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97|回复: 0

松陵旧事——老照片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8 08: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松陵旧事——老照片的故事 2017-03-24 11:40咸丰/日本/民国

作者:某者 民国二十三年(1934)六月初一,夏母袁太夫人迎来八秩寿庆,祝家街夏家台门张灯结彩,笑语喧哗。在子孙的簇拥下,从上海特地请来的摄影师将这一温情的瞬间定格成为永恒。 老照片的拍摄地是一幢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深宅大院,前后五进,面阔七间,颇具气象。水磨青砖砌筑及雕刻而成的仪门高大精美,额上雕刻有“垂裕后昆”四字,为同里举人、著名书家曹振采的手笔,内侧上刻“惟德永图”。进入仪门,宽敞的正厅堂匾高悬,额曰“宜有堂”,为李斝所题。两侧堂联“取一经教子,守五德传家”、“龙章凤姿光华相映,鹊笑鸠舞喜庆大来”,又有边联数对。
夏母袁太夫人八秩寿庆旧影
这大宅的主人家,是当年号称“崧镇三大家”之一的东市头夏家,另外两家是西市头大江里的周家和赵家。 .周家祖上从诸暨丰江迁来,赵家则迁自沥海,而夏家本是蔡林的显姓旺族。宋淳佑十年,夏梦龙赐本科进士出身,授迪功郎,崇祀上虞乡贤。清乾隆初年,梦龙裔孙夏天英始由蔡林迁到崧厦街。 一条长长的崧厦街,聚居了“俞、何、朱、顾”四大族姓,从宋代以来,继继承承,极一时之盛。周、赵、夏三家早先都寂寂无闻,清贫自守。三家之中,赵姓最先发力。乾隆六十年,赵应奎率先乡试夺魁;道光二十六年,赵凤墀又中举;咸丰、同治年间,赵懋在湖州经营交会典当,各拥赀数十万,号称巨富, 民间有“赵百万”之称。赵氏一跃成名,后来居上。紧接着,周、夏两家也齐头并进,以钱业、货殖起家。三家作为后起之秀,一时成为崧厦街东西两头最为耀眼的新星,民间开始流传有一句顺口溜,“大族要算俞何朱,人家要数周赵夏”,意思是说,在崧厦街,若论族大人众,则推俞、何、朱三姓,若论家业富贵,则当数周、赵、夏三家,“周赵夏”一词甚至一度成为崧厦民间老百姓口头中关于“财势”的代名词。
大江里近影
夏家的发迹始于夏子香。夏子香,名诒桂,幼年丧父,贫苦无依,有戚属王某怜其孤苦,携至杭州学徒。夏子香天赋聪颖,加之一意想出人头地,因此倍加勤奋刻苦,年仅20余岁时,已经在杭城的钱业中崭露头角,并逐渐发家致富。咸丰二年,黄宗汉任浙江巡抚时,闻其才能,屡召夏子香主司府库,坚拒不就。咸丰三年,太平军定都南京,东南大危,夏子香力佐胡雪岩筹运军饷,达数十万两之巨。 夏子香喜提携后进,清末名臣夏同初通籍时,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冷官薄俸,生活上仍然十分拮据,夏子香对这位仁和籍的“同族侄孙”颇多关照,时常输银周济。对乡党子弟的提携那更是不遗余力,很多人承其恩惠,业有所成,这其中就有夏丏尊的曾祖父夏鸿绪。
夏子香(右)、夏光熊(左) 像取《上虞桂林夏氏宗谱》
夏子香生有二子。长子夏光熊,字彤甫。次子夏启泰,字仲来,一字颂徕。二人初攻制举,但都屡试不第,弃儒从商。光绪十五年,夏光熊出资六千大洋在嵊县西后街创办了“万和酱园”,主要生产母油、元双酱、腐乳等,因品质上乘,迅速崛起,成为绍兴酿造行业中的一块金字招牌。
经过父子二代人的苦心经营,夏家一跃成为崧厦街首屈一指的富家大户。夏家治家严肃,对儿孙的教导尤为重视。夏启泰更是广收典籍,在杭州灵隐筑“松秀山庄”庋藏,“藏书之富甲一省,惟钱塘丁氏嘉惠堂、归安陆氏仪顾堂能与鼎足”, 同时重金延聘萧山名儒姚莹俊坐馆教习子侄。姚莹俊举人出身,不但学识宏深,而且精通版本目录之学,也是一位藏书大家。他与夏启泰有同门之谊,因而传教格外用心。夏子香孙男五人,得名师指教,学业大进,其中夏启泰三子夏钟浚更是不负重望,得中光绪己丑恩科举人,终得以弥补其父之憾,夏家也终于可以在台门口高竖旗杆,光耀门楣了,成功实现由纯粹的商贾之家向官商之家的转变。
夏钟浚乡试硃卷
