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2|回复: 0

新周刊:虞舜贤德润百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7 09: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虞舜贤德润百官
2018-07-16 16:02   掌上绍兴原创[size=1.6]
绍兴日报-掌上绍兴客户端见习记者 於泽锋
位于上虞区中部的百官街道,系上虞区政府所在地。曹娥江挨着街道西侧自南而北顺流而下,丰沛的资源,孕育了丰富的物产。在历史上,舜为避丹朱而来到百官,也正因此,百官龙山脚下的这块土地,文明的序幕才徐徐展开。自秦赢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上虞置县始,百官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上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到唐长庆元年(821)县治迁于丰惠,百官前后共有846年作为上虞的县城而存本立世。1954年,上虞还治百官,百官街道自此揭开发展的新篇章。千百年人文积累,形成了独放异彩的百官文化。时至今日,当我们翻看百官的历史,虞舜贤德依然是百官人民精神内核所在,而百官如今的商业文明,要从百官的渡口文化说起。
百官来朝
千百年前的百官如何,早已不得而知,或许它仅仅是江浙沿海的一个普通的滩涂,一座龙山遥立其上,先民为躲避洪水,栖山而居。和越地别处一样,零星的群落文明慢慢铺开。

上虞,因华夏民族先祖舜的到来,文明的进程得以加快,而原先只局限于龙山脚下方寸之地的百官,也因舜的到来,成为百官迎圣之地。自秦始,百官成为上虞治所之所在。

上虞、百官之名的由来,皆与舜有关。传闻,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娱乐,故曰“上虞”。“上”指的是舜,“虞”通娱。舜至上虞,“百官从之”,“县北有百官桥”,百官也因之得名。


尧舜时代,用人唯贤。尧为了选继承人,征求公众意见,大家推荐舜。尧对舜的贤名早有所闻,决定禅让给舜。但尧之子丹朱不服借故兴兵作乱,舜为了不使社稷滋生乱相,决定让位于丹朱,带着家人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到南方,选择了一处地方定居下来,该地也因舜隐居于此称隐岭。隐岭位于百官龙山的南边,背山面水,风景秀丽。

舜初来百官,百官一带还是不毛之地,“九地黄流乱注”,一片荒凉景象。他筑庐垦荒,带领地方原住民合力治理水患,同时将中原一带较为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礼仪带到这里,文明的种子在这块处女地上始得薪火相传。


舜在百官传播中原文明,开发农业,整治水患,教习礼仪。与舜同朝为官的官员因看不惯丹朱的骄奢淫逸,更思念舜的为人与作为,结伴来到上虞,敦请舜执掌朝纲。百官们看到舜治理下的东南小陲屋舍俨然,鸡犬相闻,民风纯朴,社稷清平,更加感慨丹朱的暴戾无道。舜召集文武百官聚会于此,筑“明堂”以习文,建“教场”以习武,治下一派和谐盛况。

上虞境内涉及虞舜的古迹、地名遍布各处。纵贯全境的曹娥江古称舜江,东汉时因孝女曹娥投江寻父的故事而改今名,其主要支流至今仍称小舜江。其他与虞舜相关联的史迹,除古有的百官桥、大舜庙外,今仍存有舜井、舜帝岭等。

其中百官桥,又名“舜桥”,有“天下第一桥”之称。据明万历《上虞县志》记载:“舜桥在龙山麓,原桥早废。”古桥虽已堙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百官纷至沓来,思贤崇德的盛况,仍为后人所传颂。

百官大舜庙,曾伫立于百官上堰头,共有三殿,气势恢宏。第一殿祀舜帝,第二殿祀后稷,第三殿祀四岳。

大舜庙前有三宝:舜井、重华石、戏台,可惜毁于战火。如今的舜井位于龙山北麓上虞宾馆内,为1984年重建,由著名书法家费新我题名。

现龙山之南,隐岭不远处,有一地称舜帝岭,其背枕龙山,前面是滚滚不息的曹娥江水,为上虞人民纪念虞舜之所在。

舜的到来,推动了百官的文明进程,同时也给百官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舜在位39年,天下之事无不亲力亲为。其谦廉孝悌、廉洁自律、刻苦耐劳、勤政爱民、知人善任的优良品格,深植于上虞百姓心中。

