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82|回复: 0

三界溯源及历史变迁(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 07: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界溯源及历史变迁
绍兴日报 4月2日
  一、误述种种
  ●盛鸿郎

  今嵊州三界镇,在历史上曾一度为始宁县(东汉永建四年至隋开皇九年,129~589)的县治。谢灵运《山居赋》已言及其旧治在“槃”,即今上虞夏家埠村以北;郦道元《水经注》也记有“旧治,水西常有波潮之患,晋中兴之初,治今处。”可是,明万历《绍兴府志》,卷一《市》中载:“三界市,在府城东南一百二十里,即汉始宁县址。”引出歧义。至于今,不同书籍,又有不同记述,颇让人深感迷惑。
  一、误述种种
  《嵊县地名志》在《嵊县概况》及《嵊县县名和沿革略考》中记为:
  东汉顺帝永建4年(公元129年),划剡县北乡、上虞南乡,另置始宁县,以今之三界镇为县治,同隶于会稽郡。隋文帝开皇9年(公元589年)废始宁,并入会稽(县),始宁县史为461年……唐武德8年废(嵊)州,仍为剡县。原划始宁县之地仍归旧属。
  在《三界镇》中言:“因历史上地处绍兴、上虞、嵊县交界,故名三界。”
  《浙江古今地名辞典·三界镇》亦言:
  东汉永建四年(129)至隋开皇九年(589)为始宁县治。因昔为绍兴、上虞、嵊县三县交界处而得名。
  首先,“划剡县北乡、上虞南乡,另置始宁县”之说,不见于正史,亦未见诸于其他史料。所有记载明言为“分上虞立”或“分上虞南乡立”(见前《始宁考》)。
  其次,“三界”地名由来,“为绍兴、上虞、嵊县三县交界处而得名”之说,亦误。
  隋开皇九年(589),“废山阴、永兴、上虞、始宁为会稽县”(见嘉泰《会稽志》)。
  唐贞元元年(785),复置上虞县,原始宁县所属,仍归上虞(见嘉泰《会稽志》)。长庆元年(821),又入余姚县,次年更复置。(见雍正《浙江通志》及《上虞县地名志》)
  剡为古县,唐武德四年(621)“以剡置嵊州并析置剡城县”,九年,废,复为剡县。至宋宣和三年(1121)“方腊既平,七月丁卯(初五)诏越州剡县改名为嵊县(见嘉泰《会稽志》)。
  会稽县,自陈置县以后,虽时有合分,但一直存在,直至民国元年(1912)1月“奉浙江省军政府《关于调整县区,更改县名令》,合并山阴、会稽两县,称绍兴县(见《绍兴县志》)。
  按上述县的废与重置、县名变更来看“三界”的得名:以上虞县复置,为唐贞元元年(785)以后;以嵊县始名,则为宋宣和三年(1121)七月以后;以绍兴命名,更要迟至民国元年(1912)。以上来看,上述三界得名之说,均不靠谱。
  二、“二界”状态
  今嵊州三界镇,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二界”状态,具体又可分为三个时期:
  上虞与剡县交界期,东北以二十二都江为界;东与西以剡溪为界;东南以强口溪为界。即始宁置县以前(东汉永建四年,129以前);
  始宁与剡县交界期,分界同上,即始宁置县以后至废县,即东汉永建四年至隋开皇九年(129-589)间。也就是说,在始宁县存在期间历时460年。今“三界”并无“三界”的状态,故始宁县治从“槃”迁移至今三界时,此地尚无地名,我们不妨以“始宁新治”称之,以别于“始宁旧治”槃。
  会稽与剡县交界期:始于废始宁入会稽的隋开皇九年(589),至析会稽复置上虞的贞元元年(785),历时196年。仅以会稽替代始宁而已,二界状态未变。其间,唐武德四年至七年(621-624)剡县一度称嵊州(含剡城县)。
  三、“三界”状态出现与三界命名及三界含义的变化
  三界状态的出现,始于唐贞元元年(785)“刺史王密奏”即析会稽重“置上虞县”(见嘉泰志卷一)。时剡溪之东,二十二都溪以北(大体)归属上虞。以后,虽长庆元年(821),废入余姚;次年,又从余姚析出复置上虞的过程,但总体上属上虞未变。这样就出现了“三界”状态:本身属会稽,隔剡溪,东为上虞(或余姚),东南为剡县。
