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21|回复: 1

绍兴晚报:要让村里子孙后代 都记住这位好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23 16: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管理员 于 2021-3-23 16:16 编辑

1968年,新昌篾匠在上虞救火不幸遇难;
50多年后,两地接力找到救火英雄后人——
要让村里子孙后代都记住这位好人

王同琦和志愿者曾去张金彩父亲墓前祭扫,并拍了照片,带到宁波给张金彩(中)看。

  王同琦依稀记得50年前的那场火灾:当时他才6岁,那是盛夏时节,村里有房子着火,一位篾匠师傅扔下手头的竹筐,拎着水桶去救火,结果被着火倒塌的木料砸中,不幸遇难。

  救火英雄是谁?他的子女现状怎样?上虞区岭南乡立功村白龙潭自然村村民王同琦并不清楚,但他一直惦记着这位好人。从去年底开始,经过上虞、新昌两地的热心人共同努力,终于找到了救火英雄的女儿。


  村里发生火灾

  篾匠救火遇难


  去年下半年,白龙潭村家谱协会会长王同琦在收集整理本村家谱资料时,想把篾匠救火牺牲的事迹编进去,让村里的子孙后代能记住这位好人。

  “火灾发生在1968年,那时我6岁。当天,我和村里的小伙伴围在篾匠旁边,看他编竹筐,突然有人喊着火了,篾匠扔下竹筐去救火,后来不幸遇难。”但由于年代久远,救火事迹的具体时间以及篾匠的名字等,王同琦并不清楚。

  经过走访村里多位健在的老人,王同琦还原了整个救火过程:当年这位篾匠师傅是新昌人,每年盛夏都会到白龙潭村给村民编制竹筐,供秋收时盛稻谷用,但谁也不知道他的名字。1968年8月18日上午,有村民家中起火,正在附近的篾匠师傅听到呼救声,立即扔下手中的箩筐,拎着水桶赶赴现场救火。救火过程中,意外发生,篾匠师傅被一根倒塌的木料砸中头部,不幸遇难。

  “事发当天,我们村干部和村民满怀悲伤,抬着他的遗体,走了5公里的山路才来到集镇粮站,再叫来运输公司的小货车,把他送回了新昌老家。那是我们第一次去新昌,心里难受,也没问英雄的名字,当天就回来了。印象里,他的家可能在新昌县大市聚镇。”王新传当时是村里的会计,回忆往事,今年83岁高龄的他噙着泪花。


  锲而不舍走访

  终于发现线索


  去年9月,王同琦来到新昌图书馆和档案馆,希望能找到蛛丝马迹,但没有收获。“篾匠师傅的事迹感人,我一定要帮你找到他的后人。” 看着王同琦的执着劲儿,新昌图书馆工作人员王炎南坐不住了。

  从那时起,每逢周末,王炎南就前往大市聚,一个村接着一个村,走进村委会和老年活动室打听,踏遍了当地30多个村子,但一无所获。“可能篾匠师傅不是大市聚的,我得扩大寻找范围。”今年春节前夕,王炎南开始前往附近的小将镇打听。

  在小将镇集镇一家老饭馆,王炎南见店主有些年岁,便主动询问。“以前我们小将有不少篾匠师傅去周边地方挣钱,春节期间,我回村里打听。”店主热情地答应着。春节过后,王炎南得到店主传来的好消息:救火的篾匠师傅找到了,名叫张道禄,是新昌县小将镇中溪口村人。


  志愿者赶赴宁波

  慰问英雄后人


  王同琦立即赶赴新昌,了解了张道禄后人的情况。原来,张道禄救火遇难那年已56岁。当时,他的3个孩子,大女儿张金彩21岁,两个儿子均未成年。张道禄遇难后,家里失去顶梁柱,妻子不久后也去世。张金彩后来嫁人,两个弟弟则流落到江西。如今,张金彩已74岁,跟随儿子生活在宁波奉化。张金彩老人患有多种慢性病及阿尔茨海默病等,日子过得清贫。

  3月13日,上虞区“点亮一盏灯”爱心服务社志愿者发起了爱心活动,前往奉化看望张金彩,并送上3000元慰问金和其他慰问品。“我父亲走了这么多年,没想到你们还记得他。”面对志愿者,张金彩哽咽了。

  清明节临近,王同琦和“点亮一盏灯”爱心服务社志愿者计划为张道禄扫墓,并在村里重新刻碑,以纪念他当年的英雄事迹。

  记者 王晓宏 通讯员 任浩军 文/摄


2021年3月23日绍兴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23 16: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wb03XW03C323b.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4-27 07:35 , Processed in 0.0533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