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22|回复: 1

乡贤文化融入城市血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5 07: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乡贤文化融入城市血脉


  新乡贤回归的上虞实践

  我区凝聚乡贤力量助推高质量发展

  记者 冯洁娜 文

  记者 刘 盼 魏新宇 摄

  美术大师桑火尧将破旧毛竹房改建成国际标准的艺术馆;桥梁专家贾丽君迈上双层巴士为家乡杨梅代言;海归博士陈功祥担任引才大使为上虞招贤纳士……饮水思源,胡马依风。新乡贤回归,是情怀的号召,更是上虞发展的坚强力量。

  近几年,“新乡贤”作为一个新名词脱颖而出,“新乡贤文化”已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作为中国乡贤文化之乡,我区将“新乡贤文化”转化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正能量,努力做好“乡贤回归”“基层治理”“新乡贤培育”三篇文章,用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打造属于乡贤文化的升级版,有力推动乡贤文化由研究挖掘向传承发展深化。

乡贤文化融入城市血脉

  夏夜晚风,位于曹娥街道的乡贤文化广场人气正旺,华灯与临街路灯相互辉映,人们来到这里,休闲娱乐。乡贤赋、乡贤歌、乡贤文化小品、乡贤雕墙,偌大的广场处处展现着乡贤之风。“政府直接把乡贤文化送到家门口,让我们不出小区就感受到浓浓的文化味!”家住广场附近的德济苑社区居民孙伟娣说,内容丰富的乡贤文化广场和乡贤馆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乡贤文化,接受乡贤文化教育。

  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乡贤文化广场就像一扇窗,推动上虞乡贤文化由室内走向室外,教育引导市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实现乡贤文化全面融入城市建设。

  上虞素有“江南名士之邦”的美誉,先后涌现了王充、魏伯阳、谢安、马一浮、经亨颐、夏丏尊、经叔平、胡愈之、何振梁、谢晋等名贤硕彦,走出了竺可桢、徐光宪、陈梦熊、钟群鹏、曹春晓、景益鹏等两院院士。

  早在2001年,上虞就成立了全国最早的民间“乡贤”文化学术社团——上虞乡贤研究会,挖掘整理了3000余名上虞乡贤资料。2015年,上虞被中国伦理学会授予“中国乡贤文化之乡”的称号。

  “新乡贤”,在上虞已不是一个新鲜词。“爱乡楷模”张杰,“百姓喜爱的好书记”杭兰英,“点亮一盏灯”发起人董国光,乡贤文化的“持灯者”陈秋强,以及离土不离乡的“杰出虞商”李柏祥、王苗通、顾永祥等今贤形象,家喻户晓。

  在全国10个城市建有虞商联谊会,在香港和台北等地建立上虞同乡会,各乡镇街道均有乡贤研究分会,各村(社区)都有乡贤传承基地,20多所中小学以乡贤命名,58所中小学建立乡贤研究会少儿分院……乡贤文化已融入上虞百姓生活。

  怎样让一代一代的年轻人考取大学之后,能够愿意回到上虞,愿意根植于这块土地?从2017年开始,一场以老带新、以贤传贤的新乡贤培育“青蓝工程”成为优秀准大学生离乡求学前的“标配”活动。他们在著名乡贤勉励下,庄严宣誓不忘家乡、报效国家。

  “虞山舜水,是我家乡;孝德贤风,予我滋养;千里将行,山高水长;报效祖国,增荣乡邦;谨以宣誓,永志不忘。”正如这庄严宣誓,上虞正以老一辈乡贤带出新一辈乡贤的形式,通过面对面交接,手把手传递,心对心承诺,使乡贤文化、乡贤精神深植于年轻一代的精神血脉,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乡情汇聚感召游子归来

  乡贤文化是一条人文的河流,只有吸纳更多的乡贤和乡情,不断汇聚新的血液,这条河流才能生生不息。

  每年端午前后杨梅成熟时节,即使工作再忙,上海同济大学副教授贾丽君总要准时回到家乡,做起上虞二都杨梅的代言人。在她的记忆里,杨梅的滋味就和团圆一样,缠绵难忘。“我是上虞驿亭人,家乡的杨梅是我心中不变的牵挂。” 今年杨梅节期间,贾丽君还走进上海双层旅游巴士,宣传推介家乡好杨梅。这不仅是虞籍乡贤的浓浓乡愁,更是乡贤回报家乡的一片热忱。

  为了凝聚更多游子,让他们带着心头那份浓浓的乡情归来,我区将乡贤联络联谊工作列入区领导的一项重要工作,每位区领导联系挂钩在外重点虞商、乡贤和虞商联谊会。近段时间,绍兴发展大会、上虞创新创业大赛等招商推介活动一场接着一场,吸引了不少虞籍乡贤带着项目回到家乡。去年,我区又出台浙江省县级市中力度最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条新政,以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吹响人才集结号。

  两年前,因为我区举办的一场创业大赛,在美国多年从事应用微生物研究的陈功祥博士开启在家乡的“二次创业”。一同带回来的,还有一项高精度医用耗材项目。“上虞是我的故乡,也是创业项目落户的第一选择。如果能凭借我的所学为家乡发展尽绵薄之力,那将是我莫大的荣耀。”去年11月,陈功祥还被区委区政府聘任为引才大使,他在现场表态,将尽全力推介上虞优越的营商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来上虞创新创业。

