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41|回复: 5

读好心灵,是人生要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8 06: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高考作文题来自他的一篇旧文章
钱报记者专访“伤痕文学”代表人物卢新华,他的解读——
读好心灵,是人生要务
本报首席记者 王湛 通讯员 吴荃雁


 

     昨天下午一点半,接到钱江晚报记者的电话时,卢新华的家里正在装修,嗡嗡嗡的声音不时漫过。他在上海,听到浙江省刚刚结束的高考作文题目,选自他的文章时,有些惊讶。
  “你问我心情?呵呵,呵呵,呵呵,就和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以一整版发表我的小说《伤痕》,使得当天的《文汇报》加印至150万份一样。”卢新华没有直说,却用了一个比喻表达心情。
  

这篇高考作文如何写
  写成故事也不错


  卢新华认为,这是一种分享,“或许,今天的高中生,并不完全清楚那三本书到底是什么?但他考完后,在跟人探讨或者看到我的原文后,一定会有启发。那么,对他今后的人生路,就会有帮助。考进大学的人,要知道,今后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自然和社会,更要读懂自己的心灵,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2010年12月6日,卢新华写了一篇短文“论三本书主义”,发表于《人民日报》的副刊。2015年12月10日,《光明日报》又发表了卢新华的《读三本书 走归零路——我的人生三昧和“读书感悟”》。
  “为什么会想到写那样一篇文章?这要追溯到一个说法‘一本书主义’,是说一些作家在一本书成名以后,就不再写了,躺在上面吃一辈子。”于是,当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问世并引起轰动后,便也有人私下对他说:“你可是‘一篇短篇小说主义’呀,一篇《伤痕》,便开创了一个‘伤痕文学’流派。”
  “但我的文学道路和人生是否也就此与《伤痕》共进退,成为另一个版本的‘一本书主义’呢?”这引起了卢新华多方面、长时间的思考,他从自己的生活道路和创作实践中归纳和总结出了“读三本书,走归零路”。
  卢新华说自己只能对他们笑笑:“它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籍,而是三本大书。一本叫有字的书,一本叫无字的书,一本叫心灵的书。当然,也可以是一本叫 ‘书本知识’,一本叫‘自然与社会’,一本叫‘自己的心灵’。”
  许多人乍听到这个话题,都忍不住问卢新华:“你说的是哪三本书啊?能否开个书单?”
  记者问他,这个题目,对于高考生来说,怎么写比较好?
  卢新华笑笑:“当然,照我那样写最好。”
  这是玩笑话。言归正传,他认为,“我的原文是议论文。但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个故事也可以;另外,将一件事情表述清楚的记叙文,也可以。比如,城市的孩子认不出麦苗,通过学农劳动,认识了五谷,就是一种读无字之书,而经历了农村生活,使自己的人生阅历、心灵感悟得到了提升,便是读心灵之书。”
  卢新华喜欢杭州,每次来都要去苏堤走走。他还跟浙江考生分享了一首他在漫步苏堤时候的打油诗:“瑶池秋日雾蒸腾,恍入芬兰浴室门,挹尘最数堤柳好,西湖绝妙洗澡盆。”在他看来,这,就是读无字之书。
  

“三本书”的说法
  与自己的阅历有关


  《伤痕》发表的时候,卢新华是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学生,24 岁。往前一年,卢新华参加高考的作文题叫《苦战》,是叶剑英的一首诗,“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伤痕》给卢新华带来了许多的荣誉和光环,他说,“作为一个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我在写作《伤痕》不到一年后,便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第四次文代会作家代表团中最年轻的代表……此后,又被推举为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常委……”
  “既然确定了我是属于文学的,就要从文学的角度来对自己的人生做整体的规划。”卢新华开始认真思考一句古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及严羽《沧浪诗话》中所论及的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法乎自然”的观点。
  “人类的思考可以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细致,越来越缜密,人类的书籍也可以堆集成一座座高山,但一旦没有了“自然和社会”作为人类思考的对象,人类所有的书籍必定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卢新华认为,“自然和社会”才是那本最原初的书,而一切“书本知识”只能是它的摹本或拷贝。
  有了这样的认识,卢新华便自觉地在读“自然和社会”上下功夫。
  留意到自己的履历“工农兵学”唯独缺商,卢新华在文汇报工作两年多以后,毅然辞去公职下海经商。然后,又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不仅在美国蹬过三轮车,卖过废电缆,做过图书公司英文部经理,甚至还在赌场发过牌。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遇到过很多值得我永远感恩的人、事和物,三轮车就是其中之一。”卢新华骑着它不仅找到了一条养活自己的生路,同时它还成了他的一个“流动书亭”,“我通过它开始了对美国社会的阅读。”
  但更重要的是,蹬三轮车这件事,帮卢新华真正做到了“放下”,“因为自从写了《伤痕》以后,我身上汇聚了太多的荣誉和光环,已然让我滋生出种种‘虚骄’之气。”
  卢新华认为,在读“书本知识”、“自然和社会”这两本有字和无字的书之外,更重要的还要经常地、反复地、不间断地阅读“自己的心灵”。“自然和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映像,从根本上来讲,都是我们个人心灵这面镜子的折射。世间的万事万物,万千变化,如果不能与我们内心的宇宙相接,相沟通,是无法影响我们的人生的。”
  因此,相较于读“书本知识”和“自然和社会”,卢新华认为,读好“自己的心灵”当是人生的要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06: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旅途》

