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处深山,自学修谱、打字、修图、排版、装订——一人完成一套千年夏氏家谱
本报讯 (记者 金伟) 或许人们敬佩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的坚韧精神,却不一定能坚持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做下去。但在距离上虞城区36公里外的虞南山坳,一位今年56岁的夏家岙村民夏焕照做了一件温暖人心的“傻事”——自行购买打印机、装订机,耗费两年时间修补4本崭新的家谱。目前,这套起自宋代年间有着千年历史的15本大泽乡夏氏家谱,已修订完成。 “余幼年启蒙于祠堂小学……亦将成为吾夏家岙族人之缅祖感德、游子乡愁归宿之圣地也。”在新编家谱中,夏焕照将具有家族标志的重修宗祠记作为前言。他说,作为传统文化纽带的传承者,要一直对自己的父母乃至祖先深怀感恩之心。 夏焕照是春晖中学80届文科班毕业生,毕业后辗转回老家养猪务农,境遇令同班同学惋惜。2010年,他参加春晖中学校庆时,为同学们的精彩人生所感奋,动了以己之力为后代留些东西的念想。为此,他与在区史志办工作的族叔夏振杨商议,重修有着千年历史传承的《夏氏家谱》。 “当时,因为家乡藏书均毁于‘文革’,没有底本就无法续写,一拖就是七八年。我内心非常焦虑,因为距离上次编写《夏氏家谱》已近九十年,几乎到了续写的极限年份。如果仅存的年长者一旦过世,就会出现世系断代的困境。”夏焕照回忆。 庆幸的是,去年清明,夏振杨告知夏焕照搜寻到《夏家岙夏氏家谱》复印版了,就在美国家谱网公开的家族资料库中。夏焕照欣喜若狂,连夜下载长达1128页的港大图书馆藏《夏氏家谱》。有了最早的11本家谱,夏焕照开始续修断档88年的新家谱。 期间,夏焕照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组建“编修夏氏家谱实名制宗亲群”微信群,顺藤摸瓜查找族人。其间,随着采访工作的深入,他自费走访宁波鄞州、余姚等地,终于完成1148位男丁的世系记录,以及14万字的生(生日)、配(配偶)、育(养儿女)、卒(死亡)、葬(坟地)等信息,共计四册600余页。 从手写版草稿、电子版草稿到补充个人信息、上门校对信息,夏焕照一人完成后,遇到了编印问题。为了节省印刷费用,他得到4位族人2.3万元的资助,自己买宣纸、道林纸、皮纹纸、铜版纸等材料,自己排版、制图、印刷、装订,印成32套15卷本《夏氏家谱》。 “编修家谱是家族传承大事,是家国同源的历史见证。如实记录家族历史、人丁兴衰和迁移时间,是对先祖的一种报恩,也是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夏焕照坦言,他打算将这些家谱分捐给有收藏意愿的相关单位,让在外的族人将来寻根问祖,找到最后的归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