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72|回复: 2

天天商报:编织温暖,有生之年她想以此奉献社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3 06: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06: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97岁,她成为一名志愿者
  编织温暖,有生之年她想以此奉献社会
  □孟焕国 董国光 文  孙波/摄

  她,已经97岁了!但还是一名总想着为他人服务的志愿者!
  当冬天就要来临的时候,她亲手编织了一顶顶柔软温暖的羊绒帽子,一一送给那些需要温暖的老人。有生之年,她还想一直这样编织下去。
  她叫俞匡章,家住上虞城区。12月1日下午,记者前往上虞寻访这位慈爱的老人。在阳台一角,老人坐在躺椅上,正拿着竹针编织着毛线。一头整洁干净的银发,一件素雅的灰色外套,一副红润的气色,平静中透着一股精气神。近百年岁月,留给她一种超凡脱俗的淡雅气质。
  她是那么专注。远远望去,几根竹针如同舒缓的音符,轻柔地在她的手上跳动。一顶厚实的帽子,正逐渐成形。
  记者了解到,老人少女时曾在由美国人创办的杭州弘道女中读书。她的父亲俞丹屏是民国时期知名的革命家、实业家、慈善家。俞匡章的丈夫刘克尉前年过世了,享年94岁。他生前是位颇有名望的医生,为人正直善良,医术高明。
  得知有人来看望,老人显然很开心,忙招呼女儿小珊搬凳沏茶,自己却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边织边和记者攀谈起来。这位清秀慈祥的老人,眼不花,耳不聋,举止温文尔雅,言谈思路清晰。
  老人告诉记者,平日里她经常听女儿说起,上虞有个“点亮一盏灯”志愿者团队,多年来一直帮助着人们,所以她也很想当这样一名志愿者。只是她常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
  “前些日子我听说志愿者远赴四川、甘肃这些地方,给那里的贫困群众送去冬衣,突然就有了一个念头。”老人说,她会编织,何不织些帽子,寒冬里一定会有人需要。
  刘小珊告诉记者,妈妈和她商量后,她也觉得很有意义。她的一个朋友闻听此事,马上表示也要出点力,当天就买来了一大堆羊绒毛线送上门。“妈妈甭提多高兴了,第二天就动手织起帽子来。”
  就这样,老人成了“编织温暖”的志愿者。每天一早醒来,她就动工了。怕冷,她会先在被窝里织一会,而后起床洗刷吃早饭。放下饭碗,接着织。除了吃几顿饭,老人总是孜孜不倦地编织着,一直会到晚上10点才休息,有时候睡前还会在床上再织一会。
  “一顶帽子,会用上二三两毛线,我两天就能织完。”老太太颇为自豪地说。
  一个多月时间,老人已经织完了20多顶帽子。记者拿起一顶试着戴上,厚厚的,软软的,暖暖的,感觉非常舒服。这些帽子有大有小,颜色也有深有浅,帽子的圆口还可以翻起来。老人说,这些帽子虽比不上店里买来的漂亮,但一针一线她都十分用心。
  而这些俞匡章老人编织的帽子,已为需要御寒的人们送去了春天般的温暖。就在三天前,老人在女儿和几名“点亮一盏灯”志愿者的带领下,带着一些帽子来到上虞皮肤病防治医院住院部。在那里,她把自己用心编织的帽子,一顶一顶亲手给老人们戴上。
  “大小合适吗?戴着舒服吗?”她慈爱地和病人们说着话。戴上了新帽子,身患疾病的老人们喜上眉梢,一个劲地回答:“舒服的,暖和的。您都可以做我们的妈妈了,还给我们织帽子戴,真的太感动了。”
  这无比温馨的一幕,让见者心里都暖融融的。
  这位老人告诉记者,只要她还能织,就会一直织下去,她甚至还想织手套、围巾,送给更多需要的人们。“生命有长有短终归会消逝,但爱却会永存于世。能在风烛之年再为人们做点什么,我能感受到那种快乐和幸福。”
  “她成了我们当中最年长的一位志愿者,她的言行必将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一位“点亮一盏灯”志愿者说,俞匡章老人所给予他们几百名志愿者的巨大动力,是无可比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5: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A.jpg
今天,我们把刘妈妈编织的帽子,送给了章镇冯浦村豆豆的爷爷和奶奶的手上,每个人一顶,谢谢刘妈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3 11:48 , Processed in 0.12101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