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66|回复: 0

前村杜家重教兴学故事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31 14: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赵国良
前村杜家重教兴学故事多


  曹娥街道前村村旧时属会稽东关,新中国建立后的1954年划入上虞,称上虞县东关镇前村村,七年前又因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前村村才归属于曹娥街道。这个处地江南水乡、四周环河、极普通的乡野农耕小村,自明朝年间杜敬员入居后,秀读拙耕,在会稽邑声誉突起,前村杜家成了少见的文化之族,书香之邦。

  元至正年间,北宋名臣杜衍(祁国公)十三世孙乡一公,由会稽杜家堡(今属嵊州)迁居会稽之陈巷(今中巷、徐家塘),陈巷杜氏四传至杜敬员,始迁东关前村,居前村西廊焉。

  前村,俗称前村头,宋时为富盛乡积下里。元、明、清时为十三都。杜敬员,因苦于原居陈巷之经常遭受海潮冲击,维系艰难而来到前村。他“生而厚重,不好弄,性聪慧。经史千家勾元提要,下至山经地志,星命卜筮堪舆诸家,言无不涉。而又勤于理家,拓其生业。” 立志“千秋弓冶具体,而微正圆满。” 始把重教作为“立村之本,兴邦之源,”举请塾师,兴学风气蔚然成习。从而渐次形生出一种恭敬执弟子礼,在村道中见有塾师过来,则退立路侧,行礼问候先生,方才继续前行的村风。

  自此往后的近百年间,前村造就出3位举人、2位进士,贡生一批。时七世,杜氏就在村前建起祠堂,把重教兴学作为族规立举在祠堂。

  《会稽东浦(关)前村杜氏家谱》有载:前村杜氏至七世共派生十支,但仍共祭先祖于一个祠堂。建在南岸头,占地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宗祠有祭田祭簿,立有祭祀规章。各房宗亲捐有义田1200亩以及山林,族中七世以后之子孙,置办义塾蒙塾,创办弃婴堂、义药居,“无老而鳏,无少而游,无臘腊而唬号,无溽暍而呻吟者”。专项开支如“增祭费、葺祠费、培塋费、度岁费、御暑费、备歉费、助昏费、劝学费、厉行费”等各类费用。

  首修家谱中又有《词义田规条》:词田以祀先、义田以恤族、塾田以造士。《三世祠义田规条》也明确义田的支配为修祭、葺祠、饩贫、优老、备歉、助婚、赙丧、劝学、崇行、输徵十个方面内容,并在词义田收益的总分配量上表明“十之二用于恤族者,十之八而宗塾。”足见杜氏祖先对后人的教育培养十分的关注与用劲。把重教兴学作为全族大事,没有半点的软性。似若当今村规民约,谁也不能违反。真正孕育出良好的读书氛围,“昼读史传宵研礼经,务为有用之学”“执一卷兀坐斗室。四嗣君旁坐,朗朗作达旦吟”“观其塾见学者勤勤然”,“延师课读,修脯必丰”场景随处可见。

  后支派繁盛,始呈各处分居。杜如鏊(1635—1683 )字济之,号芝川,康熙辛酉年(1681年)始迁居府城草藐桥;杜氏乾七房养初公三支屏派,(富字行)十二世孙杜藩英(1664—1733) 始迁伧塘(今长塘);又有迁徙于东关集镇上。这些移住他乡的杜氏后裔,重教兴学的纽带仍紧紧维系于一起。每每岁时祭扫,各处杜族会撑着“五瓦”大船,相聚于前村宗祠,实施交流、祭拜活动。

  此年间,杜氏着手开办规模式塾。据载,清中期十五世杜煦等族中精英牵头,分别在草藐桥杜家台门内苏甘廊中厅、前村董溇底、长塘上埠头老杜家台门,统一设立族中义塾,所有费用统一由族中义田开支。

  杜煦(1780~1850),原名元鼎,字春晖,号尺庄,晚年自署苏甘居士。嘉庆十二年(1807)与弟春生同中举人,官至内阁中书。会试下第后,即弃职归家,淡泊名利,致力于搜集经史子集和编辑校勘刻印乡邦文选。广为社会公益事业,捐置义田,用于救灾赈济,置办义塾、蒙塾,创办弃婴堂,义药居等。

  至光绪间(1875-1908),族人又将三处义塾分别改设为杜氏一小、杜氏二小、杜氏三小。在当时尤为乡村,使其宗族子弟,接受文化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确乎意义不凡。

  晚清,为迁居他乡的支派同宗同样享有教育优惠。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增修《会稽东浦(关)前村杜氏家谱》,木刻活字本十二册十二卷,对其中的《劝学》条例的相关类目又十分清晰表述:

  一、经塾费。延师须品学兼优,於孝廉明经膳堂中详访音请,每岁修膳一百二十千文,薪米油茶在外。其塾内生徒,不论贫富,柴米俱向塾中支给,其床褥茶蔬听其自备;极窘者亦酌量资送柴米之外,膏火茶茗内,司事亦逐次送给;俱立簿记明到塾日期,以便查核。立司事一人,即以塾中生徒为之,勤谨朴厚者每岁辛费十二千文,闰月加送。凡入经塾生徒,其后或授经设帐,或徙馆更师,不由过犯而出者,应得龙门款项减半赠送,惟贺赙一款,未入泮者已出塾与族人同。

  二、蒙塾费。蒙塾在乡者,始于际华公,未及置产。今城乡分两所,乡蒙塾岁支修膳一百千文,薪米油茶在内;城蒙塾岁支修膳五十千文,薪米油茶在外,杂费另行开销。师宜请本籍茂才,或童试前茅者,惟衰年轻年不请。捐田房董事、掌租,至亲不请,同宗不请。其塾内生徒,完篇者送入经塾,又附惜字费,每岁四千,备分送族中,字篓暨雇人收焚之用。

  三、考试费。凡业儒家寒者,院试佐寓费一千,入泮佐册费十千,省试佐寓费五千,会试佐路费二十千,县、府试正案五十名内者,佐册费二千,俱由董事支付。其族人未经入塾者,遇岁、科,生童应闭幕试,听其塾中作寓,司事亦供柴米油茶,非应试而欲借塾作寓者,一概辞却,以专课业。

  四、龙门费。凡经塾生徒入泮而家寒者,赠薪水费岁十二千文,以纾其内顾之优;亲在加赠旨甘费岁六千文,以申其孝养之志,按季同给,俱以入泮十年为限;限外给崇行款中儒餐费。凡经塾生徒入泮者,不论已进未进,姗送婚费十千文,无子续娶者照数送,有子者罢送,领义田助婚费送者罢送;丁艰赙资十千文,承重者同妻丧减半,领义田赙丧费者减半,以体恤之;凡经塾入泮生徒,有家道殷实无须前二项者,别赠买书费岁十千文,以奖励之;通以入泮十年为限。

  综上“劝学”,堪比当今“义务教育”与“奖学金”之类的条款,保证本族子弟不管富家还是贫户一视同仁,重教兴学措施十分规范,“有规可依,执规必然。” 尤为第四点的“龙门费”。让人看到是前村杜氏培养教育子孙的希望所在。所以前村杜氏历来名臣辈出。据《会稽东浦(关)前村杜氏家谱》载,杜氏族宗有进士7人,举人13人。这是一个直得使人欣慰的数字。这些有功之臣对前村杜氏祖宗,仍归族认亲不变,每到族聚之要事都自觉赶去前村杜家祠堂,参加祭祖之礼。甚或时至民国早期,也照理沿行。

  前村杜氏成为会稽望族,精英多多。

  前村杜氏二十世裔孙杜宏祥按族谱和其它相关史料,整理了科举提名录以及七品以上职官汇总两份表格。据他不完全统计,前村杜氏乾七房、乾八房、乾九房、乾十三房后裔,仅任县官职级以上清代官员包括上至翰林编修杜联在内就有100多人,近现代的杜氏名人更多,如时人视为与吴昌硕齐名篆刻家杜泽卿、迁居长塘支乾七房后人我国著名科普学家杜亚泉、辞书编纂家杜就田、知名辞书专家杜晓庄等知名人才。这里也不能不提及晚清至民年间对绍兴教育作出卓越贡献的杜海生。

  杜海生(1876~1955),杜海生自幼聪慧,少年中举,致力研读儒学。清末国运日衰,他毅然放弃科举,追求以教育救国济民。光绪二十九年(1903)与何豫才等44人发起成立绍兴教育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赴日本考察教育,带回数十种日本先进办学思想及日文教育书籍,回国后受聘任浙江省咨询局议员、浙江省咨询局教育组审查员。宣统元年(1909)创办山会初级师范学堂,任监督。宣统二年(1910),兼任绍兴府中学堂代理监督。他广开贤路、广招人才,同年9月聘请鲁迅先生为生物学教员兼监学(教导主任)。辛亥革命前夕,杜海生广交革命党人为友,把革命党人的革新思想融入他的办学理念中。辛亥革命后,为北京政府教育部教育会议议员,浙江省民政部教育科科长。杜氏子弟中,这颇多各领域精英,就足以说明良好的教育,对优秀人才的培育的重要程度。

  前村,从当年杜敬员到此“荷叶地”后,先民一直在农耕之际重视子弟的教养,把办塾作为立村之本,兴邦之源,清中期前村杜氏有支系去了绍兴、长塘、乃东关镇上,但读书求进仍以一种纽带紧紧把大家维系于一起,并蒂莲发扬,成就卓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6 13:41 , Processed in 0.0602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