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21|回复: 0

十周年征文(4)一盏灯这些年对我影响(竹韵清扬/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9 13: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亮一盏灯”十周年征文(4)

      一盏灯这些年对我影响


                                               竹韵清扬/文
IMG_2036.JPG
      认识董老师是在2008年的年底,曹娥江论坛的活动里。我俩是同桌,一聊天知道了,原来董老师是我们的老乡,还是校友。他有亲戚还是我们村里的,这无疑有一种亲近感。 22.jpg
   2009年偶然在曹娥江论坛里看到一个专栏《点亮一盏灯》一开始也不以为然,点开来也是一些不太相干的帖子,偶尔的会发一些送温暖的帖子,看看去了哪里,买了多少东西,一帮人大包小包的,走在乡间。我的心里可能就像有些网友想的一样,这样的事情还要拍照传上来,这无疑是作秀一般,便觉得呵呵了。慢慢的发现这帮人做事情挺认真的,原先以为做个几次只不过是一时兴起吧,没想到,还真有这样的热心肠。每次的钱款进来出去,用于什么对象时间都非常清楚,这也是打动我的地方,心想要是我也能加入这个队伍多好,想到自己的微不足道,想想算了,就这样也关注了两年,一次机缘,我加入了这个队伍。
IMG_0347.jpg
   对于我来讲,来自最底层的弱势群体,很清楚这些人的所思所想。当一个人陷入困境的时候,是多么希望有人能帮助一把,在来百官之前的那些年,我也希望有人能帮我一把。那种心情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
IMG_1473.jpg    
   在加入团队之前,我认为我是最不幸的人,天底下不幸的人大概也就我这样了吧,所以对于一般的情况我是无动于衷的。自从加入到点亮一盏灯后,也跟着团队去走访和参与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应该怎样去生活和工作。
IMG_2349.JPG
   给我冲击力最大的一次活动就是,去看望史军,那是终身难忘的。进入史军家,依稀看到了熟悉的场景,第一次看到史军,我竟然找不到语言来表达,因为我无法想象,他是怎样度过一天的,他全身只有头部能活动,那种烦躁的,那种绝望的心情我是遇到过的,如果躺在床上的是我,我会怎样?我不敢往下想,急忙忙的到外面去透透气。
4AAF843EBB743BD2B8B524DACAEA009F.jpg
图为本文作者竹韵清扬