百业昌盛
百官最早以“渡口”闻名,其便捷的交通优势亘古有之。这个渡口,便位于今舜帝岭下。因舜的到来,百官来朝,这一方渡口所在地,便有了名称,称百官渡,其存名至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

清代诗人桑调元在《渡百官江》一诗中写道:“雨雪连朝迷客渡,涂泥一尺困牛车。莫嗟行路难如此,好就津头卖酒家。”客船冒雪前行,盘算着在渡口喝上一碗热乎乎的老酒。百官渡,就是在这样的迎来送往中,拉开百官发展的序曲。

百官商贸繁盛,旧县志以“百官市”、“百官街”冠名,系上虞最早“十三行市”之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百官是典型的江南古城,依山傍水、小桥流水人家。百官街(即现在的解放街)中间当时有一条河,俗称街河,沿河两侧都是店铺。大小商号,鳞次栉比,什杂、百货、米行、菜市、金店、药堂,理发的、箍桶的、刻印章的、制白铁皮的、开酒店饭馆旅社的,应有尽有。因为中间是一条河,可通小船,两侧街道不过一条扁担那么宽,旧时也称扁担街。


百官街的街路都用青石板铺就,宽2米左右,两侧临街建筑全是青砖灰瓦纯木结构,一般两层楼高,楼下店面,楼上住人。每到早市开张,街上人群摩肩接踵,商铺店堂内声声叫卖或讨价还价,茶楼酒肆里行令猜拳或小二唱喏……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逢年过节,老街更显得热闹。连绵街面屋后面则是道地挨着道地,台门对着台门。一路走去,都是那种青石板路。河支着桥,桥连着街,街牵着巷,巷衔着弄,即使是小弄里面,也住着许多人家。一声咋呼,家家都听得清楚。

百官街命运的真正改变是在1958年,当时政府决定把街河填平,改成了今天可以见到的宽阔的解放街。这条解放街后来一直是上虞城区的主要商业街。


百官当时最热闹的地段就数上堰头。上堰头就是今天的龙山路一带,是百官早先人口最稠密、商贸最发达的区块。这一区块集聚了当时上虞人民政府的许多重要机构,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上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龙山路、解放街交织起百官古街巷弄的繁荣昌盛。随着上虞行政中心向城北新区转移,曾经辉煌的上堰头虽逐渐失去了往昔的繁华,却沉淀出一条颇有味道的老街巷。

如今的百官,商业区主要集聚在人民路两旁和城北商业区。今横贯百官老城东西的人民路,在20世纪80年代初,也是一条街河,后来填平之后,便成了今天开阔的人民路。现如今,这条人民路已成了继解放街之后最热闹的另一条商业街。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人口的增长。百官城区人口,上世纪50年代初不足5000人,如今已达25万。

百官悠久的商业传统,于当下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2008年,上虞提出打造“浙东新商都”的目标,百官利用交通、商业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其作为“浙东新商都”的核心,地位不断上升。

百家齐放
千百年来,虞舜文化在上虞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广为流传,百官作为首善之地,文脉更是昌盛,与此同时,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各种思想的交流传播,为人才的诞生,创造了无限的可能。

在百官的近现代历史上,诞生了众多文化名人,陈氏兄弟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陈梦家、陈梦熊出生于一个上层知识分子的小康之家,父亲陈金镛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也是中国基督教事业的开拓者,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基督教教育与文字出版事业。

良好的家庭出身,为后来陈氏兄弟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兄弟俩一工一文,在各自的领域,创造了杰出的成就。


陈梦家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著有诗集《梦家诗集》《不开花的春》《铁马集》等,其16岁开始写诗,193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便一举成名,闻一多、徐志摩都对其赏识有加。

