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36|回复: 0

点灯人:那一指雄峰(作者:乃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5 07: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灯人:那一指雄峰
                               文字/乃禾 摄影/连长
1.jpg
左为张雄峰,右为随风,合影于遂昌高坪乡祝家庄农庄前

    古人的名、字、号之间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这是古代文化常识之一,选取常见的有名的,去探寻一番,就会有所发现。今人的姓名、笔名、网名之间也总有那丝丝缕缕的关联,把握住这关联之处,似乎是破译了他设置空间权限的密码。
    看到“一指老师”或“一指雄峰”的网名,多少是能够窥探出这人的端倪的,比如这人的职业是老师,想象到这人该是正直、伟岸;而这“一指”立马会想到的就是“一指神功”,进而猜测这家伙该具有某项技艺,甚至练就特异功能。
    是的,没错,那一指雄峰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名副其实——“雄峰”正是老师的名,而“一指”竟是老师双手仅有的一根右手大拇指。
    张老师是我们这次遂昌行真正的主角,更是全程的地陪。我们团队的负责人任命他为“点亮一盏灯”遂昌站站长,这“站长”满脸笑容,端起酒杯,“谢谢,谢谢,很是荣幸,我算是找到组织了。”初一见面,我就觉得他是个奇人。没有左手臂?短袖T恤的袖管空晃荡。右手腕处戴黑色护套,像冬天戴的无指手套样一截。这种护套,我在谍战片里特工手腕上看到过,可能是扣动扳机时以免伤手。咦,这么热,怎么把手指都藏起来了呢?吃饭落座后,我正坐他对面,我就觉得他的右手拇指异样,感觉跟推拿师的大拇指一样,因为一直拇指用力过度,特别硕大,甚至显得畸形。不久,他就自己证实了我的所有猜想——他解开护套,展示自己:“我就剩下这根手指了的,”进而,又轻描淡写,三言两语地解说是十四岁那年车祸致残的。
    十四岁,懵懂少年,花样年华,这之后的二十几年他就一直靠这“一指”?练的又是啥“神功”?虽然哲人说过,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同时开启一扇窗。但问题是,这扇窗上帝会开在哪里,怎么找得到?可想而知,为寻找这扇上帝开启的另一扇窗所付出的艰辛肯定比常人要多得多。
    因此,当张老师来敬酒时,我早已是肃然起敬。站起身,自我介绍并特意强调“我们是同行”,又喝了杯中的“酒”——现在我必须老实坦白交代,我真的是滴酒不沾,因为过敏。因此,我喝的酒是假酒,其实是醋。我把我自己面前调味碟子里的醋倒进酒杯里,居然没被精明的连长发现,后蒹葭也仿效,董老师看到的,没揭穿。我胆子更大了,如法炮制,把边上另一碟空着的、冯楠的醋都占为己有。——张老师,对不起,我这舞弊行为并不表示我对你不敬。
     再说,我哪敢对你不敬呢?如果说第一感觉有点以貌取人的话,此刻,我、我们更是敬佩有余,不停点赞了,因为你开始泼墨挥毫。你的“一指”一蘸墨水,就笔酣墨饱,你用笔灵动潇洒,灵活自如,一气呵成。简直是一听说求写什么,你就写成。 “舍得”、“再生者为何”、“随风”“沧海”四幅字分别送给你的连长、再生者为何、随风和沧海一粟兄弟,又写一幅“天道酬勤”与小罗共勉。五幅字的落款都是“一指雄峰”!大家喜滋滋地捧着你的墨宝,叹为观止。
     第二天,我们在你的引领下走访部分贫困学生。我难以想象,张老师,这么多学生你是怎么走访过来的,就靠你的双腿丈量?我们从遂昌县城出发,去海拔最高的高坪乡,先是十几分钟的高速,再是半个多小时的盘山公路。我不得不说,头天三个多小时的高速,我没晕车,可是眼前这三十几分钟的盘山公路我就晕得吐了。我还享受着晕车专座——副驾呢。看坐前头车里的蒹葭和一直被我称为女汉子的水晶也晕了,开着车窗。水晶索性当起司机。而随风也说让我开,然,这样的山路,我哪有这胆啊。看水晶开着车,连长好几次探出头查看险情。