学军中学高二(6)班 徐明扬
  

     每个人看到自己漫漫人生路,都希望自己能走得轻松,走得畅快。于是人们就求索,找寻人生旅途中的助力。有个作家找到了,他将它们概括成三本书,冠以有字,无字与心灵。
  有字的书,最为简单,那是知识。一本本书,记载的是自神智开启以来各代祖先们积累的智慧。学习,领悟,给人带来无尽的乐趣,学而不厌。想古时赶考者,在书房中苦读十载。或许他们的动机不都单纯,或许他们盼望的只是高官显爵。但当知识进入他们的脑海,他们被吸引,变得专注。观如今莘莘学子,也都孜孜不倦,刻苦求学,待高考一展宏图。在墨香氤氲的书房中,在书声琅琅的教室里,他们看清自己的道路,明白了自己在知识的路上所担负的宿命,学,以致用。
  用,就是这第二本书,是生活。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称为经验,它弥补着,知识的不足。但凡学富五车的儒士,都怀兼济天下的向往。入仕为政,名留青史。而有欲独善其身者,也将吟诗作赋,将满腹经纶化为文采。就如明时才子杨慎,身遭放逐,知仕途无望,把心中熟知的历史,变为“浪花淘尽英雄”的佳句。他们不断用着自己的知识,因为他们明白,充实的脑海仅仅给他们指明了道路,若想沿着它前行,必将知识附于生活。他们在实践中,了解自己的不足,转而求学,补拙。一步一步,在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中,他们迈进。
  但仅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也还不够。人们在路上,总会碰到一个个坎坷,遇到高峰幽壑。止步抑或前进,人们拷问自己的心。心灵之书,教人信念,教人坚定。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世界,体会知其不可的悲哀,却继续坚定地,要将心中所学展现,改造这个世界。有人劝他,有人嘲弄他,有人阻止他。但他相信这是他的责任他的使命,他坚守到底。海瑞在贪腐泛滥的明朝,坚持着自己的道德,虽生活艰难,不曾有悔,成一世之楷模。如他们者,不胜数。
  如今,时代变迁得快了,但这三本书,将永远存留在每个人的书架上。不懈求知以明智通识,从师生活以自省提高,磨砺心灵以坚守信念。有斯三者,则人生旅途虽艰,仍一步一步,渐行渐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06: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高考作文“三本书”,应该怎么写?听听两位大学教授的说法
抛开物化,天地自然皆为书

