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47|回复: 0

何家力建四合院而今辟为文史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0 07: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炳尧 史济荣
何家力建四合院
而今辟为文史馆


  丰惠镇政府二号楼,原系虞籍沪商何五良的产业。

  上海开埠后,宁、绍两地的富商凭借着地理优势和勤劳聪明,在上海的各行业经营发展迅速,颇具规模,钱庄业也因而行情看好。为招揽客户,宁、绍两地商户常抱团经营,生意上相互照应,被称之为“宁绍帮”。何五良世居上虞县城,幼时家境殷实,聪明好学,成年后随父赴沪,先在钱庄“跑堂”,后独立经营,成为宁绍帮的一分子。

  何五良经营钱庄业后,深得其父在生意上的真传,又长袖善舞,交结甚广,生意日趋兴隆,可谓盈利丰厚、财源广进,至民国初年,已步入在沪虞籍富商之列。

  1926年,已完成财富积累的何五良,在县城腹地距城隍庙不足百丈处,购置杂地两亩,着手建造新居,就是今天仍保存完好的“二号楼”。

  民国时期的建筑已渐渐摆脱了中国传统方法的桎梏,风格上逐步融入西方建筑的长处。何家大院虽仍沿袭江南传统的砖木结构为主体的模式,但已在大门、窗户的设计中整合了以木裙板与玻璃相结合的中西合璧格式,门窗雨篷采用圆拱形,开启也抛弃了二开式的建筑传统,引用西方新颖的活动式四开、六开格式,窗门的制作也引进内外双层的形式,外层为木质百叶通气窗,内窗均配以玻璃。此举既保留了空间开敞的视觉效果,又凸显出重视室内采光、空气流畅的新作派。

  何五良四合院坐北朝南,三间正屋呈一字形排列,七柱四屏,每间宽4.2米,深13.2米 ,正屋檐廊下、四根合围立柱与二楼走廊屋檐相连,楼下走廊宽2.8米,石板铺地,正厅、边厅的六开式活动大门和六开式双层窗。每间25根方型杉木楼板搁栅,室内地面均以四方青砖铺设。所用之建材都十分考究,合抱粗的笔直云杉据传均从南洋购入。

  二楼走廊为走马楼式,廊宽2米,与厢屋相互贯通,木质扶栏,屋面横梁粗硕,椽面便砖青瓦,东首荷叶伞式山墙高高耸起,显现出淳朴、厚重的江南乡土气息,但又别具一格。

  左右两侧各为与正屋同高的二层楼房,东西两旁各设厢屋五间,每厢5根立柱上下贯通,楼下走廊宽2米,石库式的台门建于左侧前方,高两丈有余,二楼走廊与正屋同宽,木质扶栏与正屋相连。前后窗门均设内外双层,后墙设有渐进式平行窗台。铁皮檐沟,方形落水管,与地入排水暗沟相连接。

  主楼与厢房中间有个大天井,长宽相等,各为13米,一式的青石板铺地。新居落成后又在天井前布置有浓缩版的西湖十景,这在当时十分罕见。人工湖水用小电动水泵从前院的水井汲取,又从湖边设一小渠排出,流入地下排水沟,湖内假山堆出的“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巷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十大景观栩栩如生。

  整幢宅院呈现着高雅、富贵和新颖。将江南美景点缀于庭院中,在中式建筑中吸纳、糅合进西方建筑的元素,粗犷中不失细腻与畅亮,平面构图却又极具立体造型,这些都充分显示出主人的艺术修养和兼收并蓄的开放思想,同时也反映出主人财力之充裕。

  何五良新居建不久即逢战乱,又因在沪放不下生意,所以何家人并未入住。该宅院先被国民党杂牌部队新编第3师第88田岫山部“借”用,后成为国民党政府办公房。新中国成立初的上虞县人民政府就设在这里,“西湖十景”被拆除。1954年10月县政府迁移百官后,这里先后为城关大社、城关区委、丰惠区公所办公驻地,1992年上虞撒扩并后成为丰惠镇政府二号办公楼。

  2012年,为拯救丰惠历史文化,再现干年古县城的古韵,丰惠镇政府投资320万元,将“二号楼”改造成“丰惠文史馆”。文史馆分序厅、四大展厅和结束厅六个部分,以古城、风韵、人物、新貌为主题,布展面积1800平方米,充分运用情景再现、实物展示、影像播放、图文并茂等多元化表现方式,较为全面地还原和记录了一千多年来上虞的前世今生。

  丰惠文史馆在布置过程中,注重展览与保护古建筑遗存的二者结合,保持建筑内外原貌不作变更,使之成为一处记录上虞历史文化、再现千年古县城风韵的重要地标建筑和“知我上虞、爱我丰惠”的教育基地。如今文史馆里每周开放3天,不断有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丰惠的历史人文景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3-28 23:19 , Processed in 0.0493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