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73|回复: 0

《至爱》作者讲述20年志愿服务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3 07: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志愿文学”作品《至爱》出版 作者讲述20年志愿服务故事
来源:光明网 | 李政葳  

中国步入新时代,蓬勃发展的志愿服务事业,也成为中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也是沟通城乡、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交流的重要渠道。“志愿文学”作为新兴的文学形态,反映了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为,并由此提升和完善人性、激励和鼓舞命运。

最近,一部“志愿文学”随笔集——《至爱——庆群谈志愿文学》出版。该作品是作者结合自身20年的志愿服务经历和志愿文学创作经历,撰写的一部随笔作品。文中通过30篇文章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她对“志愿文学”这一新的文学形态的品质、内涵、创作的特殊性,以及创作者素养要求等的深入理解。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成为当代中国青年喜爱和接受的精神时尚。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朝晖看来,中国志愿服务作为文化传承的现代最新成果,其所有文化基础建筑在儒家思想之上,而儒家思想最核心概念是“仁”。“中国的志愿服务是基于历史传承、家国情怀、青春激情为基础,是以自由意志、独立人格、无私奉献为精神内核的实践行为。”

志愿服务与家庭教育有哪些关系?张朝晖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要培养知书达礼的孩子。今天教育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孩子缺乏实践场景和实践载体,而志愿服务能够为家庭教育提供这两样东西。

“从实践层面讲,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一种方式、途径和手段。”《至爱》作者、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徐庆群认为,教育就是奉献和服务,也就是说,教育终极目标不是让人读了多少书,而是成长为一个真正想为社会、能为社会服务的人。“因此,志愿服务不是简简单单地做好事,它关乎人的灵魂、信仰。它是一种理想、信念。”

志愿服务是什么?徐庆群认为,其实就是分享。事实上,志愿服务是一种主动分享,最大特点是自愿行为,并且是一种快乐的分享。“志愿服务要从娃娃抓起,要给孩子植入一种志愿精神,还要贯穿于人生全过程。”

“志愿服务让我觉得人生有了方向。”从1999年开始,徐庆群就开始开展志愿服务,还到过全国十余省(自治区)的乡村采访志愿者,“在采访志愿者过程中,我又是志愿者,又去采访”。

为什么要创作“志愿文学”?徐庆群说,自己把目光一次次聚焦在需要爱和播散爱的人身上,在一眼望不到头的山路上、在城际的乡村夜晚里、在学校轻轻点点的烛光里、在每一位志愿者坚守的初心里、在西部孩子稚嫩却坚毅的脸庞上,都寻觅到了人世间最美的光亮。“其实,这就是‘志愿文学’的火种”。

提到《至爱》作品的取名,徐庆群认为,志愿服务帮助他人,一定是最高境界的爱;志愿服务是世间最大的爱、最大的善,是至爱、至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5 01:05 , Processed in 0.0860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