本报记者 郑琳
  

     每年高考,最热话题当仁不让地是作文考题。今年,浙江的考题“三本大书”,一公布就引起全民热议。有的考生考完出来春风得意,觉得考题容易,发挥出色,也有考生觉得得高分很难。而远离高考很久的吃瓜群众们,纷纷对这“无字之书,有字之书、心灵之书”大开脑洞,各种创作。
  那么,专家又是怎么解读的呢?
浙江高考作文“三本书”,应该怎么写?听听两位大学教授的说法
抛开物化,天地自然皆为书
  浙江大学新闻系主任沈爱国认为,今年浙江卷作文题选题新颖,初看眼前一亮,细思立意颇高,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提醒在学海中埋头苦读的广大学子重新抬头审视“读书”二字。
  “抛开‘书’的物化观念,认识到天地自然皆可为书的道理,明白以书为舟、以眼观心、以身力行泛世间种种求知求德求善是为读书要义,真正做一个体察生活的有心人,读书架‘有字之书’,读天地之间‘无字之书’,读人世间最有灵性的‘心灵之书’,唯有在生活中感悟,在实践中运用,在精神中升华,才算是读透了人生这三本书。”沈爱国说,“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是人要读的三本大书,不同于去年的VR题目,偏于热点。而是在现今浮躁的社会下,重提读书的问题,让考生认识到‘书’的三种形态,不要一味扑在‘有字之书’上。”
  沈爱国认为,知识是“有字之书”,处事是“无字之书”,思想是“心灵之书”。立意层层递进,希望广大学子在读书本知识、社会法则之后,还要切记经常反复去阅读“自己”。告诉广大学子要把三本书放在一起读,因为这三本书本就是不可分割的。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一级作家夏烈觉得,用三个“之书”,已经把框架和意义层次讲得非常分明了,也很难逃出这个三者关系来作文。这样容易审题明确。以人文的视角去考虑这三者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点。他认为,今年的题目,不太会离题万里,但也很难一鸣惊人。“这个题目比较稳,不容易出新,要出新得开脑洞。学生首先要很好地谋篇布局,形成逻辑性。好文章都要有好文字,善于讲理、讲故事。”
  “对这三者的关系,可以看成三个层级的人生境界。第一是有字之书,对于很多社会的人而言,功利性阅读往往占据上风,比如,学生为了高考,成年人为了职场、财经方面需求读有字之书。当然,有字书也有很多智慧的、富有历史经验的,但是,有字书总不能穷尽生活,只是生活记录下来的一小部分。”夏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06: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浩繁卷帙的最后一页》

建兰中学初二(12)班 杨乐轩
 

      我十岁刚出头的时候,第一次在图书馆的书架前踮起脚尖要够一本张枣的诗选。那时候站在我旁边的一个高个子大学生笑着叹了口气对他的女友说:
“看,这小孩算是陷进去了。”
陷进去了?多半是这样。这几年来,在图书馆一排排地找普希金的诗选,在书店书架最低排猫着腰找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一口气读到晚上11点把借来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读完——前几天翻了翻我笔记本上的书单,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读了两遍《古文观止》,又差点在网上把三本哲学书和两本历史演义扔进购物车……突然清醒过来,苦笑几声:
真的,陷进去了。
无妨。“有字之书”的邂逅,无穷无终。跟有字之书的交流,是和他人思想的直接对接。
“无字之书”?
“无字之书”,从陶唐开始存在,永远不会消失,它的存在,被汉语中非常不起眼的两个字所借代:“生活”。但是,它还有一个名字:“奇迹”。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是人类无意识的造物,却比人类任何有意识的造物更加复杂。跟无字之书的交流,是在穹苍之下每一个孤独的个体与他人和世界达到和谐的努力,那个最终的平衡点……叫作“彻悟”,或者叫作“幸福”。
“心灵之书”是最难懂的一本书。这本书与众不同,世界上仅此一本,独一无二。这本书因为每个人的内心区别而各有不同——它卷帙浩繁。凡是试图千言一面地概括这本书的举动,都是对生命本身的解构。
它要求你直面自己。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处是留给这个我们往往不大愿意提及的自己的。
它是在我们心底的不可预知的卑微。它是世界上最诘屈聱牙、晦涩难懂的书。它让你在天地之间寻找自己时而晦暗时而明晰、就像浓雾中遥远灯塔的光线一样虚无缥缈的生命意义。
当你在烂熟有字之书、读通无字之书之后,“心灵之书”终于翻到最后一页。终于,你能无怨无悔地活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06: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作文题里看开放和包容

