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1|回复: 0

写在长篇人物传记《阻击英雄沈树根》即将出版之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 0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寻访英雄的足迹——写在长篇人物传记《阻击英雄沈树根》即将出版之际


  2020年10月19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保家卫国70周年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个伟大日子的到来,《阻击英雄沈树根》一书采访组一行4人,在区老干部局、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支持下,历时半月,循着当年沈树根战斗过的足迹,驱车穿越了江苏、安徽、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等13个省市,行程8千余公里。受访者中既有沈树根在抗美援朝“鹫峰阻击战”中生死与共的通讯员,也有他任团长时才入伍后来官居要职的将军,既有他原部队的现任首长和战士,也有抗美援朝纪念馆的领导,等等。可谓收获颇丰,硕果累累。今天,在该书即将付梓之前,特将此次寻访之旅整理成文,呈献给大家。

寻访英雄的足迹

——写在长篇人物传记《阻击英雄沈树根》即将出版之际

顾志坤

  在英雄的老部队

  第一站,我们在沈老的老部下、曾任总参陆军航空兵部政治委员冯寿淼将军的陪同下,来到沈树根的老部队,位于西安临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83集团军某旅。该旅的前身就是赫赫有名威震敌胆的浙东游击纵队,它诞生于浦东,发展于浙东,转战于华东和中原,是一支唯一参加过三军联合登岛作战的陆战劲旅。自诞生以来,该部南征北战,经历大小战斗上千次,除浙东外,还先后参加了解放宿北、泰安、鲁南、莱芜以及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战役。1950年,该部入朝参战,先后参加了第二次、第五次战役。在著名的长津湖战役、黄草岭战斗中,该部作为主攻部队,以牺牲2600余人的代价给不可一世的王牌美一师以致命打击。曾经轰动世界的“冰雕连”的壮烈故事就发生在该部队,该部180团2连125名官兵为阻止美军逃窜,在零下三十几度的寒冷中坚守阵地,最后全连官兵以战斗姿势全部冻死在1081高地上。在战争年代,该部曾有9000余名革命先烈为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华东一级人民英雄”毛杏表、志愿军一级英雄毛张苗、沈树根、“模范营长”利少安、“模范连长”夏世富、“抗洪抢险硬骨头战士”张丙雷和“观杰中队”“沙家浜连”“尖刀五连”“政纪模范连”“叶挺连”等为代表的300多名战斗英雄、典型模范和60多个历史荣誉单位。现在,该部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现代化劲旅,雄踞在我国的西北,守卫着祖国的安宁。

  冯将军就是沈树根在该部当团长时从浙江接来的新兵,从当兵的第一天起,他就是在老英雄战斗故事的熏陶下成长起来,最后从士兵成长为将军。这次冯将军原本是去昆明疗养的,但听说我们要去他的老部队采访沈老,就把去昆明疗养的计划改成了临潼的陆军疗养院。在我们到达之前,他已早我们几天在临潼等着我们,并在我们到达临潼的当晚,与夫人一起专程来旅店看望我们。

  沈老的老部队对我们的这次采访是十分重视的,在从旅店出发去部队时,该旅蒋副政委和政治部马干事专程前来迎接,到达营区时,专门从数千公里外的训练场赶来迎接我们的政治部王主任等领导早已等候在门口。之后,我们在几位部队首长的陪同下,观看了该旅的宣传片并参观了旅史馆。在上下两层的展馆中,我们看到了多处与上虞有关的内容:观杰中队、许岙战斗、北撤会议、张俊升起义以及“鹫峰阻击英雄”沈树根等,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未曾见到过的军史资料、实物和图片。而稍感遗憾的是,我们此次行程中计划要采访的观杰中队,因远在高原集训,营区关闭,未能与“观杰中队”的官兵们见面。

  从旅史馆出来,笔者将随身带着的一本描写该旅的前身浙东游击纵队战斗历程的长篇纪实《突出重围》的样书赠给了旅首长。蒋副政委和政治部王主任要我签上名,于是,我在该书的扉页上写上:献给英雄的某某旅。

