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89|回复: 0

影像之美 不止瞬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9 07: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影像之美 不止瞬间


                                                                                                浙江日报记者 吴孟婕


  英国作家毛姆说:“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大约是说,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总会从中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

  这一次,第八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承办方之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图片新闻中心主任徐斌没有想到,自己因为找不到展览获奖作品场馆而发的一条微博,竟被百余次转发,甚至引发了一场有关摄影的“观念之争”。

  快门一按,影像形成。然而,在这一现代工具造就的现代行为之下,除了关注机器本身,我们是否忽略了某些更为关键的瞬间?

  “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摄影展览馆,而不是哀求似的看美术馆脸色。” 10月7日11时32分,正为即将到来的华赛获奖作品展览场地发愁的徐斌(网名“远行客62”)又一次“碰壁”归来,忍不住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了这句“牢骚话”。一分钟后,网友辉vision转发并评论了该条微博:“对美术馆来说,摄影是低端艺术。”视觉中国集团总裁柴继军第二个留言:“这是一个好选题,值得摄影人讨论反思。”

  无独有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也在今年的广州国际博物馆高峰论坛主题演讲中呼吁,广东除了建立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之外,也需要一座摄影博物馆,以此担负起抢救老照片、底片整理和摄影研究的任务。此前任职于广东美术馆的王璜生一直力推美术馆介入影像收藏和研究领域,他表示,美术馆对摄影的关注和研究,在国外已蔚然成风,但目前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有些摄影家去世后,谁来收藏他们的底片,甚至都成为问题,更谈不上对其作品的深入研究。”

  中国的影像创作起步不算晚,但是,如果把摄影作为一门完整的技术科学或是具有学术意义的人文与艺术学科来看,其发展还是比较滞后的。近年来,国内不少大学及艺术院校纷纷为此开设专业,但发展过程中良莠不齐的现象及摄影人才、专业设备的缺乏不容忽视。尽管上世纪80年代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曾涌现过“现代摄影沙龙”、“北河盟”、“人人影会”等新兴摄影组织,但由于资料分散、研究困难,很多珍贵的线索都随底片一起消失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国内至今没有一部像样的摄影史、作品散置四方,与没有一个专门机构来牵头和引导有很大关系。

  徐斌表示,尽管民间对摄影研究和作品收藏一直在进行,但困难重重,精力、经费都有限,要做好这件事,还需要政府的介入、政策的支持,而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上的更新:“摄影是凝聚着艺术家生命气息的艺术,同时摄影原作具有珍藏保护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的‘文物性’。但从微博引发的讨论来看,即便不少圈内人都存在‘摄影并非艺术,只是记录’、‘摄影作品难登大雅之堂’的想法,这让我非常惊讶。人们有必要改变这种可能已成为‘常识’的观念,即‘摄影 = 图像 = 图片’。”

  相比于国内的“空白”,专业摄影展览馆国外一些地方已不是“新鲜事”。早在1986年,墨西哥摄影家佩德罗·梅耶尔受当地政府的邀请,主持在墨西哥城建立一个摄影中心。他做的第一个决定是将此改名为“影像中心”,因为,“现今关于传统摄影的观念,已不足以容纳其所包含的多样性和可能性,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其作为一种艺术的定义。”

  当我们谈论摄影时,谈些什么?人们常常把摄影与艺术放在一起讨论,摄影术诞生之初就被形容为“光的绘画”。经过努力,摄影逐渐发展为一件独立的视觉事物,但也不断受到一些质疑:摄影作品能否像绘画和电影一样,被收藏、保护和研究,换句话说,摄影究竟是不是艺术?在传统摄影时代尚未就此形成公论之际,人类社会已迫不及待地迈入数码影像时代,这也让与此有关的讨论变得更加莫衷一是。

  但似乎很少有人会从反方向提问——艺术是什么?显然,随着时间的流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不同际遇,对于这一“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的阐释是不一样的,比如佩德罗·梅耶尔就经常在画廊里听到一些迥异的观点:“一张银盐照片(黑白胶片照片)是艺术品,而数码影像不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摄影师绝不仅仅是蒙在一块黑布下面,对着端坐前方的某人某物按下“快门”的“机器人”。

