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11|回复: 0

又到大糕飘香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6 08: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燕子客
又到大糕飘香时


  在我的家乡上虞,特别是虞南地区,印着福禄寿喜红字的大糕(又叫印糕)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大糕也是毛脚女婿去丈人家必备的礼物,俗称“望端午”。端午节未到,男方就早早地定做几十箱到百余箱印糕送给丈人家。然后丈母娘挨家挨户去给亲友邻居分大糕。大糕收了,亲事就算是定了。

  我对大糕最初的印象,来自父亲口中的一个传奇式人物。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样子,老家丰惠渔门村,有个水尧老师的爹叫夫焕的,饭量大如牛。爹囡俩上山下地去,中饭装在饭篮里,能压弯铁耙。

  有一次,夫焕去蒿坝卖柴(蒿坝地处曹娥江边,国道沿线,是当时物资的集散点)。蒿坝街上有一家大糕店。那时的大糕远比我们现在的大、厚,一箱十六块。裹着胡桃肉的豆沙馅儿能填很多。刚出笼的大糕,细白的糕身,红红的剔透表皮下可以看到亮晶晶的猪油浮在沉沉的豆沙馅儿上……

  夫焕咽着口水自言自语道:这大糕,放开肚皮吃,我能吃一箱,嗯。

  旁边一个陌生人逗他:我不信!侬若真能吃一箱,这大糕我请了。

  夫焕翻着白眼道:打赌?就怕侬输不起。我要再来两斤黄酒沽大糕。

  陌生人:赌就赌,全吃光!剩一星点侬自付账。

  父亲说,那时买一块大糕需要另收二两粮票,像他这样的毛小伙最多能吃四五块。刚蒸的大糕出笼了,一整箱镇在夫焕面前。老酒也舀了。夫焕找个位置坐下,在众人的围观中,不紧不慢地开始他的传奇故事。

  一块大糕,几口黄酒……十六块大糕,眼见他吃到最后一块了。夫焕对陌生人说:师傅,侬也吃一块吧?陌生人已经绝望的眼神活了起来:哎~~不客气,都得侬吃落去。

  夫焕很轻松地拿下最后一块大糕,喝完最后一口酒,抹抹嘴,拍拍肚皮说:师傅,谢谢哉!便故作镇定地溜走了,只剩垂头丧气的陌生人在空架子边上。

  我听到这里,总要“咦”的一声,发一阵呆,尽管父亲一再确定那是真人真事。

  父亲说,三年大饥荒时,这样好吃的大糕就基本绝迹了。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才又慢慢开始恢复毛脚女婿送大糕这个习俗,但多也送不起。我姑父做毛脚女婿时,就送了一篮印糕,几条大黄鱼。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人民慢慢富裕起来。端午节前,糕点师傅会挨家挨户上门去做印糕。做毛脚女婿的人家一般会做上一担印糕,大概二十来箱。考究的人家甚至会用手拉车拉一车去“望端午”。这对丈母娘家真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婚后,女儿回娘家,带上几盒现做的大糕,也是一份很贴心的伴手礼。

  大糕,这个承载着家乡人美好心愿和习俗的食品,随着时代的变迁,糕点师傅们的创新,它的生命力会越来越强大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4-24 06:39 , Processed in 0.0478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