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46|回复: 0

“写给你”是想念一个人的方式(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3 16: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给你”是想念一个人的方式

                                                             来源: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31日,是著名作家史铁生逝世两周年的日子,他的妻子陈希米,完成了她的怀念散文集《让“死”活下去》,该书将在2013年1月中旬出版发行。“谁也不知道那一天会是最后一天。那个星期四,直到最后我也没有任何预感,你会离开我。在救护车上,你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事。’那一天是最后一天,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你不再管我,自己走了。你做得滴水不漏:最后一天离开;嘎巴死;顺利捐献器官——几乎不可思议,凌锋大夫夸赞的角膜和心脏不能用,却用上了肝脏(多亏任老师治好了你的肝脏!)。之后第四天是你的六十岁生日,我们跟你聚会,试图使你‘卷土重来’。读着出版社传来的该书的电子版第一章,我的泪水不止一次地模糊了双眼。
  史铁生的离去,给陈希米留下了无边的虚空。孤独中的她开始种种感人的努力,通过阅读、思考、行走与书写,她和那些思想史上的伟大哲人交谈,向虚空发问。于是,她的思考不断深入,渐趋深沉、阔大,逐渐走过幽深绝境,跨越无际绝顶,重新寻获生命的意义。
  该书引用《旧约·诗篇》的一段文字作为开端,“除你以外,在天上,我还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无爱慕”。以此开启陈希米对史铁生的深情絮语。作者以独特的书写方式,记录了两人“不同凡响”的爱情。在陈希米的叙述中,史铁生始终是个缺席的在场者,是她独自吟诵时的倾听者与应答者。“我天天都和你说话,每时每刻都知道你只是不在,不在身边,不在家,不在街上。但是你在的!要不然什么是我呢?我的整个身心都充满了你,你不可能不在。但是你在哪儿?!”陈希米在书中还写道:“既然死并不是什么下地狱,我也不想上天堂。我只想能跟你在一起安安静静地说话,听你掏心掏肺,也跟你袒露一切。那才是人最好的生活。你说过,我们要爱得不同凡响!”
  在陈希米的内心深处,史铁生其实从未离去,“小庄往南,有一条新路,我们俩曾经走过……我看见你穿着那件蓝色冲锋服,开着电动轮椅在前面,一个蓝色的影子,一直在前面,恍恍惚惚,慢慢悠悠,就是永远,永远都不等我,不和我在一起。”“白天,几乎每时每刻都是你,每一处有过你的风景,每一条你走过的路,每一句你可能说的话,每一件你爱吃的东西,你厌恶的品格,你会欣喜的消息,你的影子,你的声音,你生气,你高兴……”。
  “写给你”成为陈希米想念史铁生的方式。“想念一个人……必须有一个方式,物质的方式。这就是你说的‘复杂的必要’。那我的方式?除了写给你,还有什么世俗的方式?”“写出来,才跟什么真正的东西贴近了,没有空隙了,心才是实心的。”“写出来的,就像保障,想念落成了想念,悲伤驱走了悲伤。”
  “写给你”成为陈希米活下去的精神支柱。“现在我被思念笼罩,失去了理智。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又到哪里去找你?!我到了地坛,却分明感到你不在!我打车到了飞机场,却不能去普林斯顿!我要有一个意味。我要有一个形式。我要‘想’你。我必须自己走完这一世剩下的路,我得有一个坐标,有一种语言,否则我会迷路。”
  这些感人的心灵絮语,是陈希米发自内心的私语,而史铁生依然是妻子心目中实实在在的一个对话者,倾听者。在她真挚优美的文字中,关于生死、爱情、诚实、孤独、时间、永恒、生存意义等追思时时闪烁在字里行间,散发着智慧之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6-29 17:24 , Processed in 0.0486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