.0644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