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85|回复: 0

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帮流浪人员找到回家的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20 08: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心救助,抒写民政大爱

  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帮流浪人员找到回家的路


  这一年,多少次努力寻找,遭受各种“断片”阻隔,却依然坚守着帮助寻亲的信念;

  这一年,多少次努力甄别,埋头在比对信息库,却仍然升腾着永不放弃的希望;

  这一年,努力终有了回报,破茧成蝶收获美好,如愿换来一次次激动人心的团圆。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让流浪人员回家”成了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的工作主旋律,救助中心整个团队不断寻求新的工作方法,探索新的工作思路,通过主动出击开展街面巡查、与滞留人员不断循环沟通、今日头条人脸识别、失踪人员信息库信息比对、传销人员直接联系家属接领等方式,为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寻亲。

  在一次次碰壁后,彼此鼓励,重新尝试,又一次次努力甄别,找到亲人的那刻,救助中心工作团队的欣喜,一如流浪人员的亲人。他们开心地说,虽然过程艰辛,但看到那些久别重逢后紧紧相拥的情景,那些亲人对视潸然泪下的时刻,他们觉得所有的苦和累都很值得。

  2019年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帮助40多位流浪精神障碍患者走上回家之路,既减少了滞留人员存量,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深夜搜寻露宿老人

  “谢谢你们!谢谢!”“路上小心。”今年9月3日上午,区社会救助中心工作人员倪银强递给露宿老人王井凡一张去嵊州的客运车票时,王井凡老人激动地连声道谢。目送着老人进入客车内坐下,随后倪银强便放心地离开了。

  “这位露宿老人最早是有人在108社区上发布信息,说在下班回来途经文化广场附近时,看到有位老人铺着棉被在这里睡觉。”区社会救助中心主任徐家威介绍,这条消息发布时间是9月1日晚上10点多了,他们获悉该消息已是9月2日早上了,当天白天他们便去了网友所说的位置进行搜寻,但没有发现露宿老人踪影。

  9月2日当天,时不时来个暴雨倾盆,城区不少路段严重积水。为了让露宿老人能安全度过风雨夜晚,区社会救助中心主任徐家威他们一直没有放弃搜寻和等候。直到晚上10点多,露宿老人拿着铺盖出现了。

  据介绍,该露宿老人系流浪乞讨人员,思维清晰,起先他对救助中心提供的救助行动非常抵触,表明了“不要救助”,但通过救助人员耐心地劝说,并向他出示工作证,一直跟他说“救助中心是为你服务的”,老人才慢慢地消除了敌意,并最终接受了救助。

  后来通过进一步地了解,该位流浪乞讨老人叫王井凡,今年66岁,系安徽省宿州市人,于今年9月1日从宿州沿路乞讨到上虞,并露宿在文化广场对面大药房走廊下,已在上虞停留2天。

  当天晚上,区社会救助中心向该露宿老人提供了食宿,第二天老人吃过早饭,提出要去嵊州侄子处投靠,该中心工作人员便给他买了汽车票,护送他上车。

  “冒着大雨深夜街头救助老人,把他接回救助站,使老人不受冻挨饿,共产党员的典范。”“大水漫城的深夜,救助中心始终在路上。”“带回露宿老人,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面,为默默温暖这个城市的救助人点赞”……网友们看到露宿老人被成功救助并踏上寻亲路的讯息后,纷纷点赞区社会救助中心工作人员。

  中秋,流浪老兵踏上回家路

  “儿啊!终于找到你了。”9月9日下午4点左右,从千里之外赶来上虞寻亲的河北亲友团到达上虞百信医院,70岁的马兰亭见到了四处寻访一年多的儿子马洪斌时,喜不自胜,她动情地与区社会救助中心工作人员一一握手言谢,并向他们送上一面“爱心求助显真情,雪中送炭暖人心”的锦旗。

  今年52岁的马洪斌,是一名流浪人员。去年10月18日,他被沥海派出所巡逻民警送到救助中心,后在上虞百信医院治疗。

  治疗期间,该救助中心工作人员一次次向他探询亲人线索。“起初,他连名字也说不出;治疗几天后,他说自己是‘马洪斌’(谐音),‘家在河北保定东关乡’。”区社会救助中心工作人员黄先进说,他们去沥海派出所核查,因姓名是谐音,居然无法查询。

  今年3月19日,马洪斌又说家在石家庄第二印染厂宿舍,救助中心马上向石家庄救助站反映情况,但没回音;4月23日,再次询问马洪斌,他提供家的信息与上次一样,而石家庄救助站仍无回音,后来才知该厂宿舍楼早已拆迁。

  河北石家庄救助站、浙江救助寻亲群……一次次发布问询,一次次石沉大海,但区社会救助中心从没放弃过帮他寻亲的机会。

  今年8月26日,区社会救助中心主任徐家威又一次翻看马洪斌的查询档案,在比对多张户籍信息后,发现有张户籍信息上的头像跟他很像,户籍地址是石家庄市长安区某小区,他从城际分类网上查询电话,联系到石家庄市公安局,该局提供了马洪斌所在小区附近的青园街派出所电话。

