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8岁的老人孟柏炎,用独特的笔法绘就山水长卷《奇秀虞南》,长卷上,章镇、下管、陈溪和岭南等虞南4个乡镇的特色景点跃然纸上。
记者看到,《奇秀虞南》长近5米,高0.48米。下管的应乾塔、管溪,陈溪的双笋石、象鼻洞,岭南的冰川石浪、千年梯田、广济桥,章镇的堆高山、斜拉桥等一览无余。
1950年出生的孟柏炎从小酷爱绘画。在绘画界,属于“大器晚成”之人。在福建省顺昌县部队服役期间,他经常跑当地文化馆,从临摹齐白石大师的《虾》开始。“当时,老师看我的《虾》一边摇头一边提出缺点。”孟柏炎回忆,直至2010年退休后,他才潜心学习绘画。在孟柏炎看来,学画是枯燥的,但其乐无穷。
从2016年开始,孟柏炎为了印证自己的绘画水平,开始参加全国各类大赛。让他开心的是,不到两年时间收获6座奖杯。“溪口杯”全国书画印创作大赛铜奖、“滕王阁杯”全国第12届文学艺术大赛美术类二等奖、作品《春华秋实》入选首届中国田园山水画双年展、作品《喜迎十九大 翰墨颂盛世》获“新闻传媒杯”全国美术书法大赛入围奖……
孟柏炎创作《奇秀虞南》缘于我区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曹松境的一番话。“能否创作一些接地气的作品?”从2016年夏天开始,孟柏炎开始着手创作《奇秀虞南》。“虞南山水名气大,有传说、有故事。”孟柏炎介绍说,难度是虞南山水缺少北方雄伟的巨石,植被茂盛。
如何扬长避短?孟柏炎在技巧上独创了“短线细密法”。一次,他采用短线加细密的点来创作长塘茂竹,结果画竹不成。“由于太密,竹并不好看。但我受到启发,觉得用这一技巧展现虞南山水的风情,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孟柏炎告诉记者。
但“短线细密法”是否可行?孟柏炎专门将局部作品发给著名画家张正忠,得到了对方的肯定。“从‘千人一面’跳了出来!”
如今,孟柏炎又在构思,用自己独特的笔法,把上虞20个乡镇(街道)画在一幅长卷上,展现上虞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