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回复: 0

重阳赴渔家渡村公益有感:初赴灯约,以心传暖(阮竹琴/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管理员 于 2025-10-31 16:41 编辑

重阳赴渔家渡村公益有感:初赴灯约,以心传暖


阮竹琴/文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作为医生,我曾无数次在诊室守护健康;但作为志愿者,这是我第一次踏上上浦渔家渡村的土地,赴一场由董国光先生“点亮一盏灯”公益团队搭建的温暖之约。当白大褂与志愿服的温度在此刻交融,我才真正读懂,公益的意义远不止“参与”二字。


抵达村落时,庭院里的红灯笼已悄然亮起,老人们陆续有志愿者搀扶进来,眼神里藏着对我们这些“新面孔”的期待。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贴近乡村老人的日常,也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点亮一盏灯”的力量——它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董国光先生多年来扎根基层,用一次次探访、一声声问候,为孤独的老人点亮的希望。我迅速拿出血压仪,像在诊室里那样细致地为每位老人检查,可当一位爷爷拉着我,絮絮叨叨讲起年轻时种水稻的往事,我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原来比起“血压值正常”的结论,他们更需要的是有人愿意听他们“多说几句”。这份意外的触动,是我第一次参与公益便收获的珍贵礼物。


活动高潮时,老人们捧着重阳蛋糕围坐在一起,红灯笼的光映在他们笑纹里,也映在我的心上。以往在医院,面对的是紧急的病情与紧凑的节奏;而这一次,时间慢了下来,我不仅用医术为老人筑起健康防线,更用倾听与陪伴,接过了董国光先生递来的“灯盏”。他说“公益是一群人的微光汇聚”,如今我终于明白,这微光里,有老人的期盼,有志愿者的热忱,更有每个“第一次”参与者心中,那份被点燃的温暖。


这场初遇,让我对“医者”与“志愿者”的身份有了新的理解:前者治愈身体,后者温暖心灵,而“点亮一盏灯”则让二者有了更动人的结合。未来,我愿带着这份初体验的感动继续前行,让每一次问诊都多一份温度,让每一次志愿都多一份坚定,在董国光先生开辟的公益路上,成为传递光亮的一员。


写于2025年10月28日
155531hg3126gjcgh3hz3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11-1 19:29 , Processed in 0.0435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