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07|回复: 2

天津工人报:“点亮一盏灯”志愿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6 21: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21: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444.jpg 5555.png 8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21: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亮一盏灯”的志愿者
《天津工人报》(2015年01月15日 03版)


    1月10日,董国光带着志愿者来到绍兴市上虞永和镇朱巷村,找到一位叫朱乃艮的老人。老人家境贫困、耳聋,还有白内障。老人每月养老金加上低保,仅700多元进账。“但是每个月的23日,老人就会把这两笔钱取出来。本想问问老人这些钱都用到了哪,可看看老人饭桌上的菜,终究没有问出口……”从老人家离开后,志愿者叶儿在上虞“点亮一盏灯”官方网站上写道。
  朱乃艮的情况,是由老人的一位亲友告诉“点亮一盏灯”志愿者服务队的。收到消息后,董国光就和志愿者上门核实情况。春节前,志愿者服务队将举行关爱老人活动。董国光决定,要将朱乃艮纳入这一行动,春节前,“点亮一盏灯”志愿者服务队会筹集一批慰问品,送到包括朱乃艮老人在内的100位困难老人家里。
  作为“点亮一盏灯”志愿者服务队的队长,董国光隔三岔五就要去附近的乡村,走访困难家庭,并将困难户的实际需求传达给志愿者们。
  “点亮一盏灯”志愿者服务队创办于2009年,是一个向社会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开展公益活动的民间组织。截至去年12月,该团队在浙江省内外组织了600多次爱心活动,募集善款550多万元,受益家庭4000多户,以每月资助生活费的方式结对的学生达到130多人。
  2009年12月,董国光路遇独居的八旬老人王松堂。“老人家里连一盏灯都没有,只能用蜡烛照明。”几天后,做过电工的董国光买来工具,为老人装上了电灯,并以“点亮一盏灯”为题,将所见所为写成文章,发到了网上。此后一个月,他和闻讯而来的网友4次带着爱心物资上山看望老人。同时,越来越多的网友,加入到董国光的爱心队伍中来,“点亮一盏灯”由此诞生。
  作为一个下岗工人,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花在公益事业上——董国光的举动,也曾受到亲友的质疑。“我想让大家看到,再平凡的人也能做慈善。”如今,董国光受上虞区百官街道委托,正在帮助编撰史志。
  认识董国光的人,都忘不了那辆与他形影不离的旧摩托车。他常常骑着摩托车到偏僻的山村寻访特困户,并把他们的情况发到网上,寻找愿意解囊相助的好心人。
  家境贫困的小骅一家,父亲因车祸花了15万元医疗费,母亲又患有精神病无力照顾小骅。“点亮一盏灯”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承担起小骅每月的生活费。如今,小骅已顺利考上高中。“轮椅女孩”王飞娣摔下溪沟,下肢失去了知觉,“点亮一盏灯”的志愿者主动上门帮助王飞娣联系浙江省残疾康复中心,并送她去医院做复健。在他们的帮助下,王飞娣逐渐学会利用矫形器、助行器站立和行走……
  每找到一个需要“点亮一盏灯”帮助的困难群众,董国光和伙伴们都要上门核实。过去,他们将核实到的情况整理成文字,放到官方网站上。如今,他们用上了照片、视频等多种呈现形式。记者在“点亮一盏灯”官方网站上看到,每一次求助,董国光都会通过跟帖的形式,将救助过程记录下来。官网上,还有专门的“财务公示”板块,用以记录志愿队支出的每一笔钱。
  “只有透明公开,才能获得大家的信任,咱们的队伍才能走得更远。”董国光说。如今,“点亮一盏灯”已经走出浙江,走向全国。无论在四川甘孜州,还是甘肃兰州,都能见到“点亮一盏灯”志愿者们的身影。在兰州,“点亮一盏灯”捐赠的百箱冬衣,成为当地“阳光冬衣”活动获得的最大一批捐助。今年,志愿者们还准备去贵州、去四川大凉山,为那里的困难群体出一分力。
  “慈善是一条长路,我们已做好长跑的准备。”董国光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4-22 02:20 , Processed in 0.06680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