  今年8月26日下午5点40分,徐家威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石家庄市长安区青园街派出所值班电话,与对方接线民警的信息居然无缝对接。

  随后,马洪斌与母亲进行视频见面时,激动地叫了一声“妈”。老母亲马兰亭热泪盈眶,感激不已。

  原来马洪斌是名退役军人。当年参军时,他仅15岁,母亲虚报17岁,小炮兵马洪斌退役回来,成为精神一级残疾的伤残军人,一直与老母亲相依为命。

  通过视频电话,老母亲马兰亭高兴得整宿没有睡觉。但开学季火车票异常紧张,马兰亭焦虑的心情,儿女们看在眼里。

  “快中秋了,早点接洪斌回家,过个团圆节。”9月8日上午11点,等不及火车票的马兰亭,由小儿子和侄子轮流当司机,从千里之外的河北石家庄,赶了14小时车程到上虞接他,并向救助中心送来锦旗。

  亲人相见,分外亲切。9月9日下午5点多,在亲人们的陪同下,河北流浪老兵终于踏上了回家路。

  久别重逢,兄弟俩相拥而泣

  终于找到你,还好我们都没放弃。今年9月18日,一对安徽的刘氏兄弟在上虞久别重逢,相拥而泣。这次暖心的团圆背后是区社会救助中心工作团队不懈努力的结果。

  2017年8月至今,两年余,对于一个丢失亲人的家庭,对于已经年过半百的安徽汉子刘师傅,是一种怎样的煎熬?是每逢佳节的独自黯然,是茫茫人海的苦苦寻觅,是攒着希望,迎面撞上失望,是找遍所有他出现过的监控,看着他消失在监控的尽头,消失在人海。

  万家灯火里,遍寻不归人。直到这个秋天,上虞救助中心,一个电话,带着弟弟的消息,出现在他的世界里。原来,有人也像他找弟弟一样,一直苦苦在帮弟弟找家人。失智的弟弟一直说自己是广西人,指纹比对,DNA比对,广西方向寻亲信息发布,各种努力,都石沉大海。区社会救助中心工作人员抱着一线希望,百般尝试,直到今日头条的面部识别技术,寻到一位安徽方向走失人员相似度极高,找到他的户籍资料,联系家人,竟然真是刘师傅走失两年有余的亲人。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携带着即将团圆的喜悦,刘师傅欣然奔赴上虞。在上虞区社会救助中心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刘师傅见到了久别的弟弟,兄弟见面,相拥而泣,潸然泪下。看着弟弟刚被救助的时候,瘦骨嶙峋的照片,再看看弟弟现在圆润的肚子,白胖的脸庞,哥哥笑了又哭。

  兄弟,是亲人,如同一幅完整的画卷,少了一个,仿若缺失拼图的一角。这一天,空荡的那一片,终于归位;一个拥抱,抱住了这个家的团圆。

  这一天,见证两次团圆

  今年9月23日,对于许多人而言,是再平凡不过的一天,而对于离家日久的老胡和老李,以及他们的家人而言,却是最特别的一天。

  离家10余年,患有精神疾病的老胡辗转流浪到上虞,在上虞区社会救助中心接受医疗救助,数年救助治疗期间,始终无法获取其任何身份信息。与此同时,妹妹胡女士一家,却经历着煎熬,四处找寻,派出所、周边几个救助中心,能去的都去找了,却并无老胡的踪影。

  今年9月,区社会救助中心通过今日头条寻亲,在失踪人员数据库内,由公安部协作警官查询后,提供相似人员资料,比对出了与老胡相似度极高的信息,让大家都特别开心的是,经过确认,这就是妹妹胡大姐一家苦寻多年的兄弟,得到消息的那一刻,正在吃饭的胡大姐,端着碗,手一直颤抖,激动不已。

  同样激动不已的,还有来自山东,在义乌工作的小李,父亲老李在他幼时,因为琐事刺激,导致脑部血栓,引发精神疾病,此后又因为烧炭取暖,一氧化碳中毒,致使其无法正常言语。自今年4月底离家,一直下落不明。

  数月间,小李辗转各处救助中心、派出所,做DNA比对,但始终没有老父亲的消息。直到今年9月,同样在区社会救助中心的努力下,小李收到了关于父亲的消息,迅速从义乌驱车来虞,接父亲回家,智力受损的老李,对着儿子,笑了。

  后记:其实,能重逢,不仅仅是由我区社会救助中心去寻找线索,同样也需要失踪人员的亲人们共同努力。在此友情提醒:家有走失人员的家庭,请第一时间前往公安机关留存DNA样本,或前往所在地救助中心,提供失踪人员照片求助,各地救助中心通过全国救助平台进行人脸识别,如果亲人在救助站接受救助,及时寻回可能会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4-19 21:12 , Processed in 0.0495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