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02|回复: 0

因为魔幻 所以现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9 07: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魔幻 所以现实

                                                                                                浙江日报记者 文敏


  用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来说,那是“千言万语,何如莫言”。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中国作家莫言。诺贝尔委员会给出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于是这几天不断有人问起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也许那就是有一天早上醒来,你看到窗户射进来一道光,明亮的尘埃在金色的光里上下飞舞,有一个孩子的脸孔逐渐清晰,她有着金黄色的头发乳白色的皮肤黑水晶一样的眼睛……刹那间鲜花和小鸟在房间里生长飞翔,你的身体也像磁悬浮列车一样离地而起,并向窗外张望,看到了全世界的悲欢离合都氤氲如烟,空中飘舞着几个大字“魔幻现实主义”……

因为魔幻 所以现实

  本报记者 文敏

  国外作家眼中的

  魔幻与现实

  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早在2005年就在《纽约客》上发表了关于莫言作品评说的文章。约翰·厄普代克是这样介绍莫言的:“1955年出生于中国北方一个农民家庭的莫言,借助残忍的事件、魔幻现实主义、女性崇拜、自然描述及意境深远的隐喻,构建了一个令人叹息的平台。”

  “中国小说或许由于缺乏维多利亚全盛期的熏陶,没有学会端庄得体。因此,苏童和莫言兴高采烈地自由表现生理细节,其中往往伴随着性、出生、疾病及暴死。《丰乳肥臀》一开始,我们就见证了两种难产,一个是一直生不出来、痛不欲生的女主人公上官鲁氏,另一个是一头黑驴的头胎初养。”约翰·厄普代克评论说。

  莫言的《丰乳肥臀》中有这样的描写:“马洛亚牧师蹿出钟楼,像一只折断翅膀的大鸟,倒栽在坚硬的街道上。他的脑浆迸溅在路面上,宛若一摊摊新鲜的鸟屎。”

  把莫言作品译为英文的圣母大学的葛浩文教授在他的导言中阐释说:“莫言通过对男主人公无情而又真实的描写,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他所看到的人种退化及中国人性格的衰弱上。”

  约翰·厄普代克说,在如此众多的闹剧混乱中,疲惫不堪的读者终于明白,在开始于封建统治苟延残喘的上一世纪里,中国存在的宿命性苦难,与《我的帝王生涯》(苏童著)描绘出的帝国的苦难巧妙地吻合。后者呈现的方式,尽管程式化,但又不悖于情理。《我的帝王生涯》和《丰乳肥臀》这两个世界,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二十世纪的,都充满了杀戮、痛苦、饥荒和洪水,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又加上惨无人道的苦役。两本书中的男主人公都是不成熟的懦弱者。尽管如此,书中那些更勇敢、更积极的人物都死了,而他们却活下来,成了故事的讲述者。他们放纵虚弱自私的本性以及天然的诗意,使他们得以对那个人间地狱的社会展开了批判。腐烂的社会是不会提供任何刺激生长的契机的。

  英国《卫报》选取了六本莫言的作品,由浅至深地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介绍给了英国读者:《天堂蒜苔之歌》、《红高粱家族》、《酒国》、《师傅越来越幽默》、《丰乳肥臀》、《四十一炮》。瑞典皇家科学院常务秘书彼得·英格伦也把《天堂蒜苔之歌》作为阅读莫言的入门作品。小说的故事背景设立在中国农村,讲述了天堂县数百年来生活波澜不惊的农民,只允许种植一种作物——蒜苔。然而在蒜苔滞销后,导致了市场饱和的官员们却拒绝购买农民们的蒜苔。《天堂蒜苔之歌》常被用来与《第22条军规》和《愤怒的葡萄》比较。

  魔幻现实王国中的

  众声喧哗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手法出现在拉丁美洲,是拉美作家长期探索本民族文学特色的结果。他们一方面在古老的印第安文化遗产中寻根,一方面借鉴欧美现代派作家的一些创作手法,探索表现拉美现实生活新的手段。欧洲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无疑给了他们以灵感,但他们发现,美洲作家不必像欧洲超现实主义作家那样,要刻意在小说中去营造神秘和梦幻般的气氛,因为拉丁美洲的日常现实和自然环境本身,就充满了神奇和魔幻般的因素,作家只需把它们如实地反映出来就行了。

  我国广泛翻译和介绍拉丁美洲文学,是从1978年以后开始的,1983年由沈国正、黄锦炎、陈泉翻译出版的《百年孤独》更在读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读者对魔幻现实主义的热情,又进一步激发了西语翻译家们更多地译介魔幻现实主义的积极性。从1984年到1994年,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如盛力夫妇翻译的《这个世界的王国》,黄志良翻译的《总统先生》,刘习良翻译的《玉米人》和《幽灵之家》,吴名棋翻译的《百年孤独》全译本,屠孟超翻译的《佩德罗·帕拉莫》等,都有了中译本。当代拉美文学在我国的传播,不仅使人们见识了一种新的文学理念和带有神秘感的作品,而且他们独具特色的创作手法,也引起了许多中国作家的关注和研究。当时的莫言、阎连科、格非、邱华栋、范稳等人,都认为对于拉美文学应持认真学习的态度。北京作家李陀曾呼吁“要重视拉美文学的发展模式”。

  生长在中国的

  魔幻与现实之花

  陈忠实在《白鹿原》的扉页引用了巴尔扎克的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为了突出对民族精神的思考与批判,《白鹿原》在艺术风格上,明显借鉴了拉美著名小说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把现实的生活同神幻的传说结合在一起。小说安排了很多荒诞奇异的情节,比如白嘉轩六次娶妻、六次丧妻,直到把白鹿出现过的宝地从鹿家买回来,他的命运才发生变化;还有鹿三杀死了生活放荡的儿媳小娥之后,被鬼魂附体并带来一场大瘟疫;共产党员白灵牺牲的那天夜晚,给她的亲人们托梦……这些虚实参半的描述,结合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具体的故事情节,却可以更深刻地展现他们的人格精神,表达作者对历史的独特体悟。

  魔幻现实主义也是电影导演姜文的着眼点,其中最精华的就是某一场景:许多朋友围着篝火舞蹈狂欢,一个被火点着的帐篷升上了天空,火光照亮了一辆火车。在那辆火车上,妈妈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把儿子生在火车下了。火车停了下来,婴儿躺在绚丽的花草中间安然无恙,没有血污,没有妇产科里母亲的痛苦,他的微笑,照亮了即将升起的太阳。影片中还有很多突然出现的剧情障碍与情感跃动都可以套用魔幻现实主义来解释,南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和欧洲艺术电影都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所谓魔幻现实主义,归根结底还是一种现实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5-13 00:05 , Processed in 0.0476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