本报评论员 高路
  

    一个时代就有一个时代的作文题,高考作文题也是时代变迁的纪录者。以今年的三张全国卷的高考作文题为例,就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新风,让人感受到这个时代的细微的变化、持续的进步,执着向上的力量。
  全国卷一和卷二有异曲同工之妙。卷一是从“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这一组词汇中任意挑两三个,展开论述。卷二则是从六句诗中任意挑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全国卷三则直接将高考这一社会重大命题端到了考生面前,要求考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高考。
  这些词句里面是有各种不同的组合的,不同的组合也必然带来不同的化学反应。高铁和移动支付组合,可以得出一个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中国;当大熊猫、中华美食和京剧组合在一起时,顿时一个传统中国之美跃然纸上。而一带一路和长城组合,让人联想起一个曾经封闭的中国和一个开放的中国的不同。
  作文题难能可贵的是没有排斥问题,比如在全国一卷中,出现了空气污染这个词汇,只看到中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巨大发展,而看不到污染问题,这同样是不全面的。还有全国卷三的“怎么看待高考”,高考既不是十全十美的,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作文题没有预设前提,而是用一个开放的态度鼓励大家思考,引导大家说出自己的见解。
  空气污染和高考改革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它是全社会关心的热点,自然也应该是年轻人的话题。如何看待围绕在它们身上的种种不同的声音,正是整个社会包括年轻人在内,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出这样的命题本身就暗含了对不同观点,甚至截然不同的观点的认可,对开门纳谏、讨论问题精神的鼓励。
  开放的命题,必然带来开放的观点,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很显然不会只有一种答案,也不会只有一种声音。这是不吝于赞美,也听得进批评的姿态。
  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象征,更开放更包容,不回避问题,不夸大问题,扎扎实实,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往前走。中国或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一个年轻人面对这些问题时的态度和思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的成效,也反映出社会价值观的取舍。
  不回避问题,鼓励社会讨论,既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一种直面问题的勇气,更洋溢着相信社会能解决问题的自信。高考作文题因为其巨大的影响力,其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学子在考场上回答这些问题时,场外,全社会同样也在思考这些问题。
  本报评论员
  高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06: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人的语言,到人的语文

本报评论员 戎国强
  

     什么是好的高考作文题?个人认为作文的话题应该具备三个特性:社会性,个人参与性,心灵化。今年许多地方的作文话题,如上海卷作文题要求谈谈对未来生活的预测,浙江卷的话题是“三本书”,天津卷要求谈下一代如何理解父母长辈,这些话题都具备了这三个特性。
  所谓社会性,也是普遍性,要让全国或全省(市)的考生能人人都有话可说;二,有个人性,即个人对谈论的话题本来就有接触、参与,在动笔前对话题已经积累了自己的体验、看法,写出来的作文就是真话、心里话。各位考生观点是深是浅,体验是否独特,作文水平的高低,也就在其中了。
  不是每个考生都能将作文话题“心灵化”,但是作文题应该具有这种可能性,一是让善于深入思考、体验的考生有机会表达自我,脱颖而出;二是避免作文命题离考生的生活太远,离他们的内心太远,写出来的作文很容易“大而空”。恢复高考四十年来,作文命题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早年的作文题目,把“写什么”和“怎么写”规定得太狭窄,考生发挥个性的余地太小;而作文话题往往远离考生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体验,导致作文面目雷同,语言乏味。
  高考作文的命题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学语文的教学理念。高考作文的命题史,是语文教学思想变迁的一个侧面,其意义甚至超过了教学的业务层面,完全可以说,语文教学思想,也有“教育”层面的意义。
  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比起一些理科课程,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塑造或者说人格塑造有更为直接和深刻的作用。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自由表达能力的、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是“全面发展”的人?还是让他养成按指令思考、用某种现成的、排斥个性的话语方式来说话?这个选择的困惑,仍然是语文教学未能解决的问题。
  讲到作文时,常常要用到“表达”这个词。这是作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语言。我们习惯于把语言仅仅看作是一个工具,至少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不注重语言和个性的关系。优秀的或杰出的语言作品是可以影响、塑造一个人的个性,影响他的审美偏好的。反过来,一个人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外化。不注重甚至不知道语言的人文性,以为语言仅仅是形式,是用来装“内容”的一个“筐子”,是传统语文教学的误区。
  语文圈子里很早就存在一个认识:语言只是表达的“工具”,语文则是有思想性的。语文课讲语言,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工具”,“工具”与“思想内容”相比,重要性不能同日而语。与这一认识具有同构性的认识是:学生到校读书,是来接受事先已经替他们准备好的“思想内容”,不是来学习如何思想、思考,也不是来学习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内容”的,自然也不需要学习如何个性化的表达。
  如果语文课能够为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让学生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表达融为一体,从中渐渐化茧成蝶,升华出一个新的自我、新的灵性。对这样的学生来说,语言就是他或她的“内容”——融个性、气质、风度、审美倾向……为一体的“内容”。什么时候,语文课上强调的思想内容不再外在于学生内心,语言也不再是思想内容的奴婢,语文才是“人的语文”,语言才是“人的语言”。高考作文命题,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点亮一盏灯 ( 浙ICP备12018515号-1 )

GMT+8, 2024-11-23 14:51 , Processed in 0.2001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