    而张老师,你就这么轻车熟路地带着我们走了一家又一家,每户每户的家庭情况你都摸得一清二楚,根本不用资料,随口道来。同时,我们也看到,你很受村民的尊敬和爱戴。你一到,村民都能跟你聊几句。印象最深的是,随风和连长的车子停在一农家道地里,那家主人说待会客人要来,连长他们说一会就开走。可走访了旁边的那对双胞胎兄弟后,你就径直地要带我们抄近路去另一户,当看到连长他们正回走的时候,你也赶紧回走,而且走在他们前头,一会儿,你又折回:“没事了,车子停着没事了,说妥了,我们半小时就成。”
     一路上,我断断续续地获得更多有关你的信息。你任教二年级的语文,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还任教四年级的科学。我说那每周有很多课吧,你说还好,也就十五六节。你说你每年带学生春游,爬石姆岩,讲民间传说,记风土人情。张老师,你这就是就地取材,开发实实在在的校本课程呢。而去高坪乡小学这“最高学府”参观时,我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是赞不绝口。从宣传栏上的图文资料看,(学校放暑假中,这些图文资料不可能是特意展示给我们看的,而确实是平时积累、记录、收藏着的)张老师还带“社团”,学校开设的15个社团中,象棋、美术、乒乓球都有张老师你的身影。——刚进校园,有几个学生在水泥乒乓球桌上打球,张老师就和随风换下他们,厮杀了一阵。
     这个暑假,张老师,你的亲力亲为给我上了一堂扎扎实实的师德师风课,老师该是什么样,特别是语文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一指雄峰”,你确实是一座雄峰,你本身就是活生生的教材。有你这样的老师,真是学生的幸福,而你自然也能收获到这幸福。从学校回到遂昌县城,你带着我们参观了你的“雄峰小厨坊”,老板娘是你的妻子,设有5个小包厢,雇请了几个人。而你的妻子原本是你的学生。你自嘲自己“老牛吃青草”,而我则羡慕你能长时间得到学生的倾慕,这是学生给老师的最高奖赏啊。你们的儿子8岁了,小家庭其乐融融。真心祝福你张老师,幸福一辈子!
    要离开遂昌了,蒹葭忽然说起我没买箬叶。原来,来之前,我先百度遂昌,看到有张醒目的图片是一村民背着一捆箬叶,我就把这图片发给蒹葭,说我也要背一捆箬叶回来。走访途中,这箬叶就成了我们一路的话题,看到箬叶,大家都要笑说我。“刚才,在那屋后晒着的,我还想向他们买的,给他们创收,拍完照,忘记了。”沧海一粟很感遗憾。“到时让张老师寄点就是了。”我很自然地脱口而出,看来这张老师俨然是我多年的老同学或是老弟。“万水千山粽是情”,端午前后,这句被改写的诗句很火,此刻,我也借用下。箬叶用来包粽子,包粽子时用箬叶,用箬叶时,想到遂昌。
    回到上虞后,我想给张老师报声平安:“我们到上虞了,谢谢你,张老师。”没想到,我们离开遂昌时,张老师就已经微信给我:“金姐,谢谢你们了!下次再来哦。”这次他又马上回复:“不用谢,有机会再来。谢谢你们!”不知谁应该谢谢谁,其实,真正要谢的该是小周,由她牵线搭桥又助这次活动。而遂昌的那盏灯,其实张老师早已经点亮,自然也必将会有燎原之势。

                                                       2014年8月13日

链接一:青春之歌的强音——独臂教师张雄峰的苦旅人生http://bk.dlyzd.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568

链接二:张老师发在纵横遂昌网上的一个帖子:妈妈,在哪儿呀?(遂昌高坪小学):http://bbs.332527.com/forum.php? ... =1&&_dsign=bca16a3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4-22 05:32 , Processed in 0.0601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