  得知家乡正全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曾在美国硅谷打拼的陈越猛博士最终选择回到上虞,建立起数据库研发中心、医疗设备生产基地等,将最新研究的国产机器人设备替代进口进入心脏介入手术领域的高科技项目落地上虞,为家乡产业发展助一臂之力。

  各乡镇街道也把乡贤联络作为主要内容,每年召开各地虞商联谊会,定期走访乡贤、虞商,加强联谊联络。甚至各村也纷纷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各类乡贤交流活动,让乡贤共同出谋划策,共话经济社会发展。

  盛夏时节,崧厦镇祝温村,白墙黑瓦的文化艺术馆在绿油油的稻田边显得尤为醒目。几年前,这里还只是6间用毛竹等材料搭建成的农业设施用房,由于时间久远,濒临坍塌。为了让村里的资源发挥更大效益,村党总支书记杭兰英找到乡贤桑火尧,请他把把脉。桑火尧是中国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在他的一手操刀下,破旧房屋成了村内国际化的文化艺术学习交流平台。杭兰英说,桑火尧就像“火种”,未来将吸引更多艺术家入驻,促进艺术与当地生产生活相融合,激活乡村资源。

  要出发旅行网创始人兼CEO丁根芳博士利用自身行业优势与互联网资源,默默地为家乡推介“四季仙果”,为上虞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尽力。“上虞有好山好水,正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这与‘要出发’周边游不谋而合。我们将在上虞推出自己的旅游产品,进行乡村旅游联合推广。”丁根芳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虞新乡贤正携项目、资本、科技等回归,助力家乡经济社会建设发展。近3年,全区引进回归资金已超百亿元。乡贤、虞商积极参与工业产业项目、服务业项目、乡村振兴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许多新乡贤更是以成立基金、捐资捐款的方式助力家乡教体事业及公益事业发展。目前,我区由乡贤出资的公益基金有180余个,本金18亿元,被外界称为“上虞基金现象”。

乡贤资源助推乡村振兴

  乡贤,多是饱学之士、贤达之人。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有奉献精神的乡贤,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治理。

  在我区,一个颇具特色的 “乡贤资源人才库”正越来越庞大,一大批资历深、阅历广、威望高、经验丰富的新乡贤正不断加入乡村振兴队伍。

  炎炎夏日,群山、竹海、溪流让陈溪乡虹溪村的雪花谷民宿格外宁静质朴,上海、杭州和宁波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两年前,村里第一个走出大山的大学生王炜荣,从上海回村投资500万元,将废弃20余年的茶厂改建成了高端民宿。“我还将引进文创产品馆、美术馆、网红餐厅等多元化业态,形成以民宿为核心的村落式集群,让更多村民不再靠天吃饭。”王炜荣对未来充满信心,他选择回归乡村以守望者的姿态打造梦想。

  在十几公里外,丁宅乡南野农庄,从北京回乡的王园园同样怀抱梦想。“我要带领丁宅乡的果农走上生态种植的道路,进而带动周边乡村共同致富。”王园园信心满满,前不久,她接过了丁宅四季仙果休闲协会会长的接力棒。“我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农业之路变得不再‘听天由命’。”王园园说。

  丰惠镇三溪村“青梅坊”内,乡贤周成灿开发的20多个青梅延伸产品,正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丝丝清凉。前不久,三溪村被农业农村部纳入“夏纳凉”系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的3大景点之一,被重点推介。

  这个人气旺盛的“旅游村”几年前还是个“封闭村”。20多年前, 三溪村乡贤率先引进青梅种植技术,带领村民致富。前几年,乡贤助力拓宽青梅销售渠道,解决村民卖难。再到如今深度挖掘青梅附加价值,发挥青梅功效。有了乡贤力量,三溪村民在这片大自然馈赠的肥沃土壤上,打响了自己的“梅”品牌。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村里,越来越多的乡贤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乡贤们对家乡发展的热忱蔚然成风,大家或热心捐赠,或担任乡村社区“参事”,出点子,谋发展,引领文明乡风。

  永和镇项家桥村乡贤叶庆均专门请团队开展“乐和家园”乡村治理模式探索,出资500余万元投入村河道整治;丰惠镇西湖村乡贤调解工作室的马庆田,打出了“马到成功”的基层调解品牌;小越街道小越村乡贤调解室的袁善定,也是乡贤参与基层治理的典型。“乡贤治理”已成为我区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和助推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

  依托区乡贤研究协会,全区已设立9个乡贤文化研究中心,组建20个乡镇街道乡贤分会、228个村级乡贤参事会,吸收乡贤会员8615名,聘请乡贤顾问685位,形成了乡贤研究会到乡镇街道乡贤参事会和村级乡贤参事会的三级联动,进一步理顺、加强了社会基层治理工作格局。

  民警是特殊的乡贤。我区在全国首创“乡贤治理·乡警回归”基层治理模式,引导广大民警发挥职业优势,常回原籍地乡村看看,协助农村基层组织和驻村民警做好相关农村警务工作,当好村级“安全小管家”。

  趁着双休日,交警老陈回到老家梁湖街道皂李湖村,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驻村民警、乡贤开个碰头会,了解近期村里的情况。这也是该村最基层的警务单元。

  像这样“1名驻村民警+1名回乡民警+N名乡贤”的“1+1+N”基层警务单元模式已覆盖我区各乡镇街道,有效推进基层治理“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全区已有700名民警回原籍地担任警务工作指导员,并整合17个行业调解组织、吸收720位乡贤调解员、52位律师调解员等社会治理的“同行者”,切实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5 07: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syrb2019081400003v01n.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4-23 20:49 , Processed in 0.05805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