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97|回复: 1

上虞日报:互联网+爱心,让草根团队造就知名公益品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1 10: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虞“点亮一盏灯”志愿者团队十年的初心坚守和创新探索纪实
互联网+爱心,让草根团队造就知名公益品牌


  这几天,上虞区“点亮一盏灯”爱心服务社的负责人董国光显得格外兴奋,因为再过几天,他所带领的这个爱心志愿者团队即将迎来十周年的生日。为了让这个特殊的庆生活动过得特别有意义,董国光与团队核心层成员们每天都费尽心思,紧张有序地筹措着每一个守住初心并且能够持续感召生命力的爱心项目。

  谈到十年间的风雨历程,董国光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这十年,要感谢的东西实在太多,但最要感谢的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正是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互联网+爱心这种特殊的载体,让“点亮一盏灯”这个草根团队在短短十年间成为享有盛誉的知名公益品牌!

十年点一灯 爱心接力凝聚慈善力量


  近日,“点亮一盏灯”的志愿者一行30多人再次登上海拔500多米高的丰惠镇燕河岗,共忆那盏灯被点亮的瞬间,共叙在燕河岗的无数次聚会,共商十年之后如何初心永存、继续前行。

  燕河岗,在每一位“点灯人”的心中,是如同井冈山一般神圣的存在。2009年12月25日,董国光一个人冒雪骑着摩托车上燕河岗,就做一件事,去给一名孤寡老人王松堂安装一盏电灯。风骤雪急,路面结冰,摩托车在陡峭的山崖上缓慢前行。安装好电灯之后,董国光写了篇名为《点亮一盏灯》的文章发到了网络上,和网友们分享这个小故事。就是这无心的小插曲,奏响了爱心公益的前奏曲,谁曾想,这出爱心大戏一年接一年,从不间歇。如今,低吟浅唱的前奏曲早已演绎成气势澎湃的大合唱。从一盏灯到万家灯火,转眼就是十年。

  “虽然有着十年之隔,但往事依然历历在目,2009年的那场大雪,那场冰冻,那一阵冷风,那一间破败的房子和那位老人。以及装好灯后拉下开关,白炽灯发光的瞬间,仍然镌刻在我的心头。”十年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董国光感慨万千。“组建‘点亮一盏灯’团队后,我从36岁干到了46岁,一生中最美好的芳华都沉浸在了这十年岁月中。”

  王松堂的房子是原燕河岗小学的课堂,三年前王松堂去世以后,临近坍塌,团队理事们个人出资对房屋进行了原貌修复,平整了道地,砌了台阶和小池,建好卫生间,并在房屋周围种了6株银杏和桂花树。“这里是我们‘点亮一盏灯’的发源地,只要‘灯’还点着,这里就是我们‘点灯人’的‘井冈山’。”董国光在最近一次赴燕河岗的活动中这样说道。

  这十年,很多无形的、有形的、善的力量、爱的力量推动着董国光和他的团队。“从我到整个团队,我们的脚步再也没能停下来。从帮身边人到整个上虞,再走出绍兴,到浙江省内,又出省到四川甘孜州,甘肃兰州,云南大凉山、红河,河南信阳、南阳,新疆阿克苏……”翻开团队的大事记,董国光如数家珍。

  “从只有我一个人发展到了3800多名志愿者,光今年团队就新加入了近200名志愿者。从最初的不被理解甚至歧视,到现在‘点亮一盏灯’网站被评为浙江省网上文化家园示范项目,团队被评为全国百佳志愿服务组织。十年前,我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今天这样的成果。”

  生命如灯,大爱似火。2009年至2019年,董国光带领志愿者们十年点一灯。作为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公益组织,十年里,董国光和团队管理层始终致力于通过“互联网+爱心”这一模式,将社会慈善力量凝聚起来,成为一个经久不衰、善作善成的公益品牌。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信息平台可快速、广泛地将身处困境、危境、绝境者的遭遇生动地展现在你我眼前,让你我情不自禁地为其不幸抱以同情,进而慷慨地施以援手。”董国光表示,团队自建立以来一直以网络为基础,在互联网特别是上虞新闻网的助力下,团队公益的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场景化,在“互联网+爱心”深度融合下,人人公益、随手公益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十年磨一剑 共同尊崇爱心公益文化