  离开沈老的老部队,我们继续北上,向齐齐哈尔进发,2300多里的路程,我们计划花两天时间赶到那里,因为,鹫峰阻击战今天唯一的幸存者、沈老当年的通讯员任玉山老人,正在急切地等候着我们过去。

  途中,我收到冯将军发来的短信:志坤同志,很高兴能在老部队与你相识,也很感谢你对传承浙东纵队精神的执着与奉献。没多久,蒋副政委也发来微信:顾老师,您梳理资料和还原历史的功力太厉害了,那么复杂的事情,人物交叉,时间重叠,矛盾冲突,您写得条分缕析,脉络分明,真是功力深厚,同类作品我也读过不少,很少有可读性那么强的,大赞。由此,我对您写沈树根的这部作品充满了期待。

  英雄的部下也是英雄

  经过两天的长途行驶,我们抵达了抗美援朝老战士、曾参加过鹫峰阻击战的任玉山老人的所在地:齐齐哈尔市。

  按约定的时间,我们来到了位于联通大道78号新世纪老年公寓的大门口,在进进出出的人群中,我们看到有一位腰板笔挺身着校官军服脚穿三节包头皮鞋的老人在不断朝外张望,不用问,我们就猜到这是任玉山老人。果然,还没待我们的车停下,老人就快步向我们奔过来。“欢迎,欢迎,早盼着你们来啊。”在热烈的握手后,我们来到了老人的家:一套朝南的养老公寓房。公寓房不大,但设施齐全,看起来很舒适。坐下后,老人就从里间拎出几只包,然后从包里拿出一沓资料和书籍,我拿起看了下,发现有不少是我从未见过的,很珍贵。

  正式的采访是在楼下的会议室里进行的,徐国权将他带来的全副“武装”如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都拿出来,武忠和周德潮在旁边给他当“下手”。老人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不仅思维清晰,且记忆力极好。他清晰地回忆起1950年底他入朝后第一次见到排长沈树根时的情景,他说:“当时黄草岭战役刚结束不久,3排伤亡很大,全排只剩下6个人,我们28个兵,有老兵,也有新兵,被补充到3排。那天排长把我们带到了排里,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排长,只见他个子很高,十分精神。说一口浓浓的南方话,有些能听懂,有些听不懂。”从排里老兵的口中,任玉山才知道排长在此前的长津湖战役和黄草岭战斗中曾多次立功受奖,因此,对排长十分敬佩。心想自己有一天,也要像排长一样,当个战斗英雄。

  不久,部队便有了新的作战任务,任玉山跟随排长,一路追击敌人,其间,他目睹了副班长老孟等战友在自己身旁壮烈牺牲的情景,也取得了击伤一个美军,然后将其俘虏的战绩。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就当他们在五次战役中胜利回撤的时候,上级来了命令,要他们停止回撤,在一个叫鹫峰的地方阻击敌人,为保证大部队的后撤赢得时间。就这样,3排34名干部战士在排长沈树根的率领下,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轮番进攻,沉着应战,坚守阵地3个昼夜,打退敌人13次冲锋,全排以伤亡4人的代价,毙敌300余名。战后,3排荣立特等功,排长沈树根被授予志愿军“一级英雄”及“鹫峰阻击英雄”的荣誉称号,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宴请,毛主席和周总理还在沈树根的笔记本上签了名。“在这次鹫峰阻击战斗中,我也立了三等功。”任玉山老人笑着说,“我是个新兵,可排长信任我,叫我当他的通讯员。那天,面对敌人疯狂进攻,排长一边用冲锋枪向敌人扫射,一边大声问我‘小山子,你怕不怕?’我对排长说‘排长,有你在,我什么也不怕。’排长大声说‘好,有种’。就在那天,我向排长提出了入党的要求,排长一听,边向敌人扫射,边对我说‘好,等战斗结束,我当你的入党介绍人’。”说到这里,任玉山老人哽咽了,眼泪在眼眶里转动着。少顷,他舒了口气说:“我是个农民的儿子,以前只听老人们说过英雄,可英雄究竟是啥样,没见过,自从跟了排长后,我觉得他就是个英雄,是个了不起的英雄!”

