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是一件既简单又复杂的事。
饿了就吃,渴了就喝,但有时候,饿了却没得吃,渴了又不想喝。或者,饿了不知道吃什么,喝了,又马上会后悔。饮食之于人类,不仅仅是果腹,还有温暖、安全和爱。只有吃饱了、喝好了,才有力气去“馋”,去经营“住”和“行”。 “馋人”——说白了,就是好(hao四声)吃的人——有一个“通病”:这一刻还是萎靡不振、哪儿都不想去,一旦旁人说:“哎,带你去吃XXX”,便霎时眼睛一亮(也可能绿光一闪),当场变回一条好汉或是巾帼英雄。 而这“XXX”,不见得是米其林餐厅出品的松露牛排、限量供应的一品佛跳墙,多半只是我们这位馋人朋友百闻未能一尝的“小念想”,可能是一碗面、一客生煎,甚至是一块其貌不扬刚出炉的烧饼。总之,对一枚“吃客”来说,它是既能满足口腹之欲,更能充盈心灵的美好事物。 吃的方式也不一而足:独食、聚餐、拼桌,皆可下饭。不过,“吃独食”,总是少了一份热闹做作料。更可怕的是,独食易肥。 同桌吃喝,各有滋味,这大概算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空间里的私生活”。我和你,你和他,要是能一约再约,没完没了,在奔向“吃货”的路上携手同行,老实讲,是福气。 在一帮“同吃同德”的好友面前,不必正襟危坐,不必担心失态;只管专心吃,用最合适的吃相吃。君子之交淡若菜,淡菜之交味更浓。 而对于真正懂吃、爱吃的“吃货”,还有一个更时髦贴切、让人莞尔的:“知食分子”。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应该做一个知食分子。熟读善用辨识食物品质的基本常识,我们再没有比今天更明白其重要性了。 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应该做一个知食分子。学习和懂得有关营养结构的知识,合理搭配膳食结构,这对提高生活质量、争取健康长寿的意义不言而喻。 从热爱美食的角度看,更应该做一个知食分子。这是一个贪食的年代,有人吃得强势,有人吃得节制;有人吃得猎奇,有人吃得质朴;有人吃到了忘乎所以,有人则在放下筷子之后,不忘感恩一下今天的饭。 有时候,人在自然面前谦卑一点,总没错。 法国电影中,当宾主各就其位、举起刀叉准备开动时,总会有一个脆生生响亮亮的词,不失时机地从每个人的唇齿间迸出——“Bon Appetit”(祝你胃口好)!这个干净利落的发音,听得多了,似乎会产生一种魔力:只要是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对的人,只要你喜欢,即便把落叶红烧、雨丝下面、春风来清炒,一样能口生津而心欲醉。这是从简朴、精简的生活中获得的满足感。 今时今日,谈吃谈喝,甚至连带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忽然地就成了一种时髦。又或者,多说无谓,还是行动最实际:起筷、动口、身心投入。正如美国作家M.F.K.费雪所说,“既然我们非得吃才能活,索性吃得优雅,吃个津津有味。” 说到优雅,不妨再舒展一下想象力,烹制一道诗意的菜:“波涛汹涌的/智利/之海/住着粉红海鳗/大海鳗/肉雪白/在智利的汤歌里/沿海岸/熬鱼羹……现在只需/加一勺奶油/油汤里/沉重的玫瑰/在温火下/缓慢释放出香浓美味……”先别发笑,以上节选自著名诗人聂鲁达的作品《鳗鱼歌》。我最喜欢诗的最后一句:“这道菜一尝/你就知天堂。” 如果你是一个“知食分子”,那么,让我们举杯,Bon Appetit! 就像“爱吃”与“会吃”是两回事,“爱生活”与“会生活”也是两种全然不同的境界。 从春到秋到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鸡犬互为鸣吠,四时自然成岁。应时而动,顺势而为,诗意栖居,生生不息。 “大寒过后是立春”——如果有人突然较真地跟你推算起当下节气,会不会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但无论何时何地,中国人不能没有除夕的年夜饭、新年的爆竹、清明的扫墓、中秋的赏月。没有了它们,就没有了我们的日子。 为了把古人随季而变的生活方式,也是“中国人应有的生活方式”完整地展现给读者,《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不但系统地阐释了一年中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内涵和风俗习惯,还对老祖宗留下的随春夏秋冬、农耕节令有感而发的诗词歌赋进行了重新梳理。 每两个节气历时一个农历月,每个农历月都是千姿百态,既有吃喝玩乐的各种活法,又有很多中国人必备的文史知识。这些内容,以每段不超过140字的微博体来描述,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上千次的转发和评论背后,渐渐兴起了跟着朱伟过节气的新时尚。 那些“过时”的时节文化里,还藏着什么?木心的诗告诉我们: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你可以说它腐朽,但亦是真正的神奇。就是这样慢慢地,把原本平常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甚至还有了可触可感的形态。 这种神奇,每个中国人都懂。几千年来,无数理想都因其而生。这种理想在《逍遥游》里,在《桃花源记》里,在《春江花月夜》里;现代人看到了故事里消极避世态度,却容易忽略其中苛刻到极致的,对美的追求与观照。 但就在我们身边,还是有一些“梦想家”,从城里搬到了最常见的江浙村落里,努力盖起了属于自己的“乌托邦”——不是豪华寓所,也不是“环保”到极端、漏雨漏风的茅草屋,而是符合他们心中勾勒的乡野之美的“新房子”。 再后来,村庄因为他们的到来悄然改变了“流向”。 他们在“房子”里开私房菜馆、办陶艺工作室,并且还准备找更多的人来,做更多与文化艺术相关的乡村实验。这些看似与古代农耕文明毫不搭界的行为,或许可以解释为是对自己所做的工作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着诗意思考。 所以,这一期,以及在接下来的许多期文化周刊中,你将看到的《绿光·蔓延》,既非吃住行指南、旅游手册,也非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报道,更不是那种说饮食就必聊苏东坡、说建筑就必盘点文艺复兴的典故杂谈。我们关注身边触手可及的环保话题,倡导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传播新鲜有趣的环保知识,为可能或正在遭遇生态困境的人提供帮助。 “味道”只是起点——一件微不足道、虚无缥缈的小事。当然,你也可以把它和严肃的学术课题、社会文化现象联系起来,用一种轻松的方式。 春来了,绿醒了。我们也该,停下来,想一想,再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