  “纵使只能尽绵薄之力,我们依然热血沸腾。”这是每一位志愿者的真实写照。只有自带春风、才能予人温暖。团队日益完善和壮大,这背后凝聚了无数志愿者的心血和付出。

  十年来,团队注重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爱心公益文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你的困难,我来帮助;我的资源,大家分享”的理念,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将爱心事业传承下去。团队内,不但好心人事业薪火相传,而且得到爱心雨露的“好二代”不断茁壮成长。这种爱心公益文化,不断感召着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融入团队,一起携手传递爱、播撒爱。

  “记得6年前我和团队志愿者‘随风’‘连长’一起去小越一家窑厂拍照,无意中发现一位窑工的女儿,手被开水烫伤,无条件医治,手掌皮粘连在一起,手指不能伸直,手掌不能张开,只能始终握挙,这样下去,日久势必造成残疾。”当时新加入的志愿者邱忠海回忆道。过了几天,“随风”“连长”两人亲自送去了5000元钱给这位窑工,并且专程送父女俩去专科医院治疗。最后还留了电话,叮嘱他们有困难继续联系,这位窑工千恩万谢,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点亮一盏灯’团队使我受益匪浅,深刻领悟到人间的真情、爱心、良心和善心。使我找到了心灵的驿站和生命的安处,队友们充满着阳光、积极、乐观、宽容、感恩的心态感动了我,我感觉自己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乐趣。”正是因为亲身感受了志愿者们的一次次善举,让60多岁的专业摄影师邱忠海义无反顾加入了这个爱心团队。

  “点亮一盏灯”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职位高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他们带着一颗初心,一起共同行善。

  当志愿者的救助金及时送到贫困学子手中,孩子们清澈的眼里燃起了希望;当走进一户户孤寡老人昏暗的家中,帮助打扫、整理,点燃的爱心让老人们的脸上和房子都亮堂起来;一个个帮扶对象因为团队的介入,愁苦的脸舒展开笑脸……

  如今已成为团队一员的邵佳卿,曾经也是一名被团队帮助过的幸运人。2011那年,体弱多病的她因为家庭变故的打击,失去了语言功能。得知这一情况的团队志愿者带着她去医院治疗,并在住院期间经常前去探望,让她倍感温暖,逐渐好转。

  如今,邵佳卿已回归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也会跟着其他团队志愿者参加一些活动,“点亮一盏灯”教会了她如何面对挫折,也教会了她怎样去传递爱心。“我始终没有忘记接受帮助时许下的诺言——成为像你们那样的人。”

  志愿精神可以概括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在团队最年长志愿者俞匡章老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这天,“央视新闻”公众号在报道全国各地9位默默奉献的志愿者时,如此介绍上虞区“点亮一盏灯”爱心服务社志愿者——“最美老太太”俞匡章:97岁时决定做志愿者,99岁生日时,她把亲手织的99顶帽子捐给了需要的人。

  2015年2月,在99岁的生日来临前,俞匡章跟随“点亮一盏灯”参与了“情暖竹乡,梦想点灯”活动,一起为大山深处长塘镇篁村小学102个孩子圆梦。老人把辛苦织就的帽子、围巾、手套等织品送给了学校,亲自上台为孩子们戴好帽子、挂好连线手套、围好围巾。活动结束后,老人说,“明年100岁,我要织100顶。”

  此后,老人一发不可收拾,经常积极参加团队各类活动,为了更好地编织围巾、帽子,她还专门去做了白内障手术。

  今年,老太太已经102岁高龄,但仍在公益道路上孜孜不倦做着分内事。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今年已经95岁高龄的团队志愿者陈绵武老先生,多年来,他坚持写作,自费出版后将著作无偿赠送他人,为众多喜爱阅读的人们送上了一份份精神食粮。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团队里的志愿者很多都像“连长”、“随风”、俞匡章、陈绵武那样,默默无闻、不记个人名利得失,与素不相识的弱势群体交往,送去一份份温暖和一片片爱心。

  “他们都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这么多年对我个人和对团队的信任来自于哪里?我认为来自于团队的账务公开、透明!才让我们经得起考验,最终凝聚在一起。这是我们最有底蕴的东西!”董国光坦露心迹道,做公益慈善一定要公开透明。在“点亮一盏灯”网站上,有一块财务公示板块放在醒目位置,点击进入可以看到,团队接受的每一分捐赠和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注明时间、地点、用处,写得仔仔细细,毫无遗漏。甚至有的市民捐赠了一块钱,也都详细记录在内。