  从三界(会稽、剡、上虞)状态的呈现,至三界地名的出现,经历多少时间,地方志上未载明确切时间。今可见者,最早数日本僧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收入《日本佛教全书》。其于北宋熙宁五年(1071)五月九日,乘船溯剡溪上,抵“三界”(亦名临江)。14年后,《元丰九域志》(宋,王存撰,成书于元丰八年,1085),卷五已载三界镇为会稽县五镇之一。距三界状态的呈现已有496年;嘉泰《会稽志》卷四(成书于嘉泰元年,1201)亦载有“三界纸局”;万历《绍兴府志》(知府萧良斡修,张元忭、孙鑛篡,成书于万历十五年,1587)在卷一《市》中,既有(会稽)“三界市,在府城东南一百二十里。即汉始宁县址”;又有(嵊县)“三界市,在县北七十里”。而镇仅有“会稽三界镇,在府城东南一百二十里”的记载。这一自相矛盾的说法,为《清一统志》与康熙《会稽县志》所澄清。
  《清一统志》,系乾隆四十九年(1784)所修本,卷二九四,(三界镇)“旧属会稽县。明初,设税课局;嘉靖二十四年废。成化中,割属嵊县。”
  康熙《会稽县志》修于二十二年(1683),据《序》言:“会有诒纂《一统志》,合天下郡县,刻期三月,籍上春官。”在如此紧迫情况下,知县王元臣,不得不请董钦德、金炯在康熙十二年版县志的基础上补修而成。虽在卷一仍有“三界市”同万历府志的记载,但在同卷“第二十(缺一“五”字)都领图三;二十六都领图四(属嵊)”。在卷九《田赋志上·田》,又收入《归田考》、《收归嵊田》及《退归嵊田》各节,并全文转载了万历元年三月,知县杨节所立《归田记》碑全文。记述了成化八年(1472),会稽县丞马驯去二十五,二十六都征粮,“两都民抗之,自当道(注:知府洪楷)疏于朝,以两都……割于嵊,为嵊之五十五都,五十六都。”时割田二万八千四余亩(后嘉靖二十年(1541)归隐田五千亩;隆庆三年(1569)归隐田一百五亩有奇。)三界亦在其中。则自明成化八年始,三界属嵊,紧挨三界德政乡仍属会稽,故直至清代康乾年代,尚有会稽知县王凤采、彭元玮先后修建范湖(属德政乡)出口乌石滩的“王公闸”及“彭公闸”的事发生。据笔者1975年在嵊县三合公社蹲点时了解到,时成化八年后,会稽与嵊县分界在长桥(在范洋江干流之上),在桥上,也有绍兴郡城府河上“山阴不管,会稽不收”的事件发生。此段时间,三界为嵊县所属,东邻上虞,北近会稽的三界。
  民国元年,撤山阴、会稽两县,并为绍兴县,则三界仍属嵊县,且与绍兴、上虞毗邻,继续呈“三界”状态。新中国成立以后,依然如此。
  四、恢复“二界”状态
  1964年4月,绍兴县析汤浦区德政、八郑两乡归嵊县;10月,析东关镇及东关整区和汤浦区5个乡、富盛区4个乡归上虞。至此,三界已失去地理意义上三县相邻的状态,回归到“二界”状态:三界仍属嵊县,与上虞相邻。其后,随着上虞与嵊县撤县建市,则三界属嵊州市与上虞市相邻的“二界”状态,一直至今。
  结论:
  1.在唐贞元元年(785)前,今三界一直属于上虞县(或始宁县或会稽县),与剡县处于两界状态。在始宁县存在期间:汉永建四年至隋开皇九年(129-589);其后,属会稽县,一直如此。
  2.在唐贞元元年(785),又重置上虞县(一度并入余姚),属于会稽县的今三界地域,始处于会稽县、上虞县与剡县(嵊县)的“三界”状态。北宋熙宁五年(1071),日僧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已载有“三界”(临江);元丰《九域志》(1085)已载三界镇为会稽县五镇之一。
  3.明成化八年(1472),会稽县始割三界归属嵊县,但其仍与会稽县(民国始为绍兴县)、上虞县为邻,呈“三界”状态不变。
  4.1964年4月,绍兴县析汤浦区德政、八郑两乡归嵊县;10月,析东关镇及东关整区和汤浦区五个乡、富盛区4个乡归上虞。至此,三界已失去地理意义上三县相邻的状态,回归到“二界”状态:即三界仍属嵊县(今嵊州市),与上虞县(今上虞市)相邻,一直至于今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4 01:18 , Processed in 0.0661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