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回复: 0

7月12日丰惠盖北“关爱特困家庭”活动随记(经文清/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12日丰惠盖北“关爱特困家庭”活动随记


经文清/文




7月12日上午,我们走进上虞丰惠后山村、三溪村何岙、西溪湖村、盖北兴海村,看望慰问了4户特殊困难家庭,给这4户家庭送上我们的问候祝福和合计20320元的爱心款及价值1985元的生活食用品。

早上6点50分,我和董妹来到了团队办公室,一过7点我们俩坐董老师车 ,有活动一次也不落下的梁兄开着他装满慰问品的面包车还有我刚认的妹(陈小燕)一家三口,我们一行三车7人向丰惠出发了。


7点半左右到了丰惠,我们先去了后山村一个老兵家里,董老师前些天发过一篇叫“后山老兵的屋漏之愁”的文章,这老兵就是出生于1944年的章振宇老人,他告诉我说他1963年入伍,在南京当了4年兵,当兵的人是最可爱的人,他就是位值得我们尊敬的老兵。老人家有三间平房其中两间部分修缮过,灰瓦与红色琉璃瓦交错,像是岁月留下的独特印记。但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边上那间屋子,椽子早已漏穿,一角塌陷,全靠地面一根柱子苦苦支撑。我想凑近看看,有人在一旁紧张地连声提醒“小心”,生怕一碰那柱子,整座房子就会轰然倒塌。


从老兵家出来后,我们去了三溪村何岙,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当家中顶梁柱被病魔击倒,因病致贫、陷入困境的家庭,其不幸却有着惊人的相似。7月4日下午,我们“点亮一盏灯”前期走访小组顶着烈日实地走访了这户人家,真切地感受到了疾病给家庭带来的沉重打击。今天我们再次来到了山青水秀的三溪村何岙的何焕根家。何家的房子坐落在地势较高之处,沿着硬化的水泥路面,走上“之”字型的陡坡,那感觉就如爬了两层楼梯。今何焕根有事不在家,30岁的女儿卷缩在长椅上,会笑,能吃,她妈洗了水蜜桃给我们,说她女儿会说话,但很少开口,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清秀女孩,看着就让人心生怜悯……   


离开何焕根家,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丰惠西溪湖村任建强家。四年前,74年出生的任家顶梁柱任建强因大脑胶质瘤动了手术,本以为生活能逐渐回归正轨,可今年病情又复发住院……


最后我们赶往盖北,两个地方两重天,丰惠没雨,十点左右,我们来到了盖北镇兴海村沈家,盖北的天下着雨,像是在为这户人家哭诉。没进家门,一种压抑的氛围扑面而来,进门右边一侧,曾经搭过灵棚的痕迹依然可见,墙上贴着黄纸黑字的七单,格外醒目。两边墙壁上孩子们的奖状和全家的照片,显示着这个家曾经的幸福美满。


谁都无法预料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沈桂灿承包了一户人家的水电安装工作,今年6月27日下午,他在其中一个房间里工作着,突然,“嘭”的一声巨响,在另一个房间干活的泥水工听到声音后,急忙跑过来查看情况。他赶紧通知房东,并迅速拨打了急救电话。在医院里,医生们全力以赴地进行抢救,心肺复苏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可是,无论医生们如何努力,还是无法挽回沈桂灿年轻的生命。


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会降临到这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沈母眼含热泪表示对我们的感谢。我知道我们的劝慰很无力,我们的慰问也只是杯水车薪,“点亮一盏灯”只是一个民间组织,创始人董老师说得好:“现在的世界花花绿绿,五颜六色,到处是人造的风景和人造的热闹喧嚣,却少有人能伏下身体,看看脚下的土地河流山川,少有人走进乡村社区,看看具体生动的生活。有人在发现美好,也需要有人发现悲伤。我们是渺小的,我们是一群为了生活而奔波在骄阳下汗流如水的人,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也知道别人是谁。”


时间不会回头,生活没有如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现在,活在当下,过去的事交给岁月去处理,未来的事交给时间去证明。


2025年7月12日
155531hg3126gjcgh3hz3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5-7-14 09:40 , Processed in 0.042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