守住初心 方能行稳致远砥砺奋进


  一晃十年过去了,“点亮一盏灯”从一棵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每一颗爱心就是一片有旺盛生命力的树叶,这些树叶在温暖的春天给贫困孩子带去希望,在炎热的夏天为无助的人们抵挡烈日,在萧瑟的秋天为孤寡老人带去丰收的果实,在寒冷的冬天给绝望的人们捎去春的希望。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点亮一盏灯”十年来做过的好事成千上万,帮助众多弱势群体走出困境,扭转颓势,带去希望,也成功改变了一个个公益人的人生观。日复一日,志愿者们不是走在“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的路上,就是在做出发去爱心路上的准备工作。每位志愿者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付出与表达,去唤醒身边更多人的善念,唤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与包容,用绵薄之力将温暖的爱散播在周围。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团队日行一善,让整个社会更多了一些温暖、关爱和正能量。

  志愿者们的写照也正如团队“点亮一盏灯”LOGO一样充满正能量。标识总体基调采用火红色、绿色两种色调。绿色象征生命力,火红色象征团队以火一样的热情温暖着受助对象。

  “公益组织能够茁壮成长的关键之一是人才、人心。”董国光介绍,团队的3800多名志愿者,形成了涵盖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志愿者队伍网络,为上虞区公益慈善创新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十年的时间可以改变许多事、许多人,我因为认识了董国光先生,成了‘点亮一盏灯’团队的一员,受益良多。从一开始的不愿抛头露面,到后来的坦然接受,在思想上有了传播正能量的意识。”志愿者俞金梅是团队的一位老资历成员,十年来与团队的点点滴滴仍记忆犹新。她从一个人献爱心到影响身边的朋友一起参与;从前期走访后连夜写好求助文章到为需要帮助的人筹集到一笔又一笔的爱心款……她说:“团队要想走得更远、做得更好,需要大家的坦诚相待和守住初心,让我们共担责任,发挥各自的特长,用行动来传递我们的爱,让‘点亮一盏灯’照亮万家!”

  “回望这十年的路,盘点爱的足迹,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感激,对‘点亮一盏灯’的明天和未来充满了信心。”董国光表示,这信心源于党和政府的支持,源于区委宣传部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支持,源于区融媒体中心的支持,源于社会各界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的帮助!源于团队所有志愿者们的团结向善!这感激,源于志愿者们在这十年中无私的付出和奉献,源于志愿者们的家人在背后的支持和理解。

  十年,对于这个团队来说是一段很长的路。一路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只有融入团队的人才能理解和体会。正是秉承着这份无私奉献的公益精神,才使“点亮一盏灯”行稳致远、走过十年,路上充满了温暖,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充满了蓬勃的正能量!

  近年来,在“点亮一盏灯”团队的影响和引领下,上虞其他公益社团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每一位“点灯人”秉承唤醒公益的初衷,用行动去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参与公益事业,随着慈善氛围日益浓厚,上虞也越来越成为一座公益之城,爱心之城。

  董国光说道:“未来,网络社会组织将会承担更多的责任,我们一定要记住自己为的是什么,守住自己的初心,坚定自己的信念,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弘扬志愿精神,去帮助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


董国光个人简介

  绍兴市上虞区“点亮一盏灯”爱心服务社负责人董国光,中共党员,原先是上虞棉纺厂的一名普通下岗工人。

  十年前,他无意中帮一位孤寡残疾老人安装了一盏电灯之后,萌发了开展网络爱心公益活动的念头,开始组建“点亮一盏灯”志愿者团队。在他的引导和带领下,“点亮一盏灯”从一个不为人知的草根团队,成长为全国百佳志愿服务组织之一。

  董国光个人曾荣获浙江省好网民、浙江省道德模范、浙江慈善奖(志愿服务)、浙江省十大筑德人物、浙江省杰出志愿者、中华十大信义人物等荣誉和称号。

  “点亮一盏灯”团队简介

  绍兴市上虞区“点亮一盏灯”爱心服务社由下岗工人董国光创建于2009年12月,系民办非企业单位,纯民间网络公益组织。团队致力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慈善理念传播。活动形式丰富多样,灵活机动,注重随缘而为,雪中送炭;顺势而为,帮困解难。

  截至2019年11月,团队公益足迹遍布浙江省内外,组织发起了6800多次公益活动,受益人超9000余人次,结对学生388人,联结善款超过1000万元。加入的志愿者已有3800多人,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团队已在诸多幼儿园、小学、初中、大学分别设立了志愿者基地。在云南、河南、四川、甘肃、新疆、贵州设立了志愿服务实践基地。

  团队荣获全国百佳志愿服务组织。“点亮一盏灯”网站曾获浙江省网上文化家园示范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1 10: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7594913196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4-23 20:28 , Processed in 0.0546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