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民间公益组织生存调查(上篇) 民间公益组织的身份困局
这是一群拥有爱心与梦想的人,或是一群在浮躁的社会里仍旧保持内心纯净的人。他们在兰州建立了各种类型的草根NGO(公益组织)。受限于现行“双重管理体制”规定,在兰州很多公益组织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难以实现民政注册。不能注册,就意味着这些民间公益组织没有“身份”,经常遭遇被误解的尴尬。在艰难的生存中,他们也不断尝试曲线破围,但资金来源少、注册难、身份无保障等诸多现实问题成了他们无法回避的困局。
聚沙成塔
“公益心”扶危济困
“我给自己放了一天假,陪父母吃了一顿西餐,也给自己买了套新衣服。”琳子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噙着泪花。琳子是她的网名,她其实叫王斌,她以琳子的身份管理着数个QQ群,并将群内成员发展为一个爱心团队——公益心。6年的时间里,在她的组织下,当初只有十几个人的QQ群爱心团队,如今已发展到上千人。
琳子说,兰州公益心社团是2007年8月成立的,最初主要以孤寡老人、残疾智障贫困儿童为帮扶对象。现在社团每个周末都会有活动,依托社区,每周星期六、星期日都会去帮助社区的老人,或进行一些社区的爱心活动。
去年12月26日,他们接到一个信息:一个早产儿住院三个月,家里人因为没钱付住院费,把孩子丢在医院后回老家了。“公益心”的志愿者就前往省儿童医院看望孩子。随后又去了孩子的家乡,了解到孩子的家里确实很困难。那时的琳子当即策划了一个送孩子回家的活动,没想到志愿者积极响应,给孩子家里捐了2万多元钱和衣服。不仅如此,公益心的志愿者还为孩子的父亲介绍工作,希望当孩子回到家后,可以生活得好一点。
兰州公益心社团志愿者开展帮扶活动
误解频频
得到认可何其难
尽管在兰州民间公益组织发展迅速,民间积蓄多年的公益慈善能量正在得到释放。然而,只有民间公益的实践者才明白,这条道路有多艰难。“5·10”岷县洪灾发生后,琳子在群内发出捐助的倡议,并印刷倡议书10000份,派出100余名志愿者在兰州市人流密集区域散发传单。3天内,他们共募集棉衣、棉被等生活用品上万件。5月22日,琳子亲自跟随车队,将捐赠的物资送往灾区。回来后的琳子却听到了一些蜚语。
“群内有人说我自称负责人了,还说我不尊重他们的意见。”大哭了一场的琳子打算不在干慈善公益了。“真得太累,不光是群内,外面也有人说我们是骗子的。”琳子感到委屈。
琳子说,“公益心”的发展壮大,可以看作是她正式走上民间公益道路活动的标志。也是从那时开始,她对民间公益活动的艰难有了切身的体会。
“兰州义工联盟”是兰州公益联盟的元老之一,负责人郭奕君说,即便是志愿者帮扶的对象,也会有人对这个没有正式身份认证的团体发起质疑,甚至怀疑其动机。“那时我们刚开始开展社区互动,一户人家父母双方残疾,我们前去表示愿意帮助他们定期做家务,对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钱吗?’”。
有人说,琳子们的做法是在沽名钓誉。还不仅是这些,诸如“公益心”这样的兰州民间草根公益组织虽然爱心浓浓,但因为一直没有合法身份,爱心活动便处处受阻。去年,琳子因为救助一名白血病患者,和一家企业商谈捐助。“那个企业负责人说我是骗子。”
生存之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