陈梦家的诗,清新,朴实,又具有象征,令人难忘。如: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他看见春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一朵野花》)。

1934年至1936年,陈梦家在燕京大学攻读古文字学,后来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于古史与古文字的研究。撰写了《殷墟卜辞综述》《西周铜器断代》等学术著作。

陈梦熊,是我国著名水文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为中国水文地质事业主要创始人之一,曾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文地质编图方法和统一图例,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2009年6月,92岁高龄的陈梦熊回故乡谒祖,心中挂念的,便是其6岁那年,随父亲回乡时坐轮渡的百官渡。百官的这一方渡口,串联起天南海北,送迎游子,同时也迎接四海宾客的到来。


百官不仅诞生了陈氏兄弟这样的杰出人才,在其他领域的人才也不胜枚举。中国儿童心理学和幼儿教育研究的开创者、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出生于百官茅家弄,被誉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现代著名作家谷斯范也生在百官龙山脚下,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

著名乡贤金清扬,为虞籍旅港人士中的佼佼者。他先后捐资为上虞人民医院购置救护车、建造城区公路、建造春晖中学体育馆、建造金清扬中学,为上虞的经济文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这些年,百官弘扬虞舜文化,科教文卫事业长足发展,欣欣向荣。2017年,由浙江华通控股集团捐资1亿元,总投资1.67亿元的华通体育馆落成,成为上虞投资规模最大、单体规模最大的体育场馆。文艺演出、大型展会、国家级重大体育赛事等精彩纷呈,百官的文化建设在向更高台阶迈进。
主政者说
百官街道党工委书记许国华:百官街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经济发达。山水互融的格局,得天独厚。上古时代,舜会百官,带来了文明与进步,其德其才,一直滋养着百官这方水土,百官才有了顺治通达,百业昌盛的局面。在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今天,无论是百官的人文建设、还是经济社会事业建设,都应该秉承优良传统,内外兼修。今天的百官人民主动拥抱大湾区时代,踏上发展新征程,共谱百官新篇章。
风情园
龙山胜景
龙山是四明山的余脉,是百官的一座名山,龙山山脉蜿蜒曲折,自南向北伸展数十公里,似巨龙腾舞,气势壮观,其山脊直泻曹娥江边,状如蛟龙汲水,故龙山又称龙头山。山上有龙王潭、龙王庙、龙王堂等众多古名景,舜大隐于此,其后葛洪、谢眺等名人也曾在此隐居。

明代诗人陈震曾作《赋龙山》咏赞:“龙山插晴昊,秋色染芙蓉。叠嶂丹青裹,奇峰紫翠重。更无人落帽,言有客扶筇。抚景归来晚,枫林带醉容。”

龙山是百官文明的发源地,曾经的越地荒流横行,上虞先民们正是依靠龙山这一块高地,才得以繁衍生息。

龙山主峰北侧,有革命烈士陵园,其中安葬着1944年3月在驿亭镇徐家岙战斗中牺牲的战士以及1945年5月渡江解放百官时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共计11位烈士的忠骨和遗物,是绍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除此之外,我国著名茶叶专家吴觉农及其夫人陈宣昭、著名儿童文学家金近的墓也都位于龙山。

如今的龙山,周围已是楼盘林立,商贸纵横,龙山成为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一处不可多得的胜景,是天然的生态公园、天然氧吧。
地名说
舜避丹朱 百官从之
百官街道历史悠久。《水经注》引《晋太康三年地记》云:“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百官之名亦由此而来。

在南朝孔灵符《会稽记》、《晋书·地理志》及明万历和清光绪的《上虞县志》等古籍中,均有类似的记载。百官境内,舜迹遍布各处,有百官桥、大舜庙、舜井、舜帝岭、明堂弄、大教场、骑马石、仇亭等,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古迹今已不复存在。而舜在百官的传说,仍不绝于街巷陌弄,广为流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4-16 12:23 , Processed in 0.0495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