   面对我们的到来,史军妈妈一把眼泪一把鼻滴的诉说着,也让我想起自己的父母为我操劳,我是感同身受,那一次我在史军的床前给他演奏了葫芦丝,史军露出了一丝的微笑,这微笑里带着敬佩,带着感激,又带着一丝无奈与苦楚。这一刻让我的心灵如洪水拍打着岩石,不停的撞击着我心灵深处。
黄建根在丁宅史军家给史军吹葫芦丝.JPG
   没有想到,在我看来很简单的一次看望,却报以这样深深的感谢。让我觉得做这样的事情很有意义,虽然个人的力量很小,但也是一点热量啊。每年史军生日,我们的志愿者都会给史军过生日,或许是我们的举动,深深的感动了史军,史军说他要捐献器官,他说他只有用这样的方式来回报社会,朴实无华的语言,却透露出他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奉献。他做了一件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让人肃然起敬。
0L6A9441.jpg
   史军的情况最早是史济荣老师报道出来的,这之后,有着很多好心人在默默的关注他,也有上门去看望他的。2018年春,史军爸爸查出身体不好,急需住院动手术。团队知道后,很多志愿者纷纷捐款,很短的时间就筹到一万多块。有句老话“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史军爸爸住院时间,也是家里桑葚采摘上市的时候,史军妈妈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这么多桑葚怎么办?家里史军离不开人,医院里的老头子又要动手术,霎时间,不知所措。史军妈妈在忙乱中拨通董老师的电话说明话意。
IMG_20180504_130242.jpg
   董老师急忙在QQ群里和网站发求助帖,一下子,很多素不相识的人都纷纷伸手相帮,订单信息一下子塞爆了董老师的手机,他忙着登记,收款,忙得不可开交。又动员不少志愿者去帮忙采摘,后面几天很多志愿者冒着猛烈的太阳,在桑园地采摘和运送。一下子解决了史军家的燃眉之急。
IMG_4098.JPG
   像这样一呼百应的事情,在我的记忆里无数次了,像为吕红加油的演唱会,很多人都来参加这个活动,一起为吕红加油,现场的气氛感动了无数的人,有一个环卫工人看到这个事情后感动的流泪,掏出一点钱交给团队,说自己也要献上一点爱心。还有像松厦的一个白血病人的事情,像九月份开学交不起学费的女大学生等等。有很多人都在关注着团队,在最需要的时候,他们纷纷伸手,没有留下名字的很多,这说明很多人还是怀揣爱心的,在适合的时候“该伸手时就伸手”。
IMG_8058.JPG
   随着跟团队越来越多的活动,也看到了很多苦难的人家,让我越来越觉得,其实我还是很幸福的,至少与这些受助家庭相比。每次看到人家给以感谢的言语和笑容,心里就想我还是一个有用的人。很多次看到网站的求助帖,我也会多多少少的捐一点,表示自己的心意。团队考虑到我自己也不富裕,很多次拒绝我的捐款,这让我很难过,不管怎样日子总是可以过下去的。
IMG_8096.JPG
   或许是刚刚接触时带着一份,崇高的使命感和一份新鲜感,让我觉得爱心是快乐的,随着几年时间的过去,发现爱心并不快乐。因为,看到太多的不辛人家,太多的求助帖。我的心随着帖子出现而难过。我知道团队本身不会生钱,全部靠着志愿者个人的捐助,往往很多时候是杯水车薪。我自己又力量太小。到后来我都不敢去看那些求助帖。每每出现一些求助帖时,我的心跟着它一起沉重。
IMG_8117.JPG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有人说这么快十年就过去了,我说不是十年很快,是回忆太快,三千六百十五天,那是很漫长的。十年的风雨路程,坚持做一件事情很不容易的,其中的辛酸只有亲历者自己知道。十来年从原先的一小簇人到现在的遍地开花,爱心已经远到云南、甘肃、河南、四川等地。目前志愿者已经达到三千多人。其中也有刚刚上学的孩子,也有百岁老人的加入。在爱心的接力棒上,团队很多志愿者亲历亲为给自己孩子做榜样,让他们从小接受爱心的教育。
IMG_8706.JPG
   让我很感动的是在银山医院,这个医院是皮肤病医院的住院部,那里的老人,因为以前医疗水平低下的缘故,被隔离在那里,少有人去看望,团队每年在节日里都去看望这些差不多被遗忘老人。孩子们的到来让老人们很开心,我们的小小志愿者,并没有因为这些老人丑陋却退缩,把煮好的饺子亲自喂老人,一幅幅感动的场面映入眼帘。
IMG_8735.JPG
   果冻、陈颖、少杰、贝贝、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孩子,都在父母亲的影响下,从小参加很多活动,我们称他们为“灯二代”。
06C3051D1F7157ACBA1DD1992512D63F.jpg
   这些年来,经历了团队很多的活动,让我更加明白,爱心是什么?以前总会认为做慈善那是有钱人的事情,这样的想法已经不复存在。爱心可以多种样式的存在,并不是只有钱才可以做爱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比如扔垃圾,有的人扔垃圾不愿意走最后的一步,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你再向前一步倒进垃圾桶,环卫工人不就轻松一点吗?那样不就是献爱心吗?难道你会做不到?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0E4FE394C9D72CEBB1BD5E3BFEBF0493.jpg
   前两年团队发起的“礼让斑马线”在整个城区行动,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现在不用志愿者站着,很多司机都自觉的减速或停车礼让,这不得不说就是团队带头带的好,让这个文明行为成为了一种风尚。去年又开展了“免费集市”让你我手中闲置的物品,得到再一次的利用。团队组织志愿者多次在曹娥江塘路边捡垃圾,或冒着高温,或迎着寒风,闻着垃圾散发令人呕吐的气味,不顾脏累,把美丽留给市民,也是对环境保护的一次次宣传,更是展示人与人心灵的碰撞和考验。
a5862.jpg
   十年来,有着各种身份的人士加入到团队中,可以说是各行各业的,极大多数都是普通的民众,怀着一颗颗炙热的心,跟随团队奉献自己的爱心。 随着团队的名声越来越大,慕名加入进来想献爱心的人也是大有人在,像网名“尚宇仁”的大姐,远在上海,每月两千多的工资也不是很高。却每月向团队捐款,像丁界寺俞老伯夫妇已经是八九十岁高龄,生活极为清贫,就靠一点退休工资,已经连续捐款7万了。像他们这样默默的,愿意通过团队奉献自己的爱心靠的是什么,那就是对团队的信任。董老师说每一分钱在我的手中都是那样的沉甸甸,这不光是钱,是一份信任,一份爱心,更重的是一份责任。
IMG_2074.JPG    
    如果说“点亮一盏灯”对我的影响是什么?我想说是感恩与奉献,只有学会感恩,才能懂的生活的美好,只有学会奉献,才会懂的知足。所以我的朋友圈百分之九十转发的都是点亮一盏灯的事情,我的空间专门的相册摆放志愿者的照片和活动合照。用这种方式去影响我周围的人。也是想让更多人知道了解,更多的人能奉献自己的热量。我想我还会继续跟着团队一起往前走,下一个十年希望与你一起同行。


                    2019年1月19日
111.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7-6 23:34 , Processed in 0.0436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