照片中的夏母袁太夫人是夏光熊的长媳,小越袁家人,她与其夫夏嘉绩本是姑表亲戚。袁太夫人不但能够识文断字、而且精通女红,嫁入夏家后,持家勤俭,待人宽恕,先后共育有四子。其夫夏嘉绩中年后长期卧病,四子都幼稚待抚。袁太夫人一面千万百计为夫延医诊治,随时随地调护不离左右,一面侍奉公婆,抚育幼子,辛苦备尝,这也造就了她坚韧的品性。 夏光熊夫妇过世后,作为长媳的袁太夫人开始主持家政。她虽然身形弱质娇小,做事却颇有手段,不但主持兴建了祝家街的大宅院“宜有堂”,又令长子夏宪曾主持修纂《桂林夏氏宗谱》,令四子夏愉曾打理“万和酱园”,可谓丝毫不逊男儿。 据传说,当年夏家与连家因事涉讼,官司一直悬而未决。连氏是上湖头的望族,自道光十年连仲愚创办“协和酱园”后,经过几代人的经营,传至连仲愚曾孙连慕曾手上时,生意更是做的得心应手,门下有酱园、钱庄、当铺、南货行等产业,两家敌逢对手,官司打得难解难分。袁太夫人怕两家硬拼实力,伤其元气,于是有意私下和解,请人出面调停,却遭到连家拒绝。袁太夫人无奈之下,经过深思熟虑,不动声色,悄悄用重金买下了祝家街河对岸的一块空地,同时又置办了几具大石磨。没多久,当众人对袁太夫人在本镇突然开设“磨坊”之事还疑惑不解时,连慕曾店王却再也坐不住了。如果夏家的磨坊再持续下去,那么连家的经济命脉“协和酱园”则迟早要关门歇业。这是因为崧镇地势西高东低,而“协和酱园”在祝家街东面的同仁桥,相隔咫尺,每当磨坊卸磨的时候,几头拉磨的大水牛疲惫不堪,纷纷跑到了河里洗澡耍欢,又在水里沤尿拉屎,污水流向了同仁桥,“协和酱园”汲水就成了问题。连慕曾只得急忙向夏家主动提出和解,又不得不佩服袁太夫人手段之辣。
万和酱园宣传单
清末民国时期,作为“三架马车”中领头的赵氏日渐式微,终成强弩之末,而周、夏两家事业却如日中天。如民国十一年,上虞改筑石塘,两家各捐大洋千余元,高居榜首,实力可见一斑。 袁太夫人后嗣蔚兴,伯子夏宪曾,字亦书,精通天文历算之数;仲子夏慰曾,字尔安,游学沪上,入商科;叔子夏慕曾,字叔孺,为同里裴家村钱业巨子裴勉山长婿,弃儒就贾,事业骎骎日进,直追乃曾、祖;季子夏愉曾,字季忻,旁通英文,主理嵊县“万和酱园”后,使酱园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品种不断增多,酱园生意达至鼎盛,发展到嵊县至新昌等地有分号酱园达22家之多,民国十八年,其生产的卫生酱油,获“西湖博览会”优等奖,民国二十五年,又获“第二届浙赣特产联合展销会”优质奖。
袁太夫人的孙辈中,不乏翘楚者,如夏乃肯,宪曾子,也是著名导演谢晋的姨父,民国十九年在崧镇东庵渡创办“知味食品厂”,这是上虞境内最早的蔬菜加工厂,主要以当地产大芥菜为原料生产“瓶里咸菜心”,兼造黄酒等,并在上海同孚路柏德里678号设立批发部,产品为一度远销南洋、新加坡等地区。其弟夏乃赓,游学日本,入日本亚东预备学校;夏乃往,慰曾子,为五车堰钱业巨子胡涤生之婿,上海信孚钱庄监察;夏乃训,慕曾子,上海泰来钱庄副经理;孙女夏蕊华,游学日本,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夏芝华、夏美华都曾是崧厦第二高小的教师等等。
民国后期,社会动荡,崧厦沦陷后,夏家老宅更是一度被日伪所占,遭此大厄,子孙星散,但仍能世济其美,不堕家声。曾孙辈中,如夏铿身,笔名野郎,抗日战争前在余姚韩夏乡小任教,并从事木刻印刷进行抗日宣传。抗战胜利后,在上海成都商业银行工作,参加银钱业业余联谊会所组织的革命文化工作,用木刻版画进行反内战、反饥饿宣传,解放后曾任上海黄浦区文化局副局长,其妹夏静婉受其影响,也参加革命,解放后曾任余姚县公安局长;夏元康,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夏守身,山东工业大学教授;夏律身,台湾水电工程专家等,不胜枚举。
时光荏苒,照片拍摄距今近80年了,照片中的人和事大多早已成为历史,尘封在这张照片上,就连当年的幼童尚健在的也已是耄耋老人了。“宜有堂”也在解放后就被作为“崧厦轧花厂”的厂房,后又被拆除改建。如今夏氏后代早已遍及四方,很多远涉海外,很多人都未必见过或知道有这么一张老照片,看到此文,或许是能勾起他们的一番追忆吧!
老照片中人物一览:
最后排:夏乃匡、夏乃畴、夏乃畮、夏乃肯、夏愉曾、夏宪曾、夏慰曾、陈济诚(夏慰曾婿)、夏乃训、夏乃疆
后二排:夏乃诰、夏文华、夏昭华、夏蕊华、乃诰妻余氏、乃训妻冯氏、乃肯妻陈氏、慰曾妻余氏、乃畮妻王氏、夏舜华、乃往妻胡淑英(抱者复春)、夏乃往
第三排:夏静珠、愉曾妻周氏、慕曾妻裴氏(抱者不详)、夏雅娴、夏芝华、夏美华、夏振华
第二排:夏静婉、夏律身、夏敦春、夏母袁太夫人、夏景芬、夏景晖、夏景英
第一排:夏铿身、夏元玷、夏元康、夏景盛、夏元鼎、夏乃邦、夏寅身、周尧封、周桐封(夏家外孙)
本文来源于作者某者的美篇,经作者授权同意后在本公众号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6 15:22 , Processed in 0.0641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