  采访任玉山,是我们这次“寻访英雄的足迹”活动的重头戏。整整3天,我们就窝在老年公寓的会客室里,听任老讲述69年前发生的那悲壮激烈的战斗故事……

  瞧,那就是英雄的鹫峰

  从丹东到集安,有几百里路程,因为路况不太好,开车需要五六个小时,那天雨又大,要不要去呢?大家说,去,一定要去!

  集安在新中国成立前叫辑安,是鸭绿江边的一个小集镇,镇上有一条铁路,直达通化。当年志愿军的9兵团,就是从这里跨过鸭绿江,直接参加了著名的长津湖战役和黄草岭战斗等。沈树根所在的20军60师179团也是从集安跨过鸭绿江。据有关军史载:20军过江时正好是冬天,鸭绿江上已经封冻了,数万人的大部队就是在铺着稻草和砻糠的冰面上过去的。这一点也得到为我们开车的一位当地出租车司机的印证,他说他的父亲当年就是赶着装满军用物资的大车,跟着大部队,从冰面上过江的。

  沿中朝国境线疾行,可看到集安段的鸭绿江江面最宽处约有上百米,最窄处也就几十米,当地老乡说这里还有一条“一步跨”,意即只要一步就能跨到对岸的朝鲜。我们曾停车去看了一下所谓的“一步跨”,的确只有十几米,但这地方地形陡峭,不宜于大部队展开和渡江。

  因为雨很大,江面上飘着浓重的雨雾,将江上的鸭绿江铁路大桥包裹起来,若隐若现。大桥现在已经弃用了,但弹痕累累长满着青苔的桥墩依然挺立着,可以想到当年有无数趟装满物资的夜行军列,在敌人照明弹的照射和敌机的扫射下从桥上飞驰而过的情景。

  从上游图们江下来的江水使鸭绿江的江面渐渐地变宽。我和国权来到桥墩下,拨开脚下的草丛,发现河滩上全是大小不一的鹅卵石,我拣起了一块,心想,在20军数万将士从这里集结过江时,这里的每一块鹅卵石一定会被沈树根和他的战友们的脚踩过。数十年来,这些被岁月打磨成各种形状的鹅卵石就一直匍匐在这里,一年、两年、十年、五十年——它们似乎在等待着出征将士的归来。然而,有的人回来了,有的却再也没有回来。想起这些,我的心里顿生无限感慨,历史有时总是充满着戏剧的色彩,69年恍若一瞬,69年又充满风云变幻。今天的世界,正以惊人的速度调整着人们的关系,改变着已有的格局。朝韩对话,一条三八线引起的历史裂缝正开始弥合,政要握手,剑拔弩张的半岛江山已呈现出温馨的气氛,这是和平的希望,是人民的愿望,更是历史的趋势。

  而唯有我脚下的这些鹅卵石,仍默默地等候在这里,固执而永久。

  从集安返回丹东的途中,我打开一份一百五十万分之一的朝鲜地图,这些天来,我一直想从有关地图中找到那个海拔922.4米的鹫峰。但是,尽管我买了多份地图和许多书籍,却怎么也找不到这个曾使敌人闻风丧胆的山头。然而,我又并不因此而沮丧,我想,虽然我们在地图上找不到鹫峰,但鹫峰却一定在那里矗立着,透过岁月的晨雾晚霭,眺望历史的崇山峻岭,我们分明看到了沈树根正带着全排战士在鹫峰上与敌激战,看到烈士在冲锋途中洒下的斑斑鲜血,看到鹫峰顶上那面迎风招展的胜利军旗……

  是啊,那就是英雄的鹫峰,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永不坍塌的和平祭坛。

  2020年3月1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4-19 00:32 , Processed in 0.04872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