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92|回复: 1

上虞日报:清代董久大经商考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3 10: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董国光
清代董久大
经商考略


  清代上虞上浦渔家渡村出了大名鼎鼎的传奇人物“董久大”,“董久大”三个字现在来说,是陌生的。对七十岁以上的上虞人来说也只是历史碎片式的了解,甚至绝大多渔家渡人也只能说出个支言半语,以为“董久大”是某一个人。其实“董久大”并非特指某一个人,“久大”是渔家渡人董篑山创办的做茶叶蚕丝生意的商号名称,因为姓董,就俗称“董久大”。

  “董久大”的代表人物董篑山和董金鉴不仅是清末杰出的商人代表,更是在清代绍兴古籍收藏印刷和民间慈善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的一笔,特别是慈善事业上,惠及数千万的小舜江子民。一百多年的时间过去了,“董久大”已经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传奇,可惜他的事迹少见史籍。

  董篑山,字庆章,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农历十一月。父董明泰,祖父董丹植。曾师从徐七、王昌绪、杜莲衢。跟裘家岭的李镜湖学过珠算。去桑盆村做过私塾老师。董篑山聪明好学,写文章很有才气。参加县试和府试,多次名列前茅,但参加院试总没名次。迫于家累,放弃了继续读书应考,一心从事农业与经商。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时,董篑山家族遗产田仅有十九亩,前后三十四年间,共举办吉凶大事十八次,拖欠下三四百缗的债务。一家老少仅靠教书和种田,不足以养家过日子。以往种田都是六七十亩,这年,董篑山种了一百亩。收获的米(每亩)差不多有二石。当时每石米值五千。春天,夫人吴氏养蚕的收益也比较好,数十年的债务,一下子就还清了,并且还有了积余。

  咸丰三年(1853年),董篑山想到山里的柴价格便宜,就和族兄董一桂合作,由他出资,董一桂到杭州出售。到来年春天,赢钱七百千。就按约定,以三七分成。这样做了三年,年年都有丰厚的收益。

  咸丰四年(1854年),小舜江种桑养蚕日益繁荣,蚕丝行业蒸蒸日上,这年四月,董篑山开始收丝、贩丝。

  咸丰十年(1860年),董篑山与徐葆枫、宋芙峰在绍兴府横街开设了“悦来丝行”。广东商人吴南皋运丝经过绍兴,被捐局扣住。董篑山认定吴南皋这人可以信赖,主动坐镇到吴南皋的客栈中,独自承担吴南皋的丝捐事宜。自此吴南皋与董篑山成为挚友与生意上的合伙人。

  同治元年(1862年),董篑山和吴南皋合伙做丝茶生意。店名“久大”。当年董篑山去湖州买了四十包丝再卖出,获利丰厚。

  同治元年(1862年),董篑山在宁波设立茶栈。当时,绍兴、宁波两城做茶叶生意的只有两家。宁波是姜庆成,绍兴是董篑山。

  同治二年(1863年)秋天,董篑山与田润之、王雨芗合伙,在东关镇开设了“镒源钱肆”,聘请金积山任经理。第二年,把“镒源钱肆”从东关镇迁到了绍兴城内中正弄口。

  同治三年(1864年)董篑山考虑到本乡人谋食艰难,就在渔渡村设立茶栈,借此为乡民开拓些生计。董篑山在各地设茶栈运贩茶叶,总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适宜的行动,不局限于一个地方。

  同治四年(1865年)绍兴地区蚕丝丰收,价格低廉。董篑山收购了二百包,将这批蚕丝经宁波运往上海。当时甬江发大水,各商家被洪水阻滞,不能出行,上海的蚕丝价格因而大涨。董篑山将蚕丝运到上海,每包获利一百金。

  同治四年(1865年),战乱之后,田价很贱。绍兴县张、余、王三姓,共有上虞田九百亩,每亩价格是十一个银元,董篑山全买了下来。

  同治五年(1866年)八月,董篑山生病,停止做茶叶生意。董篑山和胡硕庵、张广川、田润之,在绍兴新河弄租用房屋,合伙开设了“德和”当铺。聘请蔡嘉木担任经理。光绪元年,张氏提取股本退出,光绪十年,胡氏也提取股本退出。当铺归田、董两姓合开。

  同治十一年(1872年),董篑山与田润之在杭城合开“镒丰钱肆”,聘请沈某当经理。沈某经营不善,第一年就已经亏损,假称赚钱。第二年批量买进蚕丝,耗费一万金。第三年做买空卖空生意,耗资更多。于是决定停业。除蚀去本金外,再折价出售余货,损失二万余金。田氏认亏万余金,董篑山认亏万余金。

  同治十二年(1873年),董篑山与胡硕庵在上虞章家埠租用张氏的房屋,合伙开设“同和”字号当铺。

  光绪四年(1878年)正月十五,董篑山患肝病去世。

  董篑山去世后,“董久大”的事业由养子董金鉴接班。董金鉴,字镜吾,一字竟吾、偶仁,号肖篑,别号小舜江渔隐。兵部员外郎职衔国学生,是董篑山胞弟董南山长子,生于咸丰九年(1859年)三月。同治三年(1864年),出继给董篑山当儿子。董金鉴师从徐葆川、俞心田、沈翼心。自奉极约而见义勇为。暇日喜刻书,遇有古本不完者,必再三钩校之。

  光绪六年(1880年)八月,董家与徐莲舟、徐芷珊在汤浦合开当铺,取名“泰和”。董家占四分之一股。

  光绪七年(1881年)旧设的镒源钱庄,合伙人王氏抽走股本离去,改“镒源”为“镒康”。到光绪十年年底关门停业。

  光绪十一年(1885年)八月,董金鉴与田润之合伙在绍兴笔飞弄开设“明记”钱庄,聘请镒康钱庄的王九皋当经理。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明记钱庄暂停营业,八月重新开业,改名“加昌”,聘请蔡洛卿当经理。

  董金鉴后来对上海江南造船厂、马尾造船厂等投资失败,资金链出现问题。民国十一年(1922年)董金鉴在上海寓所逝世,享年63岁。董金鉴去世后,“董久大”家族的竟、笵、琛三房进行了分家。当时,“董久大”在上海、杭州、绍兴、宁波、章家埠等地都开有钱庄、当铺等,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这个时候又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接班人接手,管理乏人,店铺的代理人想出各种办法,浑水摸鱼,中饱私囊,店铺纷纷败落。像民国二十年(1931年)开设于绍兴新河弄的德和当发生火灾被烧一空。民国三十年(1941年),开设于章家埠的同和当被抢。在汤浦镇开的太和堂药店,由于久大人自己不参与经营,盈亏全有代理人自说自话,连年告亏,同年关门了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0: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syrb2018050300008v01n.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3-29 02:14 , Processed in 0.05365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