  美国女作家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一书中开宗明义:“自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摄影术后,几乎所有事物都为摄影所记录,至少看来如此。摄影在教给我们新的视觉模式的同时,也在改变和扩大我们既有的观念,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值得看,什么东西允许看。摄影业最为深远的影响在于它将一种认识加诸我们,即人们可以把整个世界当作一系列相片,纳入脑中。”

  1945年7月的某天,桑塔格在圣莫尼卡一家书店看到了卑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和达豪集中营的照片。“我所见过的任何事物,无论是在照片中还是在真实生活中,都没有如此锐利、深刻、即时地切割我。”她写道,“当我看着这些照片,有什么破裂了,我感到不可治愈的悲痛、受伤,有些东西死去了,有些东西还在哭泣。”

  仅从字面上剖析,摄,是用手“捕捉”,捉要讲时机和力度等,这就需要一些技术手段; 影,则是对事物特质的反映,也是等待被记录的内容。“摄影艺术”可通俗理解为:摄影的艺术,广义上包括一切与摄影有关的艺术活动,狭义上则特指可作为一个艺术品种存在的那一部分摄影,是《辞海》中所说的“造型艺术的一种”。而从物理技术方面来看,影像本身的印象是在场性,即“当时存在”的明证,就像电影胶片,帧数多了,便成了故事。

  大多数人赞同这一观点:对一张优秀的新闻照片来说,它的新闻性是第一性的,艺术性是第二性的。但还有一个问题:在因特网和数码技术时代,新闻摄影是否仍然有力量?有人在徐斌的微博下留下了自己的看法:“新媒体已‘秒杀’各种展馆,再办摄影展览馆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对此,现任职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的黄文提出了强烈的反对:“网络确实给各种类型的照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展示空间和传播途径,但这并不能否定摄影展出场所对于各类影像进行展示的意义。”在她看来,“在现场”,对于掌镜者、被摄者和欣赏者来说,是一种艺术手段,更是生活方式,“就像你用ipad看电子书,无法100%取代坐拥书城、辗转枕侧的感受一样。”

  “我倒有个想法,但凡有废弃工业厂房基础素质如北京798初始模样的地方,都可以考虑建成特色摄影展场,渐渐地一定能弄出些名堂,这对摄影文化的扩大影响、提高地位都极具现实价值。”黄文说,“它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大众文化设施,也是一座城市传统文化的记忆者、新文化创造的发生器和多元文化群体的精神家园。”

  这一观点与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助理蔡琴的想法不谋而合:“当下展览的主要特征不再是艺术品的简单罗列,而更看重‘人的活动’。在陈列展示的形式上,手段更趋丰富,互动项目和体验装置普遍运用,由藏品、空间及软件等构成原貌,带给观众更真实、更深入、更强大的心灵体验和文化映射。”

  而在数码时代,对于原件和复件的价值如何界定?档案馆、展览馆、博物馆在影像的收藏和保存问题上是否各具不同使命?作为一名专业博物馆人,蔡琴的思考又为“摄影展览馆”的命题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可能性。

  [■ 后记]

  稿件完成,徐斌也发来了好消息:“展览时间和场地基本落实,11月26日,浙江自然博物馆见。”动静皆宜、节奏自如的“博物馆”恰好也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而是协调、融合和共美。似乎没有一个地方如此这般,可以让人们不分彼此,一齐欣赏沉甸甸的历史展现青春的面庞,而这也与世界博物馆人多年来的努力密不可分。

  我忍不住以一个外行人的身份请教徐斌:“展览需要多大空间?”“不用太大,共80幅照片。”“幅面呢?”“70cm×70cm的镜框而已。”

  就是这样,简简单单。

  陈逸飞说,如果能让一座城市,以及城市里的人们,都变得更美一些,这比画好一张画要有意思得多。我相信,摄影也是同理。作为国际性、学术性和公信力均得到世界新闻摄影界普遍认可的摄影品牌,“华赛”的永久落户无疑为浙江和杭州的摄影文化提供了“发酵”的可能,而发酵这件事,需要因子,需要时间,还需要一点点“催化剂”。王璜生、黄文、徐斌他们在做的,正是这样一件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5-20 10:48 , Processed in 0.0504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