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1|回复: 0

嫦娥:仙人身份凡人情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6 07: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嫦娥:仙人身份凡人情性


来源:中国作家网 宁稼雨 




编者按:嫦娥因食长生之丹而成仙,那么,其成仙之前的凡人特征是否无从寻觅呢?与战国到两汉时期嫦娥故事的仙话化不同,魏晋唐宋的文人着力在仙人身份、威仪之外挖掘其凡人情性,由此,嫦娥形象日益丰满、亲民。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广雅出版了宁稼雨等著《涅槃:中国神话的文学之路》一书,展现了27个中国神话原型在文学道路上的再生历程。经出版社授权,我们特选发书中《嫦娥:仙人身份凡人情性》一节,以飨读者。




从战国到两汉神仙思想的兴起与神仙信仰的树立,为嫦娥神话的仙话化提供了契机,催生了嫦娥神话仙话。但是,关于两汉时期嫦娥神话向纯粹的仙话的转变,文献材料是非常有限的,就目前仅可见到的几则文字内容来看,对嫦娥窃药奔月的描述大都停留在只言片语的初创阶段,非常零散、粗糙和简陋,我们只能从“不死之药”中嗅出一点儿得道成仙的意味。一直到魏晋唐宋时期,文人才赋予了女仙嫦娥生气活现的多彩面貌。


其中,外在威势的表现,重在强调嫦娥荣贵的风度和华美的气派:


姮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东晋郭璞《游仙诗十四首》之六)


玉兔银蟾争守护,姮娥姹女戏相隈。遥听钧天九奏,玉皇亲看来。(五代毛文锡《月宫春·水晶宫里桂花开》)


嶰管声催,人报道,嫦娥步月来,凤灯鸾炬,寒轻帘箔,光泛楼台。(宋代赵仲御《瑶台第一层·嶰管声催》)


素娥睡起,玉轮稳驾,初离海表。碾破秋云,涌成银阙,光欺南斗。(宋代卢炳《水龙吟·赓韵中秋》)


赤松正与董双成,坐驾云 穷碧落。素娥海上来相迎,玉笙度曲鸾凤鸣。(宋代陈延龄《恩波桥》)


内在情性的展露,则重在描绘嫦娥欢洽的风神和宴乐的情态,以宋人诗词为例:


广寒已近,嫦娥起舞,天风动,摇丹桂。(韩元吉《水龙吟·夜宿化城,得张安国长短句,戏用其韵》)


半醉凌风过月旁,水精宫殿桂花香。素娥定赴瑶池宴,侍女皆骑白凤凰。(陆游《无题》)


昨夜姮娥,游洞府、醉归天阙。缘底事、玉簪坠地,水神不说。(葛长庚《满江红·咏白莲》)


仙桂扶疏秋复春,一天风露散氤氲。常娥自有长生药,相伴仙翁住月轮。(姜特立《平原郡王南园诗·清芬》)


素娥相望如招手,欲驾神车上月宫。(郭印《宿古峰驿诗四首》之四)


相比之下,宋人对嫦娥内在情性的描写,主要是通过嫦娥仙降临凡,主动落入人间并融入到世俗社会中来实现的:“碧潭烟敛琉璃滑,素娥乘鸾下天阙”(宋代缪烈《狮子岩》),“广寒宫殿路迢迢。试问嫦娥缘底事,欲下层霄”(宋代高登《浪淘沙·璧月挂秋宵》),“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宋代周邦彦《解语花·风销焰蜡》)。创作主体由此可以平视嫦娥,将她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完全视为普通人的举止。此时,仙俗不同的观念已经被打破,嫦娥终于走出了与世隔绝的仙境,进入到凡世与凡人交往。而褪去了女仙光环之后,嫦娥与作家之间的仙凡差距就逐渐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可以交往、可以互动的新型关系。


当面对这样一个真正的、彻底的人情化甚至凡人化的嫦娥时,宋代作家的创作笔调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不仅运用笔墨多侧面地表现嫦娥的人性人情,甚至将她视作能够戏谑、赏玩的对象:“嫦娥无语缩头何处坐,胡不开口走诉上帝旁?立召飞廉举其职,驱除拥蔽扬清光”(孙复《中秋夜不见月》),“谁能飞入月宫去,捉住嫦娥不放回”(郑獬《钱塘观灯》),“长庚初让月先行,不料姮娥也世情。趣驾冰轮渡银浦,乱抛玉李掷长庚”(杨万里《月中炬火发仙山驿小睡射亭》之四)。


在魏晋唐宋文人手中,嫦娥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由仙向凡的演变,仙的身份背景留给嫦娥的是举止行事上更为自由、更为开阔的空间,而凡的心思意绪带给嫦娥的是情感心性上更为丰富、更为细腻的表现,二者共同建构嫦娥多情而主动的仙性与人性交织的女仙形象。
155531hg3126gjcgh3hz3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5 13:32